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三十岁事业无成,父母辛苦供出来,农民家的孩子是不是不该上大学?

清源小河

人,是没有贫贱富贵等级之分的,而且每个人从生来就是平等的,享有世间万物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更是如此,知识改变命运,自古以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有人说两会期间有部分委员曾提出了不应该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建议,因为在他们眼中认为,农村人本来收入不高,父母用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来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大学读完之后还不一定能有好的出路,而且农村孩子一旦读完大学之后有一大部分人是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再从事农业劳动的,我国又是农业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人民越来越少,我国的农业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出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有的人是不建议农村孩子读大学的,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农民家的孩子不应该上大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农村家的孩子是不是不该上大学这个问题,我个人是持反对态度的,农村家的孩子也好还是城市人家的孩子也罢,上大学是每一个人应有的权利,上与不上旁人是没有决定权的。

农村孩子只有好好读书,好好学习知识,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的,可能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来自农村,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父母供自己上学不容易,为的就是有一天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父母少辛苦一点,能让自己的父母享享福,可是当想到以后可能让父母享不了福时,感觉后悔去读大学了,其实在我看来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是不对的,为什么一定要把享福和上大学联系起来呢?享福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吗?在发展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力的提高,通过大学里面里面的锻炼和学习,每个人所达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作为农村的孩子,更需要这样的环境和过程。

也许读过大学的孩子在毕业以后混的不一定比那些辍了学没上过大学的孩子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上大学没有用或者是农村的孩子不应该上大学,上大学的意义体现在各个方面,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过大学一定会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见解,就会让他们在同龄人当中有一个高一点的起点。

作为农村孩子更应该读大学,也许以后的工作不是特别顺心,但是在那种环境下对于心灵的熏陶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让自己父母过好日子的方法有很多,不要简简单单的和上大学联系在一起,虽说上大学的目的是这个,但是更主要的一点还是让农村孩子摆脱一些旧思想,走出去。所以在我看来,农村孩子不该上大学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只有想上不想上只说,没有应该不应该只谈。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所有看法,希望对题主能有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一起讨论。

这是上啥班的第938条原创问答。上啥班,一个帮你在职场里做的更好的头条号。欢迎小伙伴们关注,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上啥班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问题很有典型性!代表了大多数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的心声!这个问题至少涉及到三个方面:

一、知识改变命运是否已经过时?
二、农村人该不该读书上大学?
三、没有背景如何出人头地?


从古至今,读书是底层人改变命运实现自我的主要途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拥有知识,百利而无一害,即使暂时没有人欣赏,但是是金子迟早终究会发光的!知识改变命运,永不过时!



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虽然出生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读书可以开智、明理、增长见识,有道是:“三代不念书,不如一窝猪”,话糙理不糙,粗鄙恶俗之人只能让人敬而远之!世上人都要读书接受教育!


没有背景就自己创造“背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凭借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年轻人要有“闯”劲,励志的故事不要太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自怨自怜不值得同情,只是一个可怜虫!拼搏吧!时光会给你的“付出”以最好的“报答”!

但是你为家庭为父母着想的心是善良的,值得肯定的!

结语: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

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

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曼德拉《漫漫人生路》



坐云端看水东流

上完大学走进社会到了三十岁还事业无成吗?



我觉得,这与是否是从农村走出无关!城市人中也有大量从学校毕业后还宅在家里的啃老族!这也与是否读过大学无关,因为照样有很多没有读过大学的在三十岁左右就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所以,不要被提问者的牵强所误导!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很有水平的时论长文,写得很在理,文笔也铿锵有力!意思就是对现今的大学生说"如果你们能成功,天理难容!"当然,他并不是针对所有大学生,而是指出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在校时在干什么?不是打游戏,就是谈恋爱,连三餐饭都可以叫外卖送到床边!有的混几年连文凭都难得拿到。



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把时间白白耗掉,进入社会就如"乌合之众""仓惶上阵",看不清社会,看不到商机,想三十事业有成?我看,再给三十年都未必!

当然,这话不是对提问者所说,只是指出当下的一种社会事实!

如果经过了大学的刻苦学习,又在社会积极打拼后多年,或者已经小有所成,只是未达到自己的预期,那也不用气馁,再努力坚持,总有梦想成真的时候;如果确实是努力之后还是四处碰壁,时运不济,那就要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三十不行就四十,姜子牙还是六十后才出山!俗话还说"财发三年无放处"(地方土话),有时保持一个阳光积极的心态比所谓之事业有成更有意义!



