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贷款利率不断升高意味着什么?

长风用户4

房贷利率升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美国加息。不是钱少了,而是再投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太大了,必须限制往里投了。

美元作为全球唯一国际货币,一举一动牵动世界各国的神经。

2017年,美联储共加息3次,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0.5%—0.75%提升至1.25%-1.5%。预计2018年和2019年还会分别有两三次加息,加息最直观的结果是吸引国际美元回流,而另一个后果则是刺破某些国家的资产泡沫。

为了保汇率,保护资产不大规模外流,各国跟随加息就成为必然选择。当外汇管理松懈,外汇储备不足时,就会发生如阿根廷这样的悲惨结果。

所以说房贷利率提升,主要原因还是归于美国,理解为美国通过加息收割世界各国的财富也不为过。

房贷利率的提升,不仅仅意味着购房成本的提升,也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同时房地产带来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明显。

限购限贷,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

不节制的信贷,过高的负债,会带来极大的违约风险,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有违约的可能,贷款买房者违约的可能性更大。这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每一次加息,都意味着在天平上增加了一个秤砣。是的,不是稻草。

最先趴下的,一定是月收入较高,又选择在高位接盘买房的人。而开发商如果债务过高,楼盘开放期间资金链断裂,同样会有破产的危险。

用一个直观的数据来说明一下。

假如一个家庭贷款100万元,还款周期是20年:

当房贷是基准利率4.9%的时候,每月还款6544元;

加息0.25%,也就是5.15%的时候,每月还款6682元,增加了138元;

再加息0.25%,利率5.4%,每月还款6822元,增加了278元;

再加息0.25%,利率5.65%,每月还款6963元,增加了419元;

再加息0.25%,利率5.9%,每月还款7107元,增加了563元;

此时总的利息已经从最初的57万元,达到了70万元。

加息,再次加息,还不起房贷的刚需会退场;

炒房客找到接盘侠的难度会增加;

低收入并且已经买房的人压力会增大,并且逐渐开始还不起房贷;

最终,房地产市场丧失流动性,房价回归真实价值区间。


财智成功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房企贷款利率不断高升,说明了融资成本上升,确实是市场上流通的钱变少了。笔者之前在国内前三的房企工作,通过和前同事们聊天,可以发现现在房企的资金流非常紧张,现在很多款项的支付都已经放缓,公司拿地、扩张、并购也暂时停止,这些都直接说明了房企是十分缺钱的。

通过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资金面的紧张程度,过去我们的m2一直维持在10%甚至20%以上,今年3月仅有8.2%,4月仅有8.3%,已经是历史最低水平了。

房企的负债非常高,负债率最高的能超过90%,利率提高会大大提升房企的运营成本。但这个不是最致命的,毕竟优质房企的毛利率能达到20%-30%,资金成本提高房企仍然有盈利的空间。

给房企造成最大困扰的是贷不到钱,因为全国的限购影响销售,再无法通过贷款融到钱,会影响公司的资金链,让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现在房企都在咬牙坚持,扛不住时就会像年初的华夏幸福一样降价甩卖一些房子,大地产商一方面通过甩卖资产降杠杆,也在拓展其他的融资渠道。 整体的风险是可控的。


首席投资官

正常情况下,房贷利率持续上涨,不是好事,尤其对购房者来说,利率上涨,就意味着支出增加。如果是刚需,会因为房贷利率的上涨,失去买房的机会。一旦房价继续上涨,就等于让刚需失去了需求的机会,让普通购房者失去了改善住房条件的机会。

但是,从我国目前调整房贷利率的实际情况来看,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已经不是购房问题,而是风险防范问题,是债务控制问题,是居民储蓄率下降问题。央行最新发布的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存款5352亿元,从存款结构看,当月新增存款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住户存款则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虽然居民储蓄下降以前也曾出现过,但是,此次的下降,显然与其他几次下降有着不一样的原因。过去下降,更多的是客观原因或季节原因,而这次下降,是伴随着居民负债上升而行的,是居民储蓄下降与负债增加并存的。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极有可能出现债务风险,有可能导致银行因为能够流转的资金数量下降,而被迫提高信贷资金利率,那么,企业的融资成本将增加,对正在艰难爬坡的实体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通过调整房贷利率的方式,控制房贷过快增长,约束居民通过房贷购房。尤其是炒房者,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所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只是,能否区别对待,对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在利率上予以照顾和优惠,避免对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带来影响和伤害。


谭浩俊

首先说一下,贷款利率的不断提升,不是房企的事情,那是银行的事情。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个是银行自身的问题,再有就是国家政策的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国际上的影响问题。



1、银行本身的问题。

说白了,银行就是没钱了。

我们来看,最近的一次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的高值,是在2011年,达到7.05,而现在一手房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差不多在6左右,远没有超过历史上的利率高值点,也就是说,未来的贷款利率还有可能持续上涨。

银行为什么会没有钱呢?因为银行也不能随便印啊,那是有指标的啊。银行的坏账多了,收不上来啊。大家知道,互联网金融,让一大部分资金都从银行分流了出去,转移到PTP理财上了。就凭银行的那点存款利息,连余额宝都不如,除了大额资金,几乎大部分的闲散资金都跑到余额宝之类的理财上了,最不济的,买个国债都比存银行强,所以,银行的缆储能力严重下降,资金流动就受到了限制,正好国家实行房地产市场调控,银行借坡下驴,就势调高利率,把这种行为归结为响应国家号召,一举多得。现在银行对马宝宝进行打压,没别的,就是想缆储存钱,也是急眼了的表现。



2、国家政策。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这是国家房地产调控的既定方针。前几天住建部约谈了十几个城市的负责同志,大谈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实的执行情况,紧跟着成都就对调控政策实行了加码,而金融系统的调控,是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调控手段,利率提高,又是金融调控的杀手锏,所以首当其冲的就出现了银行利率上浮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只要国家继续调控,房贷利率就有可能再次提高,这也意味着,目前的房价,除了有限的几个一线城市,热点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房价,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房价仍处于上行态势。这个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得知。



3、国际影响。

就是霉国的问题了。

霉联储的连续加息,美元增值,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国内要跟着加息才行,这个没毛病。而刚需购房,则被无情的误伤了!


地产管理

房企贷款利率不断升高,意味着借贷款买房的人需要还钱的压力增大了,需要还更多钱,资金压力就会增大,买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都在上涨,而且买二套房的贷款利率还要更高,这就说明对于炒房是抑制的,对于刚需买房也有一定的抑制性。

至于为什么房贷利率逐渐提高,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最近是要防风险,不要让债务危机爆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抬高利率,让人们不能轻易的贷款买房,否则到时候还不上就不好了。其次,最近这段时间流动性降低了,要管住市场上的流动性,市面上的钱也少了,拿得到的贷款也少了。最后就是,现在在抑制炒房,不大想让你过快的冲入楼市,所以从资金上来抑制炒房的冲动。人们看到资金成本高了,贷款买房要收更多的利息,就会谨慎考虑买房,房价也会受到抑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