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详细过程是怎么样的?


简单说一下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正式开始后的过程吧:


正式的东征队伍原定于1096年8月15日,也就是圣母升天节那天集结出发。可当年4月,就已经有另一支队伍踏上了征程。这是来自法兰西北部亚眠的隐士皮埃尔,与法兰西北部柏伊希-桑萨瓦尔的领主戈蒂耶·桑萨瓦尔为首的一支十字军。


隐士皮埃尔朴实、平易近人、热心公益,且站在穷人一边。当大量贫民响应教宗的号召,想参加十字军的时候,却发现教廷根本不想理会他们。只有隐士皮埃尔关心“报教无门”的他们。在皮埃尔富有感染力的宣讲下,大量贫民在他和少量贵族的指挥下向耶路撒冷进发,这便是所谓“平民十字军”的主要一路。


可是,即便自称受到基督指引的皮埃尔再怎样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把未经训练、纪律不整、普遍文盲,而又规模庞大的这些乌合之众,好好地带到耶路撒冷与塞尔柱突厥人作战。他们尚未同异教徒接触,一路上就已同基督徒打成了一团——从德意志出发的三支分队,早在进入匈牙利后便已全部覆灭。皮埃尔亲自带领的主队,则先后劫掠了贝尔格莱德,攻占、屠掠了泽蒙,并同东罗马军队混战于尼什。待到达君士坦丁堡之时,约四万人已只剩下不到三万。随后他们被东罗马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像送瘟神一般地送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


进入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平民十字军,忙于扫荡乡村。四分五裂之下,隐士皮埃尔彻底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最终,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尼西亚附近,被基利杰·亚尔斯兰一世率领的罗姆苏丹国军队消灭。除了少数改信伊斯兰教的俘虏活下来之外,只剩三千余人,被隐士皮埃尔讨来的拜占庭援军救走,安置于君士坦丁堡城郊。而当平民十字军跌跌撞撞地向耶路撒冷进军时,正规十字军也按来源分成数路,相继向预定集结地(君士坦丁堡)行进。



“法兰克人的国王”腓力一世的兄弟弗芒杜瓦伯爵于格一世首先到达。随后神圣罗马帝国的下洛林公爵布永的戈弗雷和他的兄弟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三世、布洛涅的博杜安,以及罗伯特·吉斯卡德的儿子塔兰托伯爵博希蒙德一世、博希蒙德的外甥坦克雷德,有首倡之功的图卢兹伯爵雷蒙德四世,英格兰国王威廉二世的兄弟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二世、罗贝尔的亲戚布卢瓦伯爵艾蒂安二世和弗兰德伯爵罗伯特二世等几路诸侯也先后到达。


其中,于格一世率领着法国卡佩王朝的势力,戈弗雷率领着德意志的洛林骑士,博希蒙德一世率领着意大利南部诺曼人的队伍,罗贝尔二世率领着法兰西北部诺曼人的军队,雷蒙德四世率领着法兰西南部普罗旺斯等地区的贵族。这些诸侯奉曾去过耶路撒冷朝圣的勒皮主教阿希马尔为精神领袖,在拜占庭将领的协助下,渡过海峡,进攻罗姆苏丹国的首都尼西亚。罗姆苏丹基利杰·亚尔斯兰一世此时正领军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东北部同土库曼人建立的达尼什曼德王朝作战。得知后方警讯,匆匆议和回撤,却因为受之前平民十字军的作战表现所麻痹,低估了正规十字军的实力。结果被士气高昂、愈战愈勇的十字军击败,损失惨重,只得避入山中。


失去了援军的尼西亚,在绝望中依然坚守了近一个月,直到拜占庭的劝降使者到来,城头方才易帜。拜占庭军完整接收了这座原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名城,这本是十字军将领事先宣誓过的——从异教徒手中夺回的东罗马帝国旧领土必须归还。事到临头,十字军却严重不满起来。不能洗劫,不能报复,不能勒索大额赎金,甚至绝大多数部队都不能入城,纵使阿莱克修斯一世用不少的给养和财货来进行安抚,骑士老爷们依然怒不可赦。十字军与拜占庭的分道扬镳看来是早晚之事。


