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

槐--等待春天

回答这个问题,必先了解萨达姆这个人。简单的说,萨达姆就是一个敢想敢干敢先出手的希特勒式的狂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心血来潮脑袋一拍就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顾道义无所顾忌。

萨达姆原来是伊拉克总统贝克尔的亲戚,突然有一天想当总统,就以贝克尔的名义写了一封将权力让给自己的辞职信,然后以过生日为名把贝克尔请到家里,杀光总统卫队后威逼利诱,让贝克尔在摄像机面前宣读事先准备的将权力让给萨达姆的那封辞职信,于是萨达姆就当了总统。

因为伊拉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全称叫“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工人党”,所以前总统将权力私相授受给其他人,是符合法律的。


贝克尔时期的伊拉克,完全是个花园一样的国家


自动步行梯,二十年后才开始在中国普及

虽然伊拉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搞计划经济,但伊拉克因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日子过得非常富裕,79年人均收入已达到6500美元,超过了很多欧洲国家。当时我一个姓廖的同事在伊拉克做工程,项目是南斯拉夫承包的,中国只承担劳务。当时出去的外劳全部都是精挑细选又红又专的人才,工资大头虽然被南斯拉夫拿走,小头还要9成上交,但最终到手的还是国内的好几倍。由此可知当时伊拉克的富裕与中国的贫困。

萨达姆掌权第二年就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不仅把国内搞得一塌糊涂,还欠下了大量外债。与科威特、沙特等债主们商量消减债务,也都答应酌情减免。但萨达姆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减免债务,而是想找借口发动对他们的战争以吞并他们。

当时伊拉克和科威特都与美国关系密切,萨达姆就想试探美国的态度。开战前一个星期,也就是1990年7月25日,萨达姆宴请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女士。晚宴过后的舞会上,萨达姆搂着格拉斯皮的小蛮腰问他与科威特的矛盾美国怎么看待,表达了他想吞并科威特的意思。结果格拉斯皮女士意乱情迷,以为萨达姆只是开玩笑,竟然乐呵呵的说“乐见其成”。萨达姆不敢相信,追问美国政府的意思。格拉斯皮则说:“布什政府期望与伊拉克树立友善联系。”“对阿拉伯内部的争执如伊科之间的边境争执表示中立”。为了突出这一点,格拉斯皮还说“詹姆斯·贝克(美国国务卿)指示我们的发言人强调这一点”。萨达姆闻言大喜过望。接下来8月1日与科威特的谈判中,萨达姆提了很多无理要求,被不明就里的科威特拒绝。萨达姆自以为得到美国允许,就在电视上大力控诉科威特的“邪恶”行为,并将与格拉斯皮的谈话内容也全盘托出,声称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与我们79年那事好像啊)。第二天萨达姆就挥师占领了科威特。



就是这位女士的胡言乱语,害萨达姆丢了命。

消息传到美国,格拉斯皮就被总统布什召回国内述职。一贯温文尔雅的老布什得知情况,气的暴跳如雷,立即将格拉斯皮免职,并强调美国任何机构不得再招其担任公职。

也就是说,萨达姆在国家财政恶化,但军事力量暴涨的情况下(自认仅次于美苏,比中国还强的世界第三),错误的理解了美国驻伊大使格拉斯皮女士的意思,自以为得到了美国允许,自己的盟友苏联也不会反对,所以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吞并科威特。此事,美国要负很大责任。

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会议,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这种天怒人怨的事居然也有弃权的?),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接下来又通过了规定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军,否则就会被“一切必要手段”打击的678号决议。不过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全世界一致同意的维护正义的决议居然有一票弃权了。那这一票谁投的呢?别问,呵呵!