总之一句话,不要轻易把是否从农村出来或是否大学毕业与事业有成来牵强附会,这会误导他人!


原生态农场

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自暴自弃,农民家的孩子当然应该上大学,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一、不读大学事业未必有成

换个思路想一想,如果高中毕业以后不读大学,多了四年的工作时间,十八九岁的农村孩子又能做什么,是在家耕作让一家人不饿肚子,还是做小买卖养家糊口,亦或是外出务工每月寄钱回家孝敬父母,不管是哪种选择,在你到达30岁的时候,你就可以保证自己事业有成吗?少了学历的支撑,入职的起点比他人低,创业的路子比别人窄,不读大学的你事业未必有成。



二、大学吸收的营养成分

读大学虽然不能保证事业突飞猛进,但在大学四年中吸取的营养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待人接物的能力,以及看待世界的格局都会使你受益匪浅,22岁左右步入社会用更加成熟的心理去工作,综合素质更强,专业能力更加突出,可以让你在工作岗位上更具优势,吸收的营养就是根基,是你事业有成的基础保障。

三、家庭责任的能量转化

不读大学只是少了几万的学费及生活费,既然出身农家,肩负兴旺家族的重担,更应将这份责任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时常警醒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术业有专攻,让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体现,而不是垂头丧气,破罐子破摔,用社会竞争的残酷当做自己颓废的理由,摆正心态,转化能量,纵使前路漫漫,也要披荆斩棘。



四、事业有成的标准

30岁一直有个说法叫三十而立,是说30岁应该稳定下来,有可靠的经济来源,那这种事业有成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其实并没有,乡镇小学的教书先生算不算事业有成?如果以钱来衡量,可能很多人嗤之以鼻,但一定是马云这样的腰缠万贯才是事业有成吗?我觉得并不是,父母健在,家庭和睦,自己守礼尽孝,工作稳定,即使没有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但家人常挂脸上的微笑就是你事业有成的体现。

其实,以钱来衡量,30岁能做到所谓的事业有成的人又占多少,竞争的压力使每一位就业青年都感觉如履薄冰,但人生的路上并不是只有名利,还有生活,还有微笑,还有希望。


清风暖阳流苏锦

当然不是啦!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三十岁事业无成,这种现象也分很多种情况!其中一种是本科毕业想要继续深造,30岁正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研究生,所以暂时事业无成,比如说医学生;第二种是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创业,然而创业道路艰难险阻,困难挫折颇多,几经波折后有可能30岁还没有取得满意的成果,可以称之为事业无成;第三种是懒惰不求上进之人,或者说是啃老族,大学毕业后无心深造,对于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没有热忱,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碰壁甚至不想工作,依靠父母,坐吃山空!

以上三种情况也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有太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对于一个即将或者已经步入30岁而又事业无成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太多的选择和机会,唯有努力上进,不断向前进,扎根城市,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找到工作,努力赚钱,改变命运,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子孙后代的繁荣发展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和平台!

前两种情况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处可见,因为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本科所学内容,大家想要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考研考博是大势所趋。再者,现在这个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如果自己不求上进,很快就会被同龄人甩掉一大截。就算是自己创业,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这样才能稳步向前,获得事业成功!而第三种情况是典型的啃老,自己不求上进,又指望父母养活自己,简直可悲!总之,父母辛苦把我们供出来,30岁了还事业无成,这并不代表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不应该上大学,我们并不是因为不求上进而一事无成,我们是为了以后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是为了将来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所以说,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求上进,愿意为自己为父母赢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牧歌537

高考是农村孩子全国范围内和同龄人最公平的一次竞争,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向成功最轻松的捷径。

提问者有两个疑问:一是上大学父母会付出更多的辛苦。现在大学都有绿色通道,学费可以免息贷款,只要自己勤劳点生活费也不是问题。我自己就是初中、高中申请的助学金,大学贷款和自己挣得生活费。

二是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城市同龄人来说面临更大压力,这个确实是的,但是只要自己努力一切也都会有的,而且对于没读大学的农村同伴来说更容易成功,因为三观和接触的人是不一样的。对于家里的父母来说有孩子在外面读大学工作和出去打工是不同的感觉。

