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年那日
這個事我想我有必要說說我的看法,不是對你的同事,而是對你!
因為你還沒有學會什麼是真正的尊重!
首先,農民在你的眼中總是貧窮、愚昧、落後的刻板印象,所以你同事的舉動才會雷到你,讓你好像穿越去回到了古代!那麼,我告訴你,在北京,這個高度發達、高度現代文明的國際大都市裡,也有相互不能送“鞋”的風俗,因為“鞋”與“邪”同音,你給我送鞋,就是把你家的“邪”氣送到我家來了,所以,如果你想送別人一雙“鞋”,會自覺的讓別人掏一塊錢買!當你聽說這個風俗以後,你還覺得雷人嗎?
如果你這也覺得雷人,那麼說明你還是一位單純的姑娘,倒是有幾份可愛,但如果你覺得這很正常,那麼,就說明我的所言屬實了。
其次、你的同事是過了幾分鐘後才跟你要一塊錢的,據我所知,一片普通的衛生巾也不止值一塊錢吧?這說明她的心裡是權衡過的,她自己心裡也明白,這只不過是迷信的說法而已,她也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在同事之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比如錙銖必較、小氣呀什麼的,傷了同時之間的感情,也是不想讓自己和自己的家鄉,給人留下一個愚昧落後的印象,但就是過不了心裡的那道坎,所以才做出的決定,這就好比平時的烏鴉嘴,當有人對事情的結果做出不恰當的預判之後,心裡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咯噔一下,馬上一句“烏鴉嘴”,吐幾口唾沫避避邪一樣,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呢?
也許你會說,我並沒有不尊重她的意思,你是按照她的意思給了她一塊錢,或者還給她了一片衛生巾了。
我要說的是,真正的尊重,不僅僅是給她面子,不給她當面難堪,更是是發自內心的對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給予尊敬和莊重的態度,如果你對她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你在這裡問題就不會是這樣的,至少不會充滿鄙夷和嘲笑。 儘管你的鄙夷和嘲笑不包含任何惡意,但正是你的毫無惡意的鄙夷和嘲笑,才是最傷人的。你的同事過了幾分鐘才跟你說出她的想法,恐怕這也是她最擔心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自己的同事總是無緣無故的疏遠自己,往往就是這些不經意間的毫無惡意的傷害造成的。
我說這些話也並不是要指責你的不是,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而不自知,需要有人來提醒、勸解、勉勵,使自己不斷的做出修正,得到成長,可以更好的體驗生活的樂趣。
譬如這段文字。
鷂兒崖的鴻鷹
據我所知,沒聽說過這樣的慣例。
不過拿了別人東西給錢,錢貨兩清各不相欠,對誰都好吧。她說這是她們那邊的慣例,你也沒必要深究是不是這樣。只要她叫你給錢,價錢合理,你給錢就是,人家畢竟幫了你的忙,糾結在這一塊錢上,說不清也沒必要。
如果你覺得委屈了,以後不找她,找別人借就是了。
南瓜說情
乍看似乎她不近情理,細思這裡面有很多事情和道理,但無論我怎麼想都沒感覺到她做的有什麼不應該的。
第一,東西是她花錢買來的,不能無緣無故送人。
第二,你所謂的借其實是要,因為從你的描述感覺你認為你跟人家要東西人家就應該無條件送給你,這是你的不對。
第三,同事,有關係很好的,有關係一般的,還有關係不好的,不知你們是哪一類,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不知她認為你們的關係好不好”,說白了就是“她感覺你這人好不好”,她感覺你這個人挺好的她就會送給你,她感覺你不咋地就很有可能不願意送給你。
第四,我想跟你說個我身邊的事情:我是開門店的我們一排有很多家門店,我們有個鄰居阿姨,不捨得在自家上廁所,於是她每當要上廁所時就會到我們這些門店來蹭,幾十家門店輪值,這次去這家下次去那家。
第五,我知道我是個比較摳門的人。例如我口袋裡都會準備兩種香菸,我自己抽二十幾的利群,如果遇到朋友我就會拿出中華跟他一起抽。我不捨的抽中華,但是我認為我應該把最好的跟別人分享?我極少跟別人借東西,但是偶爾還是有這種情況發生的,或者借物或者借錢,只要我開口我的朋友從沒不借過,我很感謝他們!但是我想如果哪一天他們沒借給我我會很理解他們。無論借什麼,借給就高興不借就惱羞成怒,這是小人之舉。
第六,如果你走在路上突然你姨媽來了而你卻沒準備衛生巾,你想找個地方買一包但是附近還沒有這樣的店鋪,於是你就找路人美女買一個救急。如果她賣給你,她是個好人,如果她沒帶這個不必分解,但是如果她包內帶著卻不肯賣給你,這也不能說明她不好,人家賣給你了自己就沒得用了啊!路人尚且如此何況同事?