最后反驳一下国内萨粉最爱给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找的理由:科威特从来就不是伊拉克的一个省,无论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科威特从来都不是伊拉克的一个省。两者的关系是:伊拉克和科威特都被大英帝国吞并,都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但科威特从来都不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就像中国和俄罗斯都曾经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但中国从来就不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一样。如果俄罗斯入侵中国,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而不是收回。


矛盾江湖884888

首先,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海湾战争的起因。伊拉克当时虽然军事强大,但两伊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恢复。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所欠阿联酋和科威特的债务非常庞大。两伊战争结束后,萨达姆和科威特政府协商,让科威特为伊拉克减免差不多高达150亿美元的债务。这个天大的要求科威特自然不会答应。为此,萨达姆感到非常不悦。



其次,伊拉克不仅与科威特是邻国,而且两国的石油储量都非常丰富。这本来不存在什么异议,你产你的油,我打我的井,互不干涉。但无独有偶,伊拉克和科威特有一段沙漠边境,之前两国没有矛盾,边境也没有仔细划分。但实际区域更靠近科威特一侧。然而恰恰就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此矛盾也随之而来。边境石油的出现,刺激了萨达姆敏感的神经。毕竟石油就是美元,萨达姆想把边境地带,完全占为己有而开采石油。但科坚决不答应。因此,早已怀恨在心的萨达姆,在狂躁之下赫然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战争。那么,萨达姆明知道科威特有美国保护,为什么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呢?个人认为有一下几方面原因:




一、当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世界第四的“光荣称号”,导致了萨达姆的野心急剧膨胀。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一旦被利欲熏心,对于政治家来说,往往就会作出错误的决策,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又会做出错误的事情。当年的越南还不是一样,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高调入侵柬埔寨,还隔三差五的欺辱对它有恩的大哥。可结果怎么样呢?因此,在萨达姆针对科威特提出的条件,受到科威特的拒绝后。自己的个人野心和私欲膨胀,导致了萨达姆发动了科威特战争。



二、当时萨达姆出兵科威特,事先是征求了美国意见的。由于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其实就是美国的战争代理人。所以在萨达姆征求美国意见时,由于老布什碍于面子,给了萨达姆个模糊的回答。既没有直接肯定,也没有直接否定。“聪明过头”的萨达姆,以为老布什对于自己出兵科威特,不便明说持默许态度。所以理直气壮的以闪电战的方式,快速占领了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是伊拉克第十九和省。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美国当然不会愿意。你萨达姆占领了科威特,控制了科威特石油。我老布什和美国喝西北风去,到时候美国看你萨达姆的角色?所以美国警告萨达姆,必须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老布什还说,萨达姆对科威特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这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但时此时的萨达姆,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美国的话对他来说,全当是放屁!




三、萨达姆当时误判了局势,以及美军的实力。萨达姆认为,美国不可能真正对自己动武。大不了也就对伊拉克实施制裁罢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美国率领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惨痛的打击。并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致使伊拉克从此一蹶不振。其次,伊拉克没有料到美国如此强大,更没有想到美国会出现这种,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别说伊拉克,世界各国家都被海湾战争打醒了。美军的高科技信息化战争,让世界各国目瞪口呆,面对这样的战争都感觉束手无策。也是从那时起,各国都有了紧迫感和压力感。同时也看到了人海战术的战争,早已经过时了。因此,海湾战争也给世界各国上了一课。




总之,海湾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萨达姆的狂妄自大引起的。如果伊拉克不侵略占领科威特,也不会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但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性质完全不同。海湾战争就算美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看上去美国是正义性的。伊拉克战争就完全不同了,这场战争是充满邪恶性的。不仅绕开联合国,而且胡编乱造出兵理由。这场战争真不能怪萨达姆,纯粹是小布什想找借口弄死萨达姆。因此,伊拉克战争完全是美国犯下的错。我们要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



清風拂栁

一直以来,萨达姆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两伊战争,使得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经济都面临奔溃,两伊战争进行的特别惨烈,这也是西方国家特别想看到了,让中东两大强国互相伤害,而西方国家却坐收渔翁之利。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得到了苏联和美国共同的支持,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甚至为伊拉克提供有关伊朗的情报,而坐收渔翁之利的美国甚至在给伊拉克出售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两伊战争中,萨达姆甚至使用了在国际社会上禁止的化学武器,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却并没有给伊拉克施加压力。

所以在战后,萨达姆想当然的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都站在自己这边,两伊战争使得伊拉克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能够使经济尽快恢复,明知科威特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保护,但却依然选择冒险。据说,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萨达姆特地找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协商,但大使却给了萨达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使得萨达姆误以为美国依然会选择支持伊拉克。

