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军事天才?

国辉影视剧

军事天才有很多,但最强的无疑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们从头说起,装备撇开不说,因为差距太大,只说军力对比

第一,反围剿战争,一共五次

第一次兵力对比四万对十万,红军胜

第二次三万对二十万,红军胜

第三次三万对三十万,红军胜

第四次三万对五十万,红军胜

第五次三万对一百万士兵,二百架飞机,红军败,长征开始

第二,长征

行程两万五千里公里,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全部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敌军共出动兵力达二百万,红军总兵力三十万,经典战役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红二方面军在西南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如巧渡鸭池河、乌蒙山回旋战、六甲阻击战等;红四方面军进行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等



第三,抗日战争

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敌后战争

大战役有:百团大战

击毙日军两万余人,伪军五千余人,打破日军封锁

其他战役

平型关大捷

五一反扫荡大捷

夜袭阳明堡等

第三,解放战争

120万对四百三十万

防御阶段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平绥战役,津浦战役,山海关战役,全胜

全面爆发后中原突围,孟良崮战役,挺进大别山,豫东战役,宣瓦战役全胜

决战阶段,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全胜

收尾阶段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综合以上,毛主席不止有在劣势时期的游击战术,也有指挥大军团大规模作战的绝对实力,从1930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长达二十年的战争生涯里,红军从三万人发展到最后的百万,几乎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试问历史上还有第二个人能做到吗?

最后,我想以毛主席的一首诗作为结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关注我,给大家分享有观点有态度的历史


心学传习社

春秋之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4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著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城,几乎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没有缺点、错误的东西,但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 近现代的战争使用许多新式武器,与古代战争的条件大不相同,但《孙子兵法》所论述的战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都没有因战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仍然受到军事家们的普遍推崇。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这些理论不仅运用于军事领域,还被推广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所著《兵法经营全书》指出:“采用中国的兵法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管埋,比美国的企业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古老的兵法在现代社会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孙武虽非出生吴地,但一生活动是在吴地。孙武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一部《孙子兵法》,流传了近3000年影响并未消退。 战国之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为战国时期秦国郿地(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白起是继孙武之后,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白起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的作战指导特点有三个:一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作战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二是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更进一步。三是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西汉之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阴西南)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被吕雉(即吕后)及萧何诱骗入长乐宫钟室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西汉之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之弟。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华夏杰出志士,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卫青薨后谥号为“烈”。《谥法》云:“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 卫青出高阙之战,应是具有高机动性骑兵在中原出现的标志,意义重大,使马拉战车不再是军队的主力,从此中原骑兵和匈奴在大草原上驰骋逐鹿。卫青是当时这一批将领的代表,当之无愧。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霍去病的封号是冠军侯。 汉武帝特别喜欢霍去病,给他的兵马器械好于其他所有将领,这是史有明载的。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英年早逝。谥封景桓侯。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极高明的,不过从时间上看,卫青出塞大约要早十年,跟随卫青出塞的人中,有九人封侯,裨将提升为将的有十四人。卫青和这些人积累起相当多的经验,供霍去病等稍后的人借鉴。 东汉之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班超成名经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他在《后汉书》有中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身处于传奇般的家族。他少有投笔从戎之志。 他曾以三十六骑平西域。他是一个时代的剪影 。 唐朝之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靖将兵,善于行险用奇,且能身率士卒,兼之常独当一面,善于安抚,故能屡战屡胜,胜后能安,可谓是旌麾所指,众敌披靡,为李唐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所指挥的重要战役有平萧铣之战、平辅公柘之战、破东突厥、破吐谷浑等。 李靖的军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发展创造,他讲究“用兵上神,战贵其速”,首次提出持久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创新了战斗队形,首创纵队战术,首创“逐次抵抗”,交互掩护撤退战术,并且系统地总结了行军、宿营警戒法。 南宋之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南宋军事家,汉族民族英雄,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族)、抗金名将。岳飞因在军事方面的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联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他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绍兴十一年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岳飞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武穆集》。 蒙元之孛儿只斤·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为元朝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成吉思汗是世界古代史上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他领导的蒙古骑兵让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他生平争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胜无人能及。他的子孙建立起的蒙国帝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的征服者”。 明朝之徐达 徐达 (1332年~1385年),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在明朝开国中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他“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为朱元璋开创明朝立下了盖世之功,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徐达为明成祖朱棣皇后徐氏之父。 尽管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恭慎有加,但仍然未能免除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和猜忌。但是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徐达毕竟在政治上表现忠诚,经济上不贪不占,生活上十分检点,没有任何把柄可抓,从而避免了“走狗烹”的厄运。 徐达和刘基是洪武朝少数得以获终天年的大臣。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并亲为之撰写神道碑,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后复命“配享太庙,塑像祭于功臣庙,位皆第一”。


