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如今,我們買車越來越注重車子的操控性,畢竟在危機狀況下,一輛車操控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車主能否逃過事故。但操控這種東西,貌似向來都和SUV沒啥關係。原因也很簡單,SUV車身高懸掛長,重心高車體重,天生就不是適合玩操控的主。

但在市面上確實有那麼兩款車,在價格合適之餘,又能有著不錯的操控性和行駛質感,它們分別是福特銳界和大眾途昂。而銳界在銷量上更是讓人刮目相看。就在剛過去的2018年1月份,銳界的銷量就達到了10324臺,哪怕是大家都回家過年沒多少人買車的2月,銷量也有5946臺。而且無論是銳界和途昂在底盤操控和行駛質感上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但如果非要二選一的話,到底哪款車更好呢?

途昂開起來如何?

首先,途昂體型可謂相當巨大,5米車長,近2米車寬,在外形尺寸上,途昂實際上是要比銳界更大的。而因為30萬隻能買到最低配版本的途昂,搭載的僅為220馬力的2.0T發動機,如此巨大的車身搭配上明顯不夠的動力,途昂的表現可想而知。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而實際上,途昂也真的沒有多少“行駛品質”可言,巨大沉重的車身無時無刻都在拼了命刷存在感,途昂隨時都在告訴車主,這是一臺大車,5米的大車,是沒有運動感的,是不能玩操控的。駕駛途昂,感覺跟駕駛漢蘭達非常相似,穩定之餘實在太過沉悶。

那麼銳界表現咋樣?

銳界在行駛質感上的表現確實值得大書特書。首先雖然在車身尺寸上,銳界比途昂整整小了一圈,車長“僅有”4.9米不到,車寬也不足2米,但平心而論,4.9米的SUV,在30萬元級已經能算得上是一臺標準的大車了。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但就是這麼一臺不算小的車,銳界居然能做到非常有質感的駕乘體驗。駕駛銳界,在大車固有的穩妥之餘,居然擁有著非常不錯的操控感。這首先要歸功於銳界的超高強度車身,在高剛性車身之上,福特針對銳界的整個轉向系統,包括電子轉向助力力度,乃至電子轉向助力泵的輸出功率、大小、發熱等也進行了非常精細的調校。再加上福特全球研發部門為銳界特別調校的懸掛,銳界的實際駕駛質感,是要遠優於途昂的。

駕乘感的高級化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當然,作為一臺30萬級的SUV,只有操控是遠遠不夠的。銳界在駕乘感上的造詣,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種駕乘感上的全面高級化,不止需要一個精確調校的底盤和舒適寬大的前後排座椅,哪怕內飾每一個小細節的設計用料,座椅的靠背角度,兩側護翼的大小角度,每一張座椅不同部分使用的有細微區別的皮料,這都會對駕乘感構成直接影響。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而銳界所做的,是在上述每一個細節上,都做到了同級最好的水平。先說座椅,銳界的座椅堪稱50萬內無敵手,就連售價48萬的次頂配大眾途昂,在座椅的設計上也是遠遜於銳界。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其次是整個內飾部分的質感營造,銳界全車內飾使用了來自世界著名皮革供應商鷹革沃特華提供的西班牙高等級頭層牛皮,要知道的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產區生產的頭層牛皮,哪怕是一條皮帶,也至少價值上千元。銳界全車使用如此高等級的皮革,其成本其誠意,可見一斑。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而對比之下,我們翻遍了途昂的所有官方介紹,哪怕是售價50萬有多的頂配車款,也沒有找到對車內用料,座椅皮質的任何描述,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是超過50萬的最頂配途昂,在內飾質感上也是要遠遜於售價29萬的銳界的。

途昂還能維持銷量嗎?

如果我們查看每個月的SUV銷量排行,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途昂自2017年初上市以來,銷量一直在緩慢下滑,特別是最近315晚會爆出途銳質量事件後,作為比途銳低一級的途昂,銷量同樣受其兄長拖累,有更大幅度下滑的趨勢。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而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自2015年上市銷售以來,銳界一直保持著較高的銷量,甚至連續好幾個月,銳界銷量是位於整個細分市場前三的,這不得不證明著一個事實:大眾光環,正在開始慢慢消退。

行駛質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技術大解析!

曾幾何時,大眾曾經是質感、品質的代表,但自從DSG事件開始,再到速騰斷軸,再到途觀自燃,再到如今的途銳漏水。大眾的產品正越來越失去原有的競爭力,在諸如銳界等對手的圍追堵截下,我們不禁要問:途昂的過高定價,到底還能維持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