1990年八月,伊拉克队科威特发起攻击,认为自古以来,科威特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意图将科威特变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石油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萨达姆想尽快恢复伊拉克的经济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然而他却只想到了自己,在控制科威特后,进而进攻沙特,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画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走进伊拉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有4:

第一,自高自大,把自己太当回事。

当时萨达姆有100多万大军,装备非常先进,不亚于苏军的二线部队。

同时,经过残酷两伊战争的血战,伊拉克军队付有战斗经验,颇有战斗力,这是周边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萨达姆认为自己已经有实力和美国对抗,因为美国佬也是爹妈生的,中了枪弹也会死。

想吃掉100多万大军,美国佬怎么也要出动地面部队,至少损失几万人,会导致全国人民反对,美国在越南就是这么撤军的。

但萨达姆忽视了空军带来的巨大优势,美军根本不需要和你在地面硬拼。

判断美军不敢出兵,萨达姆才敢打科威特。

第二,敲打沙特等海湾集团。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很重,伊朗也被打残,地区影响力下降。

相反,沙特却异军突起,成为海湾地区领导和者。

萨达姆不服,想要通过打垮沙特重要盟友科威特的办法,削弱和吓尿沙特。

甚至有机会,也连带打一打沙特。

当时沙特虽富,只有几万军队,根本不是伊拉克的对手。

第三,解决现实的经济困境。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了数千亿美元之巨,石油设备又被摧毁大半,难以大量出口。

同时,战争善后也需要一大笔钱。

此时,伊拉克人民生活下降明显,还有大量伤兵家庭等着抚恤,但萨达姆没钱。

这样,萨达姆就顶住了科威特。

这是一个富得流油,但没有军事实力的国家。

科威特的石油储量不亚于伊拉克,国内银行堆放的外币现钞和黄金就有几十亿美元,该国阔佬私人资产也有几千亿美元。

后来萨达姆把科威特抢了个干净,包括无数高档豪车。后来在伊拉克,你可以用白菜价买一辆超高档奔驰,就是抢来的。

这种情况下,一口吞掉科威特,有利于解决现实的经济困境。

第四,转移国内民众矛盾

两伊战争打了10年,惨败。

伊拉克民众对萨达姆普遍不满,认为他胡来。

萨达姆的威望受到很大动摇,反叛力量开始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萨达姆也想打一场必胜的战争,缓解国内矛盾和压力。


萨沙

因为入侵科威特是萨达姆的一场豪赌,是萨达姆在利弊之间权衡之后的结果。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之前,与美国的关系很不错。伊拉克与伊朗之间打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而伊拉克在其中充当了美国的代理人,所以美国与萨达姆的关系并不坏。

而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并没有胜利。巨大的军费开支让伊拉克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从一个外汇储备国变成了天价债务的债务国。其中有数百亿美元的债务来自科威特。所谓穷极讹赖,萨达姆居然直接向科威特提出要求,要见面一百五十亿美元的债务!遭到科威特的断然拒绝。

萨达姆也不是完全没有底气要求科威特减免债务。通过八年的战争,萨达姆手下拥有了一支上百万人的庞大军队,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伊拉克军队在当年的中东是一等一的强军。而科威特作为伊拉克的邻国,却是一个袖珍小国,武装力量不足两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科威特国家虽然小,石油却不少。而且由于地质因素的不同,伊拉克一直认为自己处于油田的“高地”,自己的石油流向了科威特,即使没有债务,伊拉克也早已对科威特的石油垂涎已久。

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在进攻科威特之前咨询过美国的意见,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不支持不反对的回答。萨达姆认为凭自己和美国的关系,美国应该不会强势介入,于是悍然入侵科威特,没想到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即使美国反对,萨达姆也认为美国不会为了科威特而和拥有一百万军队的伊拉克开战,可是他又错了,美国悍然发动海湾战争,直接把萨达姆这个侵略者赶回了老家。

萨达姆在国内残暴的统治,在国外实行毫无法理的野蛮侵略,得到绞刑的下场罪有应得!