用户4930965895278

孙武: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在孙子兵法》面前,任何兵书都显得苍白。

白起:最善于野战围歼。西方的汉尼拔指挥了一个以少胜多的围歼战——坎尼战役,歼敌8万人,就被西方军史专家推举为神一样的人物。但他的战绩在白起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韩信: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

明初第一名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战国四大将之首李牧   又一位只败在自己人手里的名将(末代皇帝总和自己过不去,崇帧也是)    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郭子仪: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697~781),唐朝杰出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曹操:曹操的谋士之多,无出其右。其军事才能远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之上。特别是官渡之战,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李世民: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李世民是中国帝王中最善于用兵的。李世民最鲜明的统帅特点是:后发制人,疲敌制胜,这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中也是最突出的。李世民即位后,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被各民族称为“天可汗”。

李光弼:他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善于防御的统帅。在作战中采用顽强坚守与不断寻机出击相结合的战法,灵活运用地道、石炮等守城战术和技术,出奇制胜,不满万人的兵力一举歼敌10万余人。

岳飞:岳飞并不是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是指在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而做出献的人,而辽、金、元、清则都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说岳飞是民族英雄,就等于把金国当成了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朝代。岳飞是古代名将中,最为全面的,善于野战、城邑攻坚战、山地攻坚战、防御战、水战、以步制骑等。


铁木真:统一蒙古。其骑兵横跨欧亚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奠基了一个横跨欧亚、世界上最辽阔的帝国。由于其名声太响亮,以至其手下诸将的名声反而不响了,协助成吉思汗成就大业的“蒙古四杰”:木华黎、博尔术,远征西亚和东欧的哲别,其实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将领。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将领要提一下,比如速不台、哲别、木华黎、托雷、拔都、忽必烈、伯颜、阿术等,特别是速不台和伯颜,速不台曾两次西征,先后在迦勒迦河、赛约河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威震欧洲。伯颜蒙宋战争中,先后郢州之战、鄂州之战、丁家洲之战、临安之战中,一路势如破竹、以少胜多,歼灭了宋军主力,从而结束了长达45年的蒙宋战争,统一了中国。

朱元璋:其军事才能鲜为人知,统帅特点非常鲜明,是一个卓越战略家。在两淮之战,灭元之战,山东之战,河北、大都之战,闽广之战,灭夏之战,云南之战,北征沙漠之战中,都亲自制定作战方针,而最终的战争进程和朱元璋所欲料则完全一至,每言必中,堪称用兵如神,其驾驭战争的能力也堪称无与伦比。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就是周瑜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历史影响份上,七吧。

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个少数民族统帅。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战争的战争中,先后在兆佳城之战、浑河之战、古勒山之战、叶赫城之战中,凭着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外交争取与军事进攻相结合,采用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等策略,仅以遗甲13副起兵,经过36年的艰苦征战,最终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赢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堪称奇迹。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    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项羽: 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卫青

(?~公元前106)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班超 (但比起西边的同行,老班简直是天使)   

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后世追随者强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人物   

