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全國滯銷的大蒜,能在拼多多上一天賣出4.7萬單?

為何全國滯銷的大蒜,能在拼多多上一天賣出4.7萬單?

全國滯銷的大蒜,在拼多多上一天賣出4.7萬單。

5斤9.6的價格,1.92元/斤的價格,基本等於市場價格一半都不到,每斤的成本結構從為種植成本0.69元、快遞成本0.7元,包材成本0.16元,利潤大概可以在0.37元/斤。2000畝的出口級優質大蒜,對農民來說,可以產生200多萬元的利潤。對消費者來說則是以最低成本獲得貨品。

而類似的爆款在拼多多上並不鮮見,百萬單的芒果、百香果、紙巾。從產地、工廠到消費者的C2M模式,在這個平臺上創造了一次次的銷售記錄。

上線兩年半,3億用戶、百萬級商家以及過千億的成交額,拼多多完成了淘寶、京東、唯品會5-10年積累的量級。

“爆款”、“低價”、“免佣金”、“三四線”,拼多多幾乎聚合了所有流量起勢的關鍵詞。4月的一則融資消息爆出,社交電商拼多多已經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在30億左右,騰訊、紅杉投資,此次融資後,估值接近150億美金。

對此,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沒有承認,他將拼多多看成一個普通的零售平臺,“核心就是要麼有貨,要麼有消費者,如果兩頭都不是,那麼你就什麼都不是。貨是商家的,供應鏈也是商家的,對拼多多來說,只有消費者。”

前不久拼多多的一場媒體交流會上,聯合創始人達達面對估值近900億人民幣的詢問,說:“我們沒有公佈拼多多的估值,外面的數據也多是謠言。”謠言的估值,卻對應著瘋狂的交易增量,快速積累的流量與交易量背後,拼多多到底在做什麼樣的生意?

以下自述內容根據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採訪回答整理。

為何全國滯銷的大蒜,能在拼多多上一天賣出4.7萬單?

圖為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

做產地生意,而不是“便宜”的生意

2017年4月,大蒜的均價是13.58元一公斤,今年跌到了5.69元一公斤,同比下跌58.05%。主要原因是供過於求,庫存導致價格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同樣的問題在農產品上很常見,包括大家知道的“蒜你狠”,“向前蔥”,包括中國很多產區的蘋果和梨,年年豐收,卻也庫存滯銷。

這其中有兩個問題,農產品產業環節多,且信息不對稱嚴重。

從種植的農戶、當地代辦、商販、批發市嘗零售市嘗消費者,每一個流通環節都要賺錢,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大蒜收購可能不到1元/斤,超市售價可以到8元/斤。

同時,每個節點流通規模其實都不大,但由於信息不對稱,今天A商販買了很多,B商販也買了很多,鋪到批發市場,就會出現供大於求,開始出現跌價。一旦批發市場跌價,對應到產地,產地開始壓價,農民滯銷,貨品出現庫存,品質受損,消費者就買不到好的商品。今年的大蒜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整個中國的農產品在流通環節是沒有這樣的大數據支撐,每個環節都很小,數據很難去做統計,所以對於農戶來講,如果能穩定供給和銷售,農戶就可以大膽去做種植,有計劃的做種植。

所以拼多多就做兩件事:1,縮短鏈路;2,打通信息。

拼多多農產品銷售的常態是,網上下訂單後,地頭立馬採摘,由供應商將這些產品運到分揀倉庫,做簡單的分揀、挑淹打包,當晚快遞寄出,3-4天到達消費者手中。從整個運輸來看,貨品流通減少了中間環節,產品新鮮,且環節利潤都可以折價讓農戶和消費者享受優惠。

另外,拼多多的平臺是根據消費者的定單量,來決定產地的採摘和物流,是C2B的計劃性工作。傳統商販的通路模式,賺或者虧都是不確定的。

供應商貼錢,拼多多貼流量

拼多多聯合商家“扶貧蒜”的銷售中,商家(以果科技)與拼多多的合作是前者貼錢,後者貼流量。

截至2017年,拼多多投入34億元的平臺資源進行農產品推廣,全國農戶在拼多多平臺上,共銷售183.4萬噸農貨,共計9億多筆扶貧助農訂單。另外,拼多多在730個國家級貧困縣,扶持起了4.8萬名新農人商家,現在他們年銷售額超過310%,3倍到4倍的增長。

2018年,我們目標是說投入100億的營銷資源,在產地培養一萬名新農人,去到500個產地。

在農產品的銷售上,2018年會做兩件事——

首先農產品的品牌化。

大家都知道獼猴桃最好的是佳沛,橙是新奇士,其實獼猴桃的原產國是中國,江西贛州的贛南橙也很有名。只是在中國,好的農產品很少品牌化。我們希望通過拼多多的C2B模式,在中國500個產地能夠培養出一些品牌來。通過品牌給到一些商品更多的溢價。

第二,提供一體化的交付方案。

從採摘到打包發貨,提供給消費者,其中還有很多環節可以優化,包括分解、物流、包材、打包。比如不同農產品包裝方案不一樣。山東櫻桃這些皮很薄的水果,包裝方案與橙子、柚子這些柑橘類產品肯定不同。包括損耗更嚴重的草莓。拼多多希望根據不同的產地、不同種類商品去設計一整套的從採摘到保鮮,到包裝到運輸的方案。