第七,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絕大多數人在待人接物時是有區別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對待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是有區別的,例如我們對待印度人和巴鐵,例如我們對待日本人和俄羅斯人,例如我們對待鄰居張三和鄰居李四。大多情況下在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之外還有另外一種中庸看法,介乎於喜歡和不喜歡之間的無所謂或者不咋地這種狀態,因此在對待不同人時我們的內心想法是不同的。
第八,在這個世界上有時我們會遇到某個人特別愛耍小聰明就喜歡佔別人小便宜,例如一起出去逛街口渴了要買水喝,明明自己口袋裡有幾個硬幣但在付款時卻說自己沒零錢要同伴代付事後又不還錢。例如經常蹭吃蹭喝萬般無奈說好了自己請客而以種種理由讓別人代為買單事後又不還錢。例如來大姨媽都第四天了自己還沒買過衛生巾,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挨個蹭,等蹭到婷婷這裡(其實她都被這個人蹭了大半年了)時,婷婷內心終於忍無可忍了,說“給我一塊錢”。
惠民商行669
有一些農村的老人,的確對生孩子啊見紅啊月經啊這些事情有一些忌諱,比如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產婦,住院的時候被子上面粘上了血,護工給她拿去洗,她婆婆就非要塞給護工一塊錢,護工莫名其妙,推脫說不要,結果老太太追著跑了三條走廊,非得讓人家收了才算消停。
古時候,認為女人來月經是“汙穢”,生孩子是“大凶”,需要其他人避讓。現在沒有那麼嚴重,但是仍然有很多老人,迷信沾血會對人的運氣造成影響,需要拿錢來化解,因為你如果拿了錢,說明這東西是你買的,不是借的和送的,就不會影響到自己了。
這種說法的確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的,也的確是迷信。
不過題主不要因為這一塊錢影響到你跟同事的感情。
首先,你需要幫忙,同事沒有拒絕借給你,這說明她並不是不想幫你故意刁難;
你同事說需要一塊錢,並不是因為她想賺錢,故意賣給你衛生巾。畢竟市面上只要是差不多的衛生巾,算下來每片都不止一塊錢了。
咱們有句老話,叫“入鄉隨俗”,尊重他人的風俗習慣,哪怕是封建迷信的禁忌,自己心中可以不贊同,但是出於禮貌,沒必要為此強迫他們改變,或者明顯表現出來。
如果很的覺得很不舒服,咱們下次記得自己帶就好啦。
沒必要為此心情不好,甚至影響到同事之間的關係。
你可以笑著說:我不知道還有這規矩,真是不好意思,以後就記得啦!
同事肯定會覺得你這人很懂得尊重人,對你印象更好。
這樣,下次萬一又忘帶了,她還會借給你哦!
婦產科女司機
正如娃娃以前也不用一次性尿不溼紙尿褲,而是用尿布片一樣,以前女人是不用具有尿不溼功能的衛生巾的,用的是月布,也叫經帶,現在也有很多在用的,尤其在農村,這更符合綠色環保、自然樸素的生活理念。
月事及其相關在中國一向是個生活禁忌,更有男人接觸到的話會倒黴晦氣的迷信說法,農村尤其如此。月布作為最具個人隱私色彩的用品,自然不適合借出,因此若在不得已的巧合情況下,借出的月佈會被扔掉燒燬。
而迷信是一貫講相生相剋的,一個女人外借自己名義上擁有的月布,哪怕自己從未使用過的經帶,也被認為會遭同性相剋,而被認為對這個女人的隱私處很不利,也是自然的。
但迷信本身就是隻存在於意識中的飄渺的東西,不是鐵板一塊兒,它往往會為了人們的心理需要而被改變或折中變通,但它卻很固執,很難徹底根除。假若萬一巧合月布被挪為別人所用,則需要一種折中方式,來化解這種本為虛無的自我詛咒,由使用者象徵性地出資把歸屬權買斷,比如拿幾角或幾元,彷彿就截斷了這個自我詛咒的鏈向,同時也給了原所有權者一種良性的心理暗示。
迷信的存在,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在於它順應了人們對於各式自我暗示的需要,而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有道德上的義務配合別人進行良性的自我暗示的心理活動。
女人隨意借別人的衛生巾本身就是不太合適的,就如男人不應該隨意借別人的安全套一樣——後面這個我有具體體會。
思緒的游魚
找同事“借”了一片衛生巾,幾分鐘後,她和我說要收一塊錢,還說是慣例,村裡老人教她的,要麼給一塊錢,要麼還衛生巾……雷得題主不要不要的
以上是題主給出的問題描述。潘律師觀點如下:
第一,題主既然說是“借”衛生巾,人家說要麼給一塊錢要麼還一片衛生巾,這一點毛病都沒有啊,結果你卻以為人家要求還賬就不正常,還上網來發問抱怨,難不能你所說的“借”就是有借無還的意思?你用人有的衛生巾白用了才是正常?
