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前往西藏途中,去了趟北川县城,那里已被辟为遗址保护区。县城中的一切,基本上按照原状保护。在县城中,你会感觉到时间永远被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去过一次北川。遗憾的是,当时的照片,随着电脑损坏而消失,只有一张当时用在日记里的配图,保存下来。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今天正值汶川地震10周年,把2008年5月25日的日记翻出来,作为纪念。配图则是2012年在北川地震遗址所拍。

17日,结束驾驶训练课后,友人云龙打来电话,说很想为灾区做点什么。我俩不谋而合,一锤定音。当晚就联系到了一家位于大兴的私人工厂,定制了100顶帐篷。

19日,为即将完工的帐篷寻找运输途径。看到北青报关于爱心航线的报道,说是每天一架飞机,免费运输赈灾物资到成都。电话打过去,得知主办方是四川驻京办,货物运到成都后,由省政府统一发放。我不是怀疑政府效率,只是觉得大批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四川,因而不想锦上添花,只希望雪中送炭。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20日,与友人影影商议,决定雇佣卡车运送帐篷。得知将是一辆5吨的箱式货车,装上帐篷以后,还有1.5吨的运力,遂决定多采购一些东西,别拿8000元的运费运空气。云龙有消息反馈,当地乡村缺铁锅,不少农家的厨房坍塌,锅碗都被打碎了。信手在坛子里询问,什么地方有卖铁锅的。犹如一块石子把恬静的水面搅起微澜。这条仅有几十个字的询问消息发出去,立即有N多人响应,省心不久即来电话,说已经买了40个锅等我去取。海滨渔民通过网络,送来了5000块钱。大狗等人更是采购了150个大铁锅,送到了远在南六环的工厂所在地。那天晚上,我很晚才知道,论坛上已经是沸沸扬扬,新一轮的捐款购物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同样是在那天晚上,YXW亲自把1000块钱送到了东五环的仓库,哈欠和车车车分别把1999元和500元汇到了我的账户上。其中,YXW的1000元我转给了影影,用于购买了药品。海滨渔民的5000元和车车车的500元,用于购买了64个手电、130节电池、100包签字笔、100个记事本和6箱奶粉、6箱米粉以及方便面、卫生纸等物品。装车时得知,租来的货车实际运能为10吨,而我们临时采购的各类物品最后总重为13吨。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23日,下午两点半,大货车在高速公路江油北出口离开高速。江油。西出城区,才要进山,一个戒备森严的关卡出现了,一群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背着喷雾器,正在向每一辆驶出的汽车喷洒着消毒药。看上去气氛非常凝重。不久,路面上的裂纹、道边的滚石、途径村庄的坍塌提醒我们,我们已经逐渐接近512地震的核心区域。

下午4点半,抵达北川县桂溪乡。事实上,这里并不是一开始所定的目的地,根据事先的联系,这车货物应该是运送到陈家坝乡进行分发。但抵达后得知,此时的陈家坝乡,由于伤亡严重,正在进行防疫处理,我们已经进不去了。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在桂溪乡,有来自深圳的医疗队,来自重庆的炊事队,来自湖南的防疫队,更多的是解放军战士。以后几天,我与志愿者一起,把货物逐批在帐篷中散发。其中,有几位志愿者是退伍老兵,来自陕西临潼,大地震犹如一声集结号,老兵们放下手中的营生,甚至关闭营业中的饭馆,迅速集结,为灾区民众尽心尽力地服务。

乡政府附近的农田上,搭建着近两百顶帐篷,组成了桂溪乡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他们都是房屋垮塌或淹没,无家可归的灾民。在一个帐篷里,住着一对姐弟,姐姐10岁、弟弟3岁,他们的双亲已在地震中罹难。我来到时,姐姐开始还表现得很镇静,不久便满脸泪水。我把在北京装车时,牛4朋友送来的几包衣服伴随着两袋大米、两箱方便面和一包糖果送给了他们。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入夜,发电机隆隆作响,乡政府大院里的电视,播放着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近百人在围拢观看。我们吃过了随身带的方便面,睡在了车上。余震不断传来,但只是轻微而短暂的摇晃。

次日,在乡政府大院,开始进行方便面和矿泉水的发放。发放数量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已有的花名册进行,人口少的可以领到各一箱,人口多的,可以领到各3-5箱。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哈欠转账的1999元,开始我想购买药品,但在我家领导的指示下,改成了购买书包,双肩背的那种,很漂亮,有动画猫和变形金刚。今天,我才注意到,领导决策的英明与伟大。当时,来了60多个孩子,按照男女生发放,女生给猫的,男生给变形金刚的。书包很快发完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很多孩子接到书包后,都毕恭毕敬地说:谢谢您。叔叔。后来,当我把另一群孩子召集到我的汽车旁,发放笔和书本以及玩具的时候,一位孩子用手指在我的满身灰尘的车上写下了“谢谢,叔叔”的字样。

