机枪史上的里程碑:刘易斯机枪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著名的加特林机枪、诺登菲尔特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就已经声名鹊起,尤其是马克沁机枪, 在英国多起殖民地战争、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威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的大量使用改变了战争形态,防守堑壕的一方能够依靠笨重的机枪射杀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基于马克沁机枪发展而来的枪械,包括德国的MG08机枪、英国的维克斯MkⅠ中型机枪和奥地利的施瓦茨罗斯机枪等,法国人也别出心裁地研发了气冷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这些机枪十分笨重,需要三名以上的士兵布设和携行枪身、支架、冷却水套和弹药,战壕防御尚能胜任,为进攻提供火力支援就比较吃力了。

机枪史上的里程碑:刘易斯机枪

显然,部队进攻时需要一款重量更轻的机枪。德国人率先生产了MG08/15,该枪是MG08马克沁机枪的瘦身版,虽然继承了前者强大的火力,但由于继续采用水冷式枪管,整枪重量依然超过25千克,不利于单兵作战和携行,在进攻作战中效能大打折扣。与此相对应的,法国人研制了重量较轻的绍沙轻机枪,但该枪的可靠性令人大跌眼镜。20世纪初期,英国人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款由美国军人伊萨克·刘易斯设计的新式机枪,该枪几经波折来到欧洲, 凭借其气冷式设计,轻质材料的使用,良好的可靠性与便携性,较充足的备弹量, 获得了英联邦国家和比利时军队的青睐。

机枪史上的里程碑:刘易斯机枪

“刘易斯”也是最早的航空机枪之一,它成为多乘员飞机上观察员/机枪手的标准武器。通常会把原来的步枪式枪托换成铁铲柄式的把手,这样更方便在上下翻腾的飞机上射击目标。MK2型减轻了重量,成为主要的前向射击航空机枪,装备了许多早期战斗机。比如SE-5A型战斗机上就装有一挺“刘易斯” 机枪。装弹时射手必须站起来,将机翼上的机枪拉回自己面前,卸下空弹鼓,装上新的,这期间你的双腿必须牢牢地夹紧防护栏。除了SE-5A,在1920年代还有许多英国战斗机都使用过“刘易斯” 机枪。英国陆军对“刘易斯” 机枪可谓是情有独钟,在一战结束后的很多年里仍旧在使用。除了英国,还有许多国家在一战期间装备了“刘易斯” 轻机枪,比如澳大利亚,法国,挪威,俄国,加拿大,甚至还有敌对方的德国军队。

机枪史上的里程碑:刘易斯机枪

西线德军非常欣赏缴获的“刘易斯” 轻机枪,觉得它要胜过德国自己的MG08/15轻机枪。MG08/15实际上是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改进型,改装步枪枪托、手枪式握柄,去掉三角架,换成两脚架。德国人还为“刘易斯” 轻机枪编印了详细的使用手册。在1918年至1921年苏联建国初期的国内战争中,英国人提供给白军大量的“刘易斯” 轻机枪,结果相当一部分被红军缴获使用。红白双方的士兵都十分喜爱这种份量轻,携带方便的机枪。英国军方在1938年用布伦轻机枪换装了刘易斯 机枪。但是敦科尔克撤退后,英国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所有可以射击的武器都被投入使用,大量的“刘易斯”再度“应征入伍”。他们主要作为防空机枪,装设在卡车、火车上,或者作为固定的火力点,其中主要是MK2型航空机枪。随着加拿大生产出大量的“布伦”式轻机枪,英国的“布伦”产量也逐步升高,“刘易斯”再度退出一线,转为英国地方志愿军的装备,并开始装备武装商船,作为防空机枪。在许多当时的报纸、照片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击落德军俯冲轰炸机或者战斗机的内容,在一个笑呵呵的英国机枪手的背后总有一挺“刘易斯” 机枪。尽管在二战中“刘易斯” 机枪处于配角地位,但纵观其“一生“,充满了荣誉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