班超(32一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


游鱼游天下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国军事天才不胜枚举,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三位,秦始皇,成吉思汗,毛泽东。


嬴政,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统一六国,实现了华夏第一次大统一,他统一货币,设立郡县制,他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外辱。虽然秦朝寿命不长,却奠基了封建制度第一个王朝,沿袭了世袭制,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

孛儿只斤铁木真,号称“成吉思汗”。他就像成吉思汗的寓意一样“四方海洋”,他把中国版图扩大到最大化,横跨欧亚大陆,为其孙子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奠定了基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

毛泽东,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等。本人最喜欢毛主席的诗词,气势非凡,霸气十足,毛主席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祖国近百年的屈辱史,让祖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他呕心沥血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退伍士兵看人生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军事奇才,但能称为军事天才的并不多。何为天才?必须是开天辟地、开宗立派的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按这个标准,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军事天才的话,那他必须是孙子。

孙子名武,是齐国人。虽说孙子是将门之后——他的爷爷就是齐国的大将军,但孙子在为吴国效力之前,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

可是,他愣是靠着自己的天才,在未经一战的情况下,就写出了千古奇书《孙子兵法》。

很多军事奇才,都有一个拜师学艺的过程。比如后来的孙膑,就师从鬼谷子,学得一身本事。可他称不上天才,因为他只是别人的徒弟。

孙子则不同,他没有老师。他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工作,前无古人的《孙子兵法》就是明证。

正是靠着《孙子兵法》这本书,他与吴国的军事奇才伍子胥交上了朋友。当时,伍子胥已经功成名就,而孙子只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但伍子胥每次听罢孙子对于军事的见解,都钦佩不已。

然后,伍子胥开始向吴王举荐孙子。

一开始,吴王并没有把孙子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一个无名小卒而已,能堪什么大用?

直到伍子胥一而再再而三的举荐之后,吴王才决定给孙子一个面试的机会。

为了考验孙子,吴王故意出难题,把宫女集合起来,让孙子训练。而且还让自己的宠妃当宫女们的首领。

结果,就发生了孙子斩杀吴王宠妃的故事。

从此之后,吴王才真正信任孙子。

而孙子也在吴国建功立业,帮助吴国击败了一直以来的宿敌楚国和越国,用事实证明了《孙子兵法》的实战性。

后来,伍子胥被吴王所杀。孙子心灰意冷 ,便隐退江湖了。而《孙子兵法》流传至今,成为闻名全世界的兵法圣书。


趣谈秘史

“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禽(擒)敌立胜,垂著篇籍。”——《汉书·刑法志》

何为军事天才?

“禽敌立胜,垂著篇籍”

个人理解:打得胜仗,写得文章!



孙武

孙武,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卿。

春秋末期,齐国人,后在吴国任职将军。

打得胜仗

公元前508年,大破楚军于豫章,攻占楚国巢邑,俘获楚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大破楚军于柏举,攻占楚国的都城:郢,创造了春秋时期千里进军,攻占大国首都的战例。

公元前484年,大败齐军于艾陵。

写得文章

《孙子兵法》十三篇,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军事理论名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主要战略战术思想:

1.

先胜而后求战: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求主观指导与客观一致。

3.致人而不至于人:力争作战主动权。

4.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强调用兵的突然性

5.兵因敌而制胜:依据敌情决定战法。

6.知天知地,胜乃可全:重视地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孙膑

孙膑,齐国人,生于阿(山东阳谷东北)甄(山东甄城北)之间,是孙武的后裔。原名不详,因承受膑刑(去掉膝盖骨),故世人称之为孙膑。

打得胜仗

公元前354年,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减灶诱敌的马陵之战。

写得文章

《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军事理论著作,《汉书·艺文志》称之为《齐孙子》。

主要战略战术思想:

1.事备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2.必攻不守:从战略全局出发,通过兵力机动,可以正确的选择进攻目标,避实击虚,调动敌人,从而改变形式,取得主动,使优劣易位。