接近中午的时候,一位老人过来跟我告别,我看到他用一根绳子把一个大口袋系在背后,犹如背登山包那样,老伴则拎着两个小口袋,问他们要去哪里。老人几句话说得我鼻子一酸:我们住在这也是给政府添麻烦,还是回去吧,靠自己的力量也能活下去,不给政府增加负担了。

事后,我把这句话告诉桂溪乡廖凯书记时,书记的眼泪立刻掉了下来。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老人的家在一个叫道坝的地方,这是一个距离乡政府颇远的村庄,我开车送老人过去,走了不到10公里,就遇到了塌方路段,把车停在路边,徒步继续前进。山体滑坡一个接着一个,路面被彻底摧毁,我们只能从岩石上穿越而过,脚下是陡峭的滑坡体,深达数十米。穿越这些地方的时候,需加倍小心,首先要仔细确认,然后疾步快送通过。我曾有一次停下脚步拍照,忽然,几块小石头子凌空坠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口中念佛,幸好不是砸在自己的脑袋上。

由于徒步距离较远,没有携带过多的生活用品,于是掏出了500元钱送给了这对年近古稀的夫妇。

返回途中,又见到一些人家背负着领取到的食品,徒步走回家园。他们的房子都已经不在了,但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他们不忍无所事事地住在乡政府旁边的灾民安置点,想早一点赶回家去。在这些人群中,我看见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孩,他的家人告诉我,孩子领到书包后,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房子塌了,书包、文具、书本什么都没了,现在有了一个新书包,雀跃之情油然而生。一位乡民认出了我是发放物资的人,立即停下脚步,从背篓里掏出一瓶矿泉水让我喝。可是,这水我怎么能喝呢?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城遗址

一个面积为12平方米的帐篷里,经常是挤着6-10人居住,多数没有床,只有薄薄的褥子直接铺在地上,一个水桶、几只瓷碗,往往就是帐篷里的全部家当。这些人的家几乎都被掩埋了,幸好地震发生在下午两点,多数成年人都在田间劳作,因而得以幸存,不过,也有不少农田处于滑坡范围的,这些农田上的人自然不幸罹难。尤为令人痛心的是,他们的孩子,在小学中学读书的孩子,往往因楼体坍塌而集体罹难。遭受了如此之惨的灾害,这里的人们却大都保持了平常的心态,当我逐一探访帐篷,询问他们还缺什么的时候,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表示很满意,不需要什么了。

后来,在几位志愿者的协助下,我们在帐篷间开始散发奶粉、手电、电池、衣物等生活用品。此时,我只恨自己携带的物资太少。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拍摄的北川县桂溪乡

在陈家坝附近的公路上,我遇到了4位来自安徽蚌埠的兄弟,他们是做石灰生意的,家里拥有大型工程机械,地震次日,他们花了比平日贵出一倍的价格,租用平板车把工程机械运到了北川,投入了开通道路的工作。他们告诉我,北川往北的这条塌方公路的疏通,是他们这个个体户完成的。

在桂溪乡的时候,我曾试图前往县城,在陈家坝通往北川县城的公路上,公路两侧的山体滑坡看上去颇为震撼,两三百米的山峦轰然垮塌,山脚下、河流畔的村庄与农田、树林,被淹没得几乎不露丝毫痕迹。数个村庄就这样,几乎是彻底消失了。山谷里流淌着的道坝河,形成了5个堰塞湖。其中有一个,面积颇为壮观。据说有关专家正在测定这些堰塞湖的各种数据,以便决定是就此让它形成山间水库,还是需要爆破拆除。

桂溪乡下面的18个村庄,有几个直到今天仍处于隔绝状态,道路不通,食品等物资运送不上去。书记决定,派人徒步背物资上去,其中,就有大狗购买的铁锅。我平日里酷爱的登山、穿越等活动,在这时候显然有力地帮助了我,山地间如履平地,健步如飞。同行的乡里人不禁疑惑,你们北京人这么善于爬山?

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 自驾车2次到北川的记录

2012年在北川县桂溪乡

13吨物资基本上发放完了,驾车离开桂溪。就在接近高速公路的时候,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那个孤儿的表姐发来的:“夏叔叔,你好。我是张官林、贾小李的表姐汪美。两个孩子想见你,我带他们去乡政府看你,听说你已经走了,回来后孩子抱着书包哭了很久,问我什么时候再能见到你。我听了就给你发了信息。感谢你在我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关怀,谢谢,祝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