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有的演员如果不拍戏,他走在大街上你可能都不认识他。

可当你真正了解他,你会发现他更像一位艺术家。

因为演戏之外,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

尹昉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他是《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的狙击手观察员李懂。

在剧中他算是成长变化最大的一个演员。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作为狙击手观察员,他和狙击手顾顺算是合作最多的搭档,

顾顺曾对他讲过:“战场上的子弹是躲不掉”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记得在一次作战中李懂在轰炸下丢掉了抢,顾顺对李懂喊道:“还愣着干什么?把抢捡起来!”。

冒着被子弹打到的风险,李懂从“躲子弹”转变为“迎子弹”,他的勇气开始展现出来。

后来他独自完成了狙击人物。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不仅在片中,在现实中他也完成了一次成长。

每个男人都有着一个从军梦,一个英雄梦,尹昉通过《红海行动》从一个男孩成为了一个男人!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说他是大男孩儿,其实1986年出生的他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了。

翻看尹昉的微博,如果不是那些转发的电影宣传稿,你很难看出他是一个身处娱乐圈的新人演员,或许艺术家这个身份更能代表尹昉。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他是非专业演员出身,还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后来毕业却加入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开始职业舞者生涯。

从小学习舞蹈,尹昉有着艺术家的专注和傲气,也有艺术家的自由和任性。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他喜欢旅行,对生活充满思考。

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考带回作品中呈现出来,所以和他聊天也像是一件精神层面的事。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尹昉不像其他艺人那样会直戳主题,清晰地表达自己。

也许是讲述一段故事,也许是说起自己对生活的想法,他会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给对方。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开始或许会让人觉得迷茫,但如果付出耐心和思考去和他共鸣,你又会觉得他就像是一本书或是一段舞。

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找到其中奥秘,而后余味无穷。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崔健执导的《蓝色骨头》,在剧中他饰演一位地下歌手。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崔健找到尹昉出演《蓝色骨头》的经历也有点戏剧化。

坐在观众席里的崔健在观看一次舞蹈表演时,看中了舞台上的尹昉。

崔健最初希望尹昉出演一个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后来直接让他演了男主角钟华。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对此尹昉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在他没演电影之前,他就觉得自己也许哪天可能会被哪个导演挑上去拍电影。

唯一让他意外的应该是直接让他演男一号。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在拍完《蓝色骨头》之后,尹昉跟电影圈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他还是回去做他的舞蹈演员,跳他的舞。

尹昉说,“舞蹈是我的根,我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这个根上生长出来的。”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后来他独立创作舞蹈,他主演编排了《底片》《声声慢·叶落》《债》等舞蹈,拿了很多奖。

还导演了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斗拱》。

2013年,凭借其创作作品《褪》入围第27届德国汉诺威国际编舞大赛。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在他看来艺术是相通的,舞蹈和电影都在艺术的范畴内。

后来他先后出演了《火锅英雄》,在片中他所饰演的反派绑匪“孙悟空”,纹着大花臂,人狠话不多。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也正是这部电影的精彩表现,又再次开启了他的电影之路。

《路过未来》的导演李睿珺和《红海行动》的导演林超贤,他俩都是在看过《火锅英雄》之后才找尹昉合作的。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路过未来》是去年戛纳电影节上唯一一部入围官方单元的华语电影。

是的,正所谓那句老俗话讲的那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我们在尹昉身上看到的就是实现“千人千面”的无限可能性,他可以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他的每一次演出都让你有新鲜感。

尹昉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

“我不敢说我掌握了什么演技,我只能说我把曾经做舞者的经验,和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放到电影的表演里面。”

看完《红海行动》,我迷上了这个小哥哥

这就是他,虽然长着一张“小鲜肉”的脸,却有着艺术家特有的专注与傲气。

他很有主见,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演员,我希望将来有更多,因为他们是用心在创作。

喜 欢 请 点 赞,爱 就 转 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