小约翰

1.在两伊战争后,萨达姆政权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历史巅峰,装备有5700辆主战坦克、型号主要有东方大国的59和69式坦克,还有苏制的T-55和T-72坦克。3700余辆装甲车和2400门火炮,还拥有950架战斗机和直升机。萨达姆的军队中有精锐的麦地那师和巴格达师,展现萨达姆要一统阿拉伯世界的雄心,一时让萨达姆有了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错觉,信心爆棚了。

2.萨达姆与伊朗打了8年仗,财政储备下降。萨达姆认为是替整个阿拉伯世界抵挡伊朗的进攻,也认为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就理所当然的任务产油富国科威特应该出钱,没想到科威特却不管那套,让萨达姆怀恨在心。

3.在1987年,伊拉克军机把美国军舰“斯塔克”号误认成伊朗军舰,就对其发射2枚“飞鱼”反舰导弹,击中水兵宿舍舱,造成30多人伤亡。事后萨达姆立即给美国道歉,美国也没多怪罪。

几年后,萨达姆仍然认为美国是盟友,事先召见了美国大使,让萨达姆误解成美国允许伊拉克对科威特开战,误判了形势。

4.萨达姆认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很强,美国如果大规模介入,就会伤亡一万多人,是不敢承受的。但萨达姆没看清世界军事信息化革命的大潮,仍然抱着机械化战争的思想,可以说已经落伍,最终被证明萨达姆的军队就是战五渣。


啥都不知道

1990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的疑问,原因比较复杂。

现在国名叫科威特的那个地方,曾经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它与邻国伊拉克曾经是一个整体,属于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省的科威特县,现在科威特本地人仍然操巴士拉地区很相近的方言。在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分冶,其中伊拉克与科威特都由日不落帝国管理。

伊拉克后来摆脱英国统冶独立,1958年成为共和国,由于当时苏联势力还强大,伊拉克当局有亲苏倾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伊拉克釆购大量苏制武器,而当时的邻国由亲美的巴列维王朝统治,拥有大量美制武器,后因伊朗掀起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出走,强悍的伊朗军队群龙无首,宗教界人士当权,大量亲国王高级军官被换下,伊拉克遂趁机发动两伊战争。

因为伊朗宗教人士得罪美国,损害美国利益,扣押美国外交官,美国积极支持伊拉克攻打伊朗,善于观言察色的萨特姆以为美国很在意伊拉克政权,两伊战争最终打到双方导弹袭击战,打到双方的筋疲力尽,直到双方都没有战争资源后才停下来,伊拉克亦因此而欠下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务。

科威特本来就是一个比较荒蕪的小国,但发现地底的丰富石油后,科威特变得很富有,用卖石油的款项在西方国家购买了千亿资产,。伊拉克及科威持及周边国家盛产石油,而石油是美欧日等工业国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伊拉克独霸科威特的资产和石油,对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影响,抽走资金操纵石油价格,西方国家很难受,萨达姆以为自己军事实力了得,以为美国对科威特和对伊拉克一视同仁,由此而产生了战略上的误判而导致海湾战争的产生。

海湾战争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法律依据组成多国部队,最后伊拉克军队被赶出科威特。


大伟140797056

萨达姆侵略科威特实际上就是中了美国的陷阱。

历史上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都是英法等一战战胜国肢解奥斯曼帝国而形成的国家,由于西方列强的一贯作风,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在领土和边境划界上存在着西方列强留下的纠纷,而且历史上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却被英法特意单独划出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伊拉克与科威特处于一个石油层之上,也就是说伊拉克和科威特油田在地层内是相通的,而整个石油蕴含层成锅底状在科威特地下是中心位置,也就是说科威特采油时理论上伊拉克的石油会向科威特汇集补充科威特采出来的石油量,等于说科威特侵占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1990年的伊拉克虽然刚刚结束与伊朗持续八年的战争,还没来得及医治战争的创伤,但经过战火锻炼出一支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同时由于两伊战争的消耗,伊拉克欠了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大笔外债,战争结束后科威特等国就希望伊拉克能够偿还数百亿美元的外债。但萨达姆认为,伊拉克是为整个阿拉伯世界、为整个逊尼派穆斯林去打的这场战争,伊拉克本身为了这场战争就损失了上千亿美元,再加上几十万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同属逊尼派穆斯林的科威特等国应该免除自己在战争中举借的外债,还应该为伊拉克战后重建提供无偿的援助。由于双方的意见不能统一,彼此之间无法达到共识,最后的谈判不欢而散。

