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崔志刚谈现代诗创作——诗之能用

能用,其实是想说要有社会和现实意义,有经世致用之功。诗,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肯定是有它的功用的,从中国文化溯源来看,诗的最初功能是什么呢?作为参考,咱们还可以看看孔夫子在他那个年代对诗的功能的描述,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抒发情志。观:观察(社会与自然)。群:结交朋友。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给出了诗的四个基本功能,而延伸出来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对诗的功能描述,他的主要出发点还是想把诗作为维持伦理秩序的工具。

写诗作词,不是为了写好把它封存起来,在中国语言文化空间里面,语言的美韵和华彩是有其使用价值的,除了直接表达情感,甚至都能有实际用处。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郑板桥吟诗退小偷,“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是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你看,诗还有御盗的功效,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江西某知府欲砍掉一棵数百年的古树。有位路过行人得知,觉得甚是可惜,于是在树上题诗一首:“遥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知府读了后,为古树感伤,可惜,于是撤消了砍树的命令;

袁枚游杭州西湖,路遇一被窃少年,少年的一首《落花》诗:“入宫自讶连城价,失落偏多绝代人(绝代才子)。”让他消除疑虑,并且慷慨解囊,解了少年燃眉之急;

诗还能退敌保寨,元末,朱元璋派俞良辅讨伐粤东县的溪头寨,诗人郭真顺出于民族大义,作诗一首,路呈给俞良辅:“将军开锅之武臣,早附风翼攀龙鳞……”使得俞良辅率军离开溪头山,一触即发的大战化为玉帛。

当然,郑板桥吟诗退小偷等故事,只是戏谑地说诗的一些附加功用。诗文的最主要功能,还是显示做文者的文采风华,中华文明璀璨几千年,文人立世,身仗之物自然离不了做得一手好文章或好诗词,扬名立万、独领风骚!比如少年天才王勃做《滕王阁序》: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虽说《滕王阁序》有长赋的性质,但其中的很多句子其实都能作为美丽的诗词而存在。

一代诗仙李白,其实一生都是靠写诗来应对生活百态,可以说,诗 就是他的生存工具,白居易就曾以一首《离离原上草》而居在了“居之不易”的长安。对文人来说,对中国文化人来说,诗,就是手中的美玉和利器。追求爱情靠写得一手好诗,谋得官职和社会地位,也是靠的一手好诗。王安石、欧阳修,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的国家重臣,诗甚至也是他们的重要理政工具。

诗,更是中国文化人激励自己的最好方式和最好的精神寄托,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是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也许此生就交代了那样一种险恶情形下所写。《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写下的三首诗。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最极端的例子,诗 还能在危急关头拯救生命,不得不说到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此诗写来,让哥哥曹丕大为羞惭,不忍加害。

可见,诗可以吟小桥流水,抒壮志豪情;亦能化解兵血之灾,免除一时危难。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而且还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央视主播崔志刚谈现代诗写作

当然,诗最基本的功能还是“心怀美好 安抚浮躁”,在灵魂层面上,诗是物质之外的心灵寄托。

我自己所做的《启程》

“这些年 我一直拒绝绽放

一直强力保留在蓓蕾的形状

不是我不愿意 傲立枝头一吐芬芳

而是没有足以让我打开身躯的泪光

这些年 我一直没有太过于奔忙

一直静默地蜷缩龟息在暗房

不是我不愿意 鹰击长空尽情释放

而是没有值得让我舒展身心的臂膀

那些年 我也曾短暂遨游云端

那些年 我也曾为理想埋下心伤

偶尔 也会在一段情缘的折返点稍作停留

间或 也会有一程的冲动 笑破雪花中的悲凉

终于 要归拢所有的积淀开始上路了

一飞冲天的航线上只有云朵翻滚的苍茫

熟透的行囊里装满了不用换洗的衣裳

满耳的风过处 是成片连绵的骄阳

前方有的是方向

后方有的是坚强的厨房

左右手挽紧了兄弟

头顶的天空 脚下的大地

是我多年相濡以沫的新娘

似这般的豪情果敢 快与我共当”

既然诗有能用的讲究,就不能失之虚妄和无厘头,所谓应“言之有物”。我们知道有句话叫“文以载道”,写文字的目的不仅仅是玩味美文佳句,而应该是在阐发社会意义的前提下自然形成文字美感。一方面,不能“无病呻吟”,摆弄一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零碎文字,故弄一些闲愁离恨,沉陷于极度个人化的小情小调,一丁点儿的破事儿都写入诗句,只会贻笑大方;另一方面,更不能“有病呻吟”,把颓废、消极的心态带入到文字的排列组合中来,用不太正常的情绪去进行诗文创作,最后走入自我压抑封闭的死胡同。诗的基本功能还是要颂扬美好、弘扬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美文美韵间能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存在,诗,是为了唤起昂扬的人生态度和振作的人生状态,不能搞成了靡靡之音和淫词艳曲。

六七十年代的诗人郭路生,笔名食指,一度在精神方面陷于疾病,但是他的创作态度却毫不颓废,这首《相信未来》中的诗句振奋了多少人积极上进的人生进取精神: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更多论述见崔志刚诗集《我把声音读进生命》

央视主播崔志刚谈现代诗创作——诗之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