拼多多的成功,首先是單品爆發力非常強。一天3萬單,幾個小時就賣完了。對於農產品來說,規模非常重要。沒有單品規模的支撐,很難做到供應鏈的集約化。

拼多多的商品能夠成為爆款,其實是有一套系統化的運營邏輯,有很多給商品和商家破0的手段,有一些為基礎銷量積累數據的資源渠道和報名入口,通過這些報名入口,商家可能賣幾百單,一兩千單貨以後,後臺就反饋了很多數據,比如價格合適否,服務質量如何,貨品、物流又是如何,點擊率轉化率,退款率,糾紛率,針對這些數字,我們會給商品打分。然後根據這些分數,排名越高,能夠獲得拼多多系統分配的流量就越多。這個時候它就越跑越前,爆款就很容易做起來。

第二,拼多多是通過消費者拼單口口相傳進行宣傳。更接地氣,更符合消費者和更有利於消費者去溝通。

拼多多希望通過運營未來的500個產地,推出大大小小的品牌,讓消費者首先認知產地,然後認知產品,知道大蒜是中牟的好,芒果是海南的。

其他產品上,我們和友商的邏輯也不同,對於很多友商來講,走的是搜索,其實是商品的寬度而不是深度。對於拼多多來講我們做的是爆款,做的是SKU的庫存的深度。所以我們可以把商品的成本和毛利,壓縮到極致,通過走量來解決問題。那這樣做有幾個好處是,產品的成本非常低。比起做寬度來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說庫存相對會少很多,沒有很多貨。

而且在內部的管理體系上,商品和流量是分開的。就是管商品的同學管商品。管流量的同學,他做流量的分配。做流量分配的小二,其實是接觸不到商家。他只是做單純的選商品和議價。那管商品的同學,他只是單純的談爆款,但是這個爆款能不能上架,它到底能賣多少量,他是完全決定不了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宣導,也是非常嚴格的一個管理。所以我們說,在拼多多上,爆款不是選出來的,是測出來的。

為何全國滯銷的大蒜,能在拼多多上一天賣出4.7萬單?

平臺擁有數據,然後因勢利導

農產品大數據說了很久,包括政府也有在做,我們也從政府這兒學到很多東西。包括我們在操作的過程中,跟當地政府部門農業合作社,取了很多經,瞭解到很多需求。

有一些數據其實是拼多多更容易得到的,比如消費者數據。之前我們在做橙子的時候,把橙子按照果徑大小分成了“一口橙”,“大大橙”。我們就發現,最早的時候中等橙子是最好賣的,銷售最快。可過年前,其實最大的橙子好賣。小果徑的橙子特別適合做秒殺,不適合做禮盒。

拼多多會根據不同的產品,取到不同的名字,然後我們通過不同的銷售渠道,和不同的營銷玩法實現銷售。

消費者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各種行為,我們能做記錄,拿到的一些數據可以知道消費者喜好,比如南方人喜歡吃鹹粽,蛋黃肉粽特別受歡迎,北方人喜歡吃甜粽,我們會有不同的屬性,不同的標籤,不同的數據,都可以反饋給產地。

我們現在也處於探索階段,我們離商家和農戶很近。因為隔的距離不遠,結點不多,反歷制就能夠形成。當然平臺沒有辦法命令,更多的作用是發揮在因勢利導上。

為何全國滯銷的大蒜,能在拼多多上一天賣出4.7萬單?

圖為拼多多在東方衛視上的營銷

友商經驗在前,平臺夠大,不擔心盈利

雖說大部分生鮮電商持續在虧損,其實主要就是虧損在營銷上,說白了流量太貴,拼多多最大的價值是說,我們能夠給有價值的商品提供效率最高,成本最低,這才是真正的服務中國最廣大人群的消費升級。

其次,不同農產品與生鮮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集中化種植的大蒜,可以全國性配送,在上海青浦,則是草莓基地,由於保鮮難度,更集中在華東區域配送。縮小區域和節點。比如說蘋果存儲週期更長,可能我們從下樹9、10月份下樹,一直可以賣到第二年3、4月份。

整個供應鏈的力量應該發揮在保鮮和存儲上。比如說庫爾勒的香梨,阿克蘇的蘋果,如果從新疆出發,運輸成本很高。那我們會拉到中原地區,或者西南地區和陝西,做大規模的存儲和保鮮,然後依託當地強大的物流,來配送給全國各個地方的消費者。其實消費者的體驗會好,成本會更低,效率會更高。

總的來講,就是兩點。第一是拼多多正成為流量效率最高的一個平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所以在拼多多平臺上賣農產品,能夠有更好的口碑,把量做大。第二,對於不同的農產品,其實解決方案是不一樣的,不能用一整套的解決方案來解決。

很多人問,拼多多這樣補貼商戶流量,自己的盈利如何打算。首先第一,拼多多可能未來幾年都不考慮盈利。暫時我們也融了一些錢,暫時也夠了。

而且當一個平臺做的足夠大的時候,前面的各種友商的成功案例已經證明了,其實不會存在盈利困難的問題。

對於拼多多現在而言,最難的是說,怎麼樣把真正非常好的商品能夠提供給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第二,平臺補帖這部分,我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應該用好的商業邏輯,讓平臺能夠持之以恆做下去。拼多多為此,接下去的投入也應該是去鞏固和加強這樣的商業邏輯。去優化消費者體驗,有源源不斷的定單,產生源源不斷的數據,這些數據再回到商戶和農戶那邊,讓整個生產能夠持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