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一些上海人民也習慣自稱'江浙一帶“?

牽著小狗看大海

因為在歷史上,上海一直處在浙江和江蘇的影響之下,政區劃分也一直變來變去,上海的隸屬最早是屬於會稽郡,之後在屬於古九州之一的揚州,而後是屬於兩浙東道,最後才開府成為松江府,而且在部分時間屬於蘇州府管轄,近代史以來是屬於江蘇省,直到民國設立了特別市,雖然近代史是屬於江蘇的,但因為上海屬於江浙交界,所以並不影響上海同時受到浙江的影響,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寧波和蘇州是對上海影響最深的,大部分的老上海人也或多或少有寧波和蘇州的血統,直到現在都有不少上海人回江蘇和浙江探親或者上墳,話說回來,雖然蘇南屬於江蘇,但是蘇南的文化一直是和浙江比較接近,同屬吳越文化,用的都是吳語,所以自然而然上海同江浙親近


逐夢星辰丶

清朝中期的時候,江蘇和安徽被分開管轄,江蘇分為長江以北的江淮省和長江以南的江蘇省,江蘇巡撫駐在蘇州府,“江”是當時江蘇省的正式簡稱,也是富饒的江蘇南部吳語文化地區。江浙地區指長江和錢塘江之間的地區



再說一下上海的由來,TA是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hù”,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滬”,也就是上海。嚴格來說上海原來是屬於江蘇靠海的區域。所以不單獨的分開叫也是可以的。

此外,根據“江浙”平仄的口語習慣,加上“滬”成為平仄仄也比較繁瑣,因此沿用“江浙”一帶了。



現在上海人更喜歡用“阿拉上海寧”來區別於江浙地區,當然也沒有什麼清高的意思。其實中國是世界上地域歧視最淡化的國家,上海生活的外來和外國人口比例非常高,純粹的上海土生土長的人其實不多。


魔都魅影

上海縣原是江蘇的地盤,屬松江府,並未受蘇州府管轄過。但清雍正年間廢除海禁後,上海商船增多,因而設立了海關。由於上海縣地位日趨上升,清政府在蘇州設了蘇松常道臺監管蘇州、松江、常州的地方行政事務,後又移往上海,也稱上海道。1840年上海開埠有了租界後,由於是通商口岸,華洋雜處,上海道臺職位日趨重要。至清末民初,上海已經發展成相當規模的大城市了。1927年民國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正式脫離江蘇,歸中央政府直轄。

至於上海人的遷入是這樣的:1860年太平軍經略江南大營時,蘇南浙北的大量民眾因戰亂逃亡上海,上海人口驟增。這些江南流民來的早,基本居住在上海中心城區;清末民初,由於水災饑荒,又有大量人口來到上海討生活,其中很多是蘇北安徽的,這些後來的人,只能居在上海蘇州河以北的邊緣城區,如普陀、閘北、虹口、楊浦等區了。根據解放後的人口普查,上海城區人口中,原籍江浙的移民所佔比例有70%多,加上1958年松江地區劃入上海的原住民,江浙人占上海人口比例有90%多了。所以,上海是由名符其實的江浙人組成的。


清風徐來xzk

emmmm說順口了唄,因為江浙一帶和江浙滬一帶少了一個發音,如果真的要說上海,會直接說“上海怎麼怎麼樣”,而很少說江浙一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上海的移民裡,江浙一帶的並不少,他們融入上海後,習慣了上海的生活,但還是免不了會說順口講“江浙一帶”。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說的是“包郵區”。

江浙滬正好是包郵區的代稱,在地理上非常明顯,而且更具趣味性,包郵區居民和江浙滬居民,當然是前者更加符合現代年輕人追求趣味的要求。

我和身邊的小夥伴都比較喜歡說包郵區,怎樣自稱應該是個人的習慣所決定的。各種稱呼彼此之間並不衝突。所以也沒必要太較真,只要大家都能理解這個意思就好了。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上海一、二百多年前就一小漁村!和今日的深圳有點相像!上海人也是來自四面八方!據多的是蘇州人和寧波人!所以他們自稱江浙人沒毛病!而且,上海人的先人墳塋都在蘇州和寧波一帶!講解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