第二,現在的行情,一片衛生巾一塊錢,一點也不多,也就是個象徵性的收費了,你同事沒有囤積居奇,乘人之危,哄抬物價,所以如果你同事不是特別吝嗇的人,她所說的“聽村裡老人說……”還是可信的。不過所謂的這種慣例,倒是挺無稽,確實夠雷人;
第三,如果我碰上這樣的同事,我會很高興地至少給她兩元錢。因為一是她幫了我的忙救我了我急,我很感激她;二是她主動要錢,而不是通常情況下的有借無還,給她錢都不要,還給她同樣的東西都不收,讓你老是覺得欠她的情,欠誰的誰就是你的債主,所以我最怕欠情,很多情還都沒法還,一欠一輩子。你同事把人情交往變成商業往來,商業往來當然比人情往來更輕鬆,何樂而不為?
綜上所述,能用規則解決的問題,最好不要用人情來辦,規則很簡單,人情很複雜。各種人際交往關係,越簡單越好。
潘衛霞律師
這件事乍一看。好像這人有多麼小氣,細看才明白,原來她的家鄉有例。那就隨她,給她一快錢。反而是你,為了一快錢而梗梗於懷,到顯得更小氣了。有很多例是必須遵守的,比如你送別人一雙鞋,無論新舊,你應該主動找對方要一快錢,或者對放給你一塊錢。因為鞋同"邪",你送別人"邪",對方是不吉利的。而用一塊錢買,那就不一樣了。在比如,過去熬藥,熬藥罐子不是家家必備,你找別人借藥罐子,用完是不能還的,送還對對方是不吉利的,等於給對方送去疾病,是等對方到你家來要走。在比如婚禮的錢,對方覺得你給的太多了,可以退還一些,而白事的錢是萬萬不能退還的,是會翻臉的。有例就得遵守,有不同地區就有不同地區的例,隨著走就行了。
耳得聲
不就一塊錢嗎?為什麼要這麼糾結?既然你同事說有慣例,那就應該是有,不然誰會為那一元錢而影響同事之間的和諧,或許你倆關係較緊張,那她犯不著為一元錢讓你們關係雪上加霜,她有那麼智障嗎?
退一步來說,即使沒有慣例,給她一元錢又何妨?犯不著為一元錢而影響自己的美好心情。你付了一元錢,你同事慣例問題解決了,她會心情舒暢,同時你自己也覺得沒有欠她人情,心情也會愉快。
由小見大,一元錢雖小,卻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文素養,看事向善看,人心向善,從細處著手,小善累之可成大德。
願你與同事互換立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成為一生的朋友,這才是人生的大贏家。
願快樂永遠伴隨你,天天開心。
謹以此答謝相邀。
一縷清風38690381
我們這裡,辦喪事時,如果家裡缺少什麼東西,需要向鄰居或者同村人家借東西(比如:借板凳、桌子等),甚至哪怕就借一根針,都必須給人家一元錢。用農村老家老年人的話講,如果不給一元錢,會給別人家帶去不好的預兆,暗示有不順心的事會發生。
你這同事,可能也是聽農村老年人曾經說過此類的話,但是她誤解了,沒有辦喪事,就沒有這種忌諱的。農村鄰里之間互借東西也是常有的事,而且農村人基本上都是相處融洽的。
最後,祝在外打拼的兄弟姐妹們,工作順心,萬事如意,賺錢多多!
易寒隨風
初看感覺這個同事挺小氣的,就一片衛生巾,還好意思要收錢,至於嗎?但是網上搜了搜,感覺問題沒那麼簡單。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有的地方,有一個關於衛生巾的老說法叫“血債血償”。這種說法認為,如果管對方借了衛生巾,是一定要買了還給人家,如果實在還不了,就給人家一兩元錢,象徵一下。
這種說法認為,如果借了不還,被借的那個人的例假月經會越來越少,而你的會變多。所以有個小說道兒,你把人家的衛生巾借走了就得還回去,要不就把人家的月經帶走了。
這種說法在現代眼光看來顯然是無稽之談,挺迷信的,顯得挺可笑,但是在有一部分人頭腦中已經紮根了,最好尊重人家,反正又不是什麼大事。讓人家圖個心安,自己也心安,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大家說對嗎?
結語:
科技的昌明雖然是大勢所趨,但是清除人們頭腦中的舊觀念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無需想的太多,順其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