另一方面,罗姆苏丹国虽然在尼西亚蒙受了许多财富与兵力上的损失,同时却也成功的与达尼什曼德王朝达成了真正的和平。作为半游牧的民族,塞尔柱突厥人只要还有人有马,东山再起就相对比较容易。经过在东部召集属民,重新装备军队后,基利杰·亚尔斯兰一世卷土重来,于多里留姆附近伏击了十字军。


这场战斗依旧以十字军的胜利而告终。对于第一次东征而言,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却也是一场惨胜。被包抄而仓皇撤退的突厥军队,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十字军则在肉搏中受到了很大伤亡。


此后,十字军在酷暑中长驱直入,缺粮少水之下,军中许多人畜因此丧生。沿线的突厥人早已逃走,大军的补给越来越困难,直到进入了信奉基督教的流亡亚美尼亚人控制的区域,情况才得到改观。与此同时,拜占庭军队收复了一些旧领土,保证了皇帝与十字军·拜占庭联军之间的联系,沿途的流亡亚美尼亚人诸小国纷纷承认东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这正符合阿莱克修斯一世的期望,却不符合十字军将领们的期望。


十字军的将领们想要建立自己的领国。尤其是,以诺曼底公爵头衔作抵押,从兄弟威廉二世那里借了大笔钱充作军资的罗贝尔二世,以及富婆妻子在东征中病亡后,变得几近一无所有的布洛涅的博杜安等人,更是没有退路可寻。


1098年,脱离十字军主力,自行经营势力范围的博杜安得到了机会。受到突厥人军队威胁的贸易枢纽埃德萨向他求援,谈判之下,博杜安成为埃德萨君主亚美尼亚人托罗斯的义子及继承人。很快,在博杜安的暗中推动下,托罗斯在暴乱中被杀。他成功篡夺了亚美尼亚人的政权,建立了近东第一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


得益于埃德萨的肥沃土地和发达的金属加工业,托罗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末了,都便宜了博杜安这干儿子。利用强大的财力,通过购买城池与攻城略地等手段,埃德萨伯国迅速强大起来。十字军骑士们风闻后,许多人投奔了过来,成为博杜安的附庸,以求取采邑和奖赏。为了长治久安,他更是以身作则,鼓励部下同当地的亚美尼亚妇女结婚。加上对伊斯兰教徒的掠夺与镇压,政权得以稳定了下来。


而在获得自欧洲来的几支小股十字军的加盟后,十字军主力得到了第一次东征以来的重大战果。经过八个月的围困,数次击退塞尔柱突厥人的援军,到了1098年6月3日,十字军借助亚美尼亚人内应攻占了穆斯林重镇、壮丽的古城安条克。十字军入城后,进行了全面掠夺和大屠杀。城内的伊斯兰教徒被斩尽杀绝,基督教徒也遭到了洗劫。在经历城外八个月的艰难困苦、忍饥挨饿之后,十字军将士们在遍地尸骸上,疯狂地发泄了四天。谁知,就在四天后,摩苏尔总督克尔布嘎率领穆斯林联军包围了安条克城。围困敌人八个月的十字军反而被敌人围困了。


城内食物奇缺,不说树皮野草被吃光,就连死尸也成了果腹之物的时候。十字军居然在圣彼得教堂的地下,挖出了据说当年被用来刺死耶稣的那柄圣枪(即“隆基努斯之枪”)。


这当然是赝品,就算真的存在这件所谓的“圣物”,历史上也已经几次三番被各色人等发现过了。但是,绝境中的十字军,没人介意圣枪的真假。他们成功借助这一“神迹”激发出无尽的狂热与战斗力,放手一搏之下,内部矛盾重重的穆斯林联军被击溃了。


胜利了的十字军没能高兴多久,便遭遇了一场大瘟疫。唯一能够调解十字军诸将矛盾的精神领袖,勒皮主教阿希马尔在瘟疫中病亡。由于缺乏粮食与分赃不均,内部不和越来越严重。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热衷于拉帮结派,进一步加深了相互间的矛盾。终于,在下层的恐惧、中层的不安、上层的争吵中,十字军于1099年初重新踏上了向耶路撒冷的征程。而在对安条克的争夺中获胜的,是以博希蒙德一世为首的南意大利诺曼人集团,他们留了下来,建立了近东第二个十字军国家——安条克公国。