3.胜不可一:主张根据敌情、我情、天候、地形,以及双方军队部署等不同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以创造有利的形势,从而达到夺取战争胜利的目的。



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山东定陶西)人,曾任鲁国将军,魏国西河郡守及楚国令伊。

打得胜仗

鲁国大破齐军。

魏国大破秦军,黄河以西至洛水的大部分地区为魏所有。

楚国击退魏、赵、韩,并救赵攻魏。

写得文章

《吴起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为历代军事家所推崇,享誉国际。

主要战略战术思想:

1.“战胜易,守胜难”:在战争中获取胜利并不困难,而在胜利后保持胜利的既得成果,使战争不再发生着,颇不容易。

2.“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政治和军事工作,两者必须密切配合,以巩固和加强对内的统一和对外的国防。

3.“戒较为先,以治为胜”:军队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做好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人,出生公族,原名卫鞅,亦称公孙鞅,在秦时被封为列侯,食邑于商,号为商君,所以后世在习惯上称之为商鞅。长期担任秦国军、政最高长官——大良造。

打得胜仗

公元前354年,在元里(陕西澄城南)击败魏军,占领少粱(陕西韩城南)。

公元前352年,占领魏国部分西河地区土地。

公元前341年,完全占领魏国西河地区土地。

写得文章

著有军事理论《公孙鞅》二十七篇。

主要战略战术思想:

1.“缘法而治”:为了保证战争胜利,首先必须能确实控制全国民众,使其绝对服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命令。

2.“举国而责之于兵”:为了保证战争胜利,最重要的必须有足够的军队和葱郁的兵员。

3.“一民于战”:为了保证战争胜利,最主要的必须是军队经常保持有勇敢杀敌的高昂士气,即要用法律制度来培养和巩固全民重战的精神。


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与江畔山人2018,一起指点江山,爱你要发。码字不易,敬请拍砖,谢谢!


江畔山人2018

白起:


一生大小70余战,从无败绩,作战非常有特色,比如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每战务求全歼敌人,战国野战专家,注重修筑野战工事,相当于是给敌人挖好坑,常常把敌人引诱到工事里,敌人逃都没法逃,所以经常被全歼。

按梁启超的说法,战国时期战死200多万人,其中被白起消灭的就有一半。

战功: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公元前278年,鄢郢之战,淹杀楚国军民40万;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斩杀赵魏联军15万;公元前265年,陉城之战,阵斩韩国军队5万;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坑杀斩首赵国军队45万。

不过之后白起一直托病不出,3年后被秦昭襄王赐死刎剑自杀。

霍去病:


三战使匈奴漠南无王廷,作战特点:以骑兵快速机动,大纵深迂回穿插包围,然后给敌人毁灭性打击。不知道德国二战时期的闪电战是不是学的霍去病。

战功:17岁随卫青出击漠南,率800骑兵斩获2028人;19岁,出击河西走廊,歼敌4万多,俘虏王公大臣120多,迫使匈奴浑邪王4万多人归汉;22岁,带5万骑兵出兵漠北,歼敌70400人,俘虏王公大臣80多人,封狼居胥,兵锋直至贝加尔湖,从此以后漠南无王廷。

23岁,莫名其妙死亡,短短的一生像一道闪电划过夜空,至今没人知道具体原因,如果他不那么早死,估计今天的中国版图更大。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先后消灭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先后屠杀亚欧2亿多人,而蒙古人最多的时候也就100多万人(想想太不可思议了),高峰区统治世界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版图,打败亚非欧无敌手,天下无敌。

成吉思汗从21岁抢回老婆开始一生征战,大小百余战,唯一的一次败绩是义父的儿子桑昆背盟偷袭,差点输的裤裆都不剩,几万人最后只剩下4000余人,不过很快恢复战斗力,从此一直到66岁逝世时再没敌手。