我来自大别山的一个偏远山村,同届的有十几个同学,有初中高中就出去闯荡社会的,有本科、硕士毕业以及读博的。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就是书读的越多本科学校越好,现在发展的越好。


饕餮黄鸟

首先告诉题主你的想法很消极。你应该积极面对生活,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有自信,有担当。为自己心中梦想发愤图强,不要让父母对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辛辛苦苦为家庭,拼死拼活为后代。当你呱呱坠地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家庭的重心。在父母含辛茹苦,百般呵护下慢慢成长。知识改变命运。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这个道理每个家长都懂,为此父母拼尽所能给你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就是为的让你能够出人头地,长大了能够生活美满幸福,一代更比一代强。年少的我们少不更事让父母操碎了心,打你骂你,引导你让你能够走上光明的前途。农村父母为了孩子上大学真的是倾其所有,辛勤劳作变卖家产,甚至向亲戚朋友,银行借钱供我们上大学,他们把一生奉献给了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


当你看着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爬满皱纹的脸庞见到你佝偻着身体还是一副慈祥笑脸。你觉得你应该好好读书吗?你觉得你应不应该读大学?你觉得你应该不应该有担当?你觉得你应该不应该让他们以后不再那么辛苦?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哪怕压弯了腰也让我们无忧无虑的成长,为我们遮风挡雨。当他们老了,撑不起了,你是否该做点什么?不为别的,只为他们用一生付出的努力有个答案。你觉得你有义务给他们满意的答案吗?


拍客爱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强烈的原因,真的是读书无用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区房”这个问题上就可以看出现在的有钱人家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从常人的角度来说,既然在北京能够买500W一套20平米或者15平米的学区房,说明并不差钱,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花重金买学区房供孩子上学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要创业成功很难,并且压力太大,其中的苦可能只有自己知道了。

至于楼主提到30岁事业无成,还花费了父母不少的钱,通过这个问题,就知道楼主是一个很爱父母、很有孝心的人,既然是这样,不妨努力学习社会经验,把自己丰富起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敬父母一个孝心......


随影数码交流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三十岁事业无成,父母辛苦供出来,农民家的孩子是不是不该上大学?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做过几份工作,都不是很理想。

看着那些初中毕业就出来上班的同学开着轿车带着媳妇孩子回家,而我却没车没存款,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向爸妈要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总是不好意思。那时,爸妈总是说等他们老了,我大学毕业后挣着大钱了他们就可以享福了。现在,看到白发早已爬上父母头上,父母却依然在田间劳作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也想过不止一次:如果不读大学,父母也不至于辛苦这么多年却手里毫无积蓄,生活拮据。一想到以后怕不能给父母享福,就觉得压力山大。在大学,我就普普通通,报考了一个自以为好就业却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过的并不轻松,各种实验,各种专业课,大学四年后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却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依然不喜欢。

不过,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们有机会上大学却放弃了,我们现在是不是也该后悔呢?是会怨自己的轻率还是父母的不劝阻呢?

人生,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也许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因为目前的现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懊悔,都改变不了过去的选择,我们应该要学会面对与接受它。

三十而立,未来的时间还很多。不管是在父母面前尽孝还是我们自己的未来,都还大有可为。找一份能学到东西的工作,暂不论工资如何,充实自己。多年以后,我相信我们都会感激父母和自己选择了上大学!与君共勉!

我是王行,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大学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抱团取暖,不惧未来!感谢阅读,期待你的关注。


农人王行

“读书无用论”,如今正是摆正农村家庭的一个难题。农村的孩子到底该不该上大学呢?

支持:读书无用,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有一位读大学的朋友说过,他一位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等到他大学毕业时别人已经混的有公司有车有房,自己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知识改变命运正在被现实一点一点无情的吞噬。现在找工作、升职加薪、跑业务等全靠关系,没有关系处处碰壁,知识正在一点一点的弱化,上大学也许真的不重要了,悲哀啊。“富二代”“官二代”严重堵塞了农村学子上升的道路。


反对:不能用金钱及目前的处境来衡量上大学的价值。

读大学不仅仅是学到书本知识,更是学会深层次思考,改变认识、改变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都有这种认识更何况新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读书我们更是拿什么和“富二代”“官二代”竞争。“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不可否认确实有学历低但事业成功的例子,但我们更要看概率,看我们周边的朋友是上大学混的好的多,还是没上学的混的好的多,答案不言自明吧。

大家觉得读书到底有用没用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