是年6月7日,十字军到达圣地耶路撒冷城下。满目贫瘠、缺食少水的现实景象,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圣地的激动,一起刺激着将士们的泪腺。嚎啕大哭之后,十字军需要确定对策,进攻耶路撒冷城的对策。


对于此时的十字军而言,兵力、补给、时间,无一不缺。仅一万三千人左右的部队,不足以围困耶路撒冷这样的城市。水、粮、各类给养都不充分,队伍不可能长期逗留在城下。而一年前易手的耶路撒冷,已经从塞尔柱突厥人的手中,落到了法蒂玛王朝的手中。也就是说,自埃及来的援军,随时可能到达。在这样的不利情形下,十字军选择了孤注一掷,立即拼命展开攻击。这连串攻城尝试与其说是作战,不如说是投机。


经过几天的战斗,投机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恰巧热那亚人的船队在6月17日到达,为十字军带来了亟需的攻城器械和补给。但战事依然没有太大进展。日子一天天过去,城内区区千余人的守军依然在坚持,十字军上下都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大家开始做最后的努力,或者说做垂死挣扎:修道士开始传授据说由已死的阿希马尔主教显灵后教给的取胜方法——斋戒后集体赤脚绕城走。执行过这个方法后,十字军各派系放下争执,同仇敌忾,再度发动强攻,终于7月15日破城而入。奇迹发生了。


烧杀劫掠势必会展开,十字军将士这样认为,耶路撒冷居民也这样认为。然而,耶路撒冷最终遭遇的,还是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想。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不仅把穆斯林,也把犹太人洗了个干净。当然,这并不是说穆斯林和犹太人中没有幸存者。但这些幸存者,与其说是拜十字军的怜悯所赐,不如说是拜中世纪低下的杀人效率所赐。至于城中的基督徒,则是因在攻城战前便已被城中统治者驱逐而因祸得福,没有遭遇太多殃及池鱼的不幸。


圣地光复后不久,布永的戈弗雷最终被确立为圣墓守护者,建立起近东第三个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此宣告完成。


肇英

从公元1096年开始,在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西欧的领主和骑士们以基督教的名义,向地中海东岸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发动了九次远征和掠夺,参加这场远征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被称为十字军。

公元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城市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几百名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院长和成千上万的骑士、教士参加了会议,乌尔班二世发表了著名演说“以父为名”,号召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们向东进攻,收复圣城耶路撒冷。

公元1096年8月15日,是圣母升天日,也是十字军约定第一次出征的日子,但是,才4月份,第一支东征十字军已经急不可耐地出发了,首领是法国亚眠修道院的彼得和“穷汉”瓦尔特,成员是两万名穷困农民,这群乌合之众到达赛尔柱帝国时,到处劫掠,遭到赛尔柱人的迎头痛击,一败涂地,全军崩溃。

8月份韦尔芒德公爵和其他领主率领两万多人踏上东征的征途,紧接着,来自诺曼底等地的领主们带领队伍纷纷出发,来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大商人们为十字军队伍组建了一支供应船队。

第二年四月,各支队伍陆续到达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阿里克赛一世对于十字军提供了补给品,还派出自己的部队跟随十字军前进。

十字军一路向前,1097年10月20推进到安条克城,第二年七月攻入城内,进行了大屠杀。

1099年6月7日,十字军到达圣城耶路撒冷,大批十字军战士看到心中的圣城而大声哭泣。

此时,十字军只有1.2万人,由几个贵族领主率领,十字军首领们对攻城做了分工,并制作攻城槌和和投石车,从城南和城北两个方向持续进攻,经过一个月的残酷血战,7月15日,城北的十字军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入内城,城南守军随即崩溃,十字军终于攻下耶路撒冷,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内穆斯林的大屠杀。

7月22日,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内举行会议,确定建立耶路撒冷王国。

至此,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取得完美胜利,分别建立了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国和耶路撒冷王国四个十字军国家,回到西欧的十字军骑士和贵族则被视为英雄而名扬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