其实成吉思汗的战术并不复杂,就是两翼包抄,中间突破,就是这么个战法,屡试不爽,屡战屡胜,不过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比如《孙子兵法》,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在赵括、马谡等等手里就败下阵来,主要还是成吉思汗手下猛将如云,而且中军非常厉害,先是敢死队上,火侯差不多最勇猛的中军再上,基本上敌人就被一举打垮,等着被消灭的命运了。而且蒙古人攻城也厉害,主要是打败金朝之后,从中原得到了很多工匠和火炮专家,大家都知道蒙古军队喜欢屠城,而工匠基本上不杀,现在你明白蒙古人主要是骑兵,而攻城也那么厉害了。

成吉思汗可以说征战到死,他的军功可以说是有地球上史以来最大的,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成吉思汗却很低调,没有像其它国君那样大兴土木修陵墓什么的,埋骨之地被战马踏平,茫茫蒙古大草原,所以现在都不知道他埋在哪。

毛主席:


毛主席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家,没有学过军事,却带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 攻无不取。

从上井冈山开始,一开始的700多人,发展到后来的10余万人;长征途中带领红军有惊无险突破重重包围;抗日战争深入敌后打击敌人;解放战争消灭国民党军,成立新中国;朝鲜战争打败联合国军,打出解放军的国威军威,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毛主席的游击战,运动战,大踏步进退,十大军事原则等等,可以说是战无不胜,而大家熟悉的战神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等等,打仗可以说都是毛主席的学生,他们战无不胜可以说也是因为学习了毛主席战无不胜 攻无不取的军事思想。

甚至国际上都很多人在研究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思想最为广泛,这也可以是弱敌要战胜强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国辉影视剧

白起,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无败绩,并多次以少胜多,他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六国内无敌手。白起外号“人屠”,他军旅生涯共歼灭近百万敌军,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当时七国人口也不足千万。


霍去病,西汉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曾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不满二十就封冠军侯。第一次领兵就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后来更是多次以少胜多大败当时不可一世的匈奴,封狼居胥,可惜不满24岁英年早逝,不然前途无量。

郭子仪,唐代军事家,于安史之乱率军勤王,一生致力于平乱,一人扛齐风雨飘零的大唐,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后在吐蕃打进长安时,打退了吐蕃入侵,后又平定了党项的犯境,可以说没有郭子仪,唐估计早就灭亡了。

所以本人认为,中国史上的军事天才,这三人最为出色。


友人帐下夏目君

当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从秋收起义到井岗山,五次反围剿,毛主席亲自指挥了四次,一少胜多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辉煌的胜利,两万五千里长征,最精彩,最神奇的四渡赤水,甩掉了国民党总兵的围追堵截,演出了一场,云,贵,川的好戏,顺利通过了云南,北上抗日。还有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既定五年,而却用了三年解放了全中国的伟大胜利,毛主席是最卓越的军事家,从历史到如今无人能及,乃至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毛主席的光辉一生,气贯长虹,爱民如子,民爱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永远是人民心中的最红最红太阳。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










北国风光175599458

1`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一名的兵法。孙武助吴灭楚之战,以三万吴军进攻三十万楚军,他据然还敢分散兵力。2`吴起,著有《吴子兵法》,他在魏国镇守西河时,与诸候的军队打了76仗,64次大获全胜。3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他最有名的观点,富国强兵,三十六计里的围魏救赵就是他在实战中创造的。4、白起,秦国将军,善于打歼灭战,三次攻楚,伊阙灭韩魏联军,长平打败赵军,一生指挥军队共歼灭9O多万敌军,占战国时期歼灭战人数总和一半还多。5,赵奢,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的父亲,秦伐韩,赵王要派兵`救廉颇不敢去救,赵奢领兵打败了秦军。6`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灭齐,攻魏。十面埋伏。每一战都是经典,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7,李靖,著有《李靖兵法》,逐次抵抗,交互掩护撤退的战术,就是李靖发明的。打败萧铣,辅公祏。消灭颉利可汗,唐朝首席军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