萨达姆为了彻底解决历史、资源和现实外债等问题,萌生了将科威特重新纳入伊拉克版图的念头。但迫于美国的压力,萨达姆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通过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打探美国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看法。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对萨达姆提出的吞并科威特的计划采取默认态度,告诉萨达姆这是他们的家事,美国不会参与,坚定了萨达姆侵略科威特的决心。

而且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对伊拉克实施的大规模援助,双方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双方虽没有盟约,却有同盟之宜。在萨达姆心中美国已经默认伊拉克是帮助美国封堵伊朗的不可或缺的助手,美国为了封锁伊朗必然会容忍伊拉克吞并科威特。

让萨达姆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在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迅速反应,在联合国框架内组织的50多万联军,历时半年完成战争准备,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最终使萨达姆的春秋大梦破灭,伊拉克从此一蹶不振。

至于美国暗算萨达姆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经过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朗国力大减,已经不能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主要威胁。

第二,伊拉克130多万军队已经成为阿拉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成为了美国对中东掌控的最大阻力。

第三,萨达姆强烈的反以态度和对领土的渴望,使美国对萨达姆起了戒心。

第四,苏联败局已定,美国开始在中东布局,意图通过掌控中东石油,进一步加强对全世界的控制,但苦于没有借口无法大规模驻军。

萨达姆可谓是在美国想睡觉时及时送来了枕头,美国自然顺水推舟,通过暗示萨达姆可大胆行事,搅乱中东局势。通过疯狂扩张的伊拉克威胁钱多兵弱的沙特等中东土豪,让这些土豪主动请美国大兵入驻。更在将伊拉克打败后留下一条性命,以此为借口继续在中东保持庞大军事存在。可以说如果不是03年萨达姆触碰了美国金融霸权的红线——美元与石油的绑定,小布什还真有可能让萨达姆继续充当威胁沙特等国的枪,萨达姆父子还能再多活几年。


汪淳浩瀚

这是一个人决定国家命运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萨达姆误判了国际形势,也错误的估计了自己跟美国。

有时候,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环境会让这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产生错判。

萨达姆在自己周围营造出了一个不讲真话的环境,而伊拉克这个国家的命运又取决于萨达姆、

很显然,萨达姆并不认为吞并科威特是极大的冒险。

发一则萨达姆的小故事:1959年初,萨达姆又参加了刺杀伊拉克独裁领导人卡塞姆总理的行动,卡塞姆身中数枪,而萨达姆仅腿上中一枪,他用匕首挑开伤口,挖出弹头,换上阿拉伯长袍,怀揣仅有的23个第纳尔逃出了巴格达。

被告席上的萨达姆。


黑瞳视野

喜欢军事历史的朋友拜托点击红色字关注我

1990年的两点改变很重要,第一伊拉克刚打完两伊战争,变成负债国。第二,沙特和科威特成为石油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的两个国家,也就是说趁着两伊战争,沙特和科威特已经悄悄吃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当时科威特是伊拉克最大的债权国,而且控制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当时伊拉克政府希望科威特可以免去债务,但是被拒绝。此时经济陷入困境的萨达姆想到了吞并科威特,因为科威特曾经为伊拉克的一部分。

而且当时科威特对伊拉克的诱惑简直太大了,一旦成功意味着伊拉克将拥有多近两倍的石油资源,以及梦寐以求的港口和出海口。而且最重要的是科威特军事实力不强,也就是说伊拉克一旦发动进攻有很大把握短时间内占领。

而且在进攻前,萨达姆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是支持他的,而且为此还特意询问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但就是这个大使模棱两可的话,让萨达姆认为美国会支持自己。

但是进攻发动后,萨达姆的野心被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他吞并科威特后,有进攻沙特阿拉伯的意图。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不允许的,而且一旦伊拉克控制了科威特,那么可以控制石油的方式逼西方就范,所以美国等国家出于利益的考虑,决定教顺一下萨达姆。

更重要的其实就是,在中东任何一家坐大都是不被西方所接受的,只有保持各种力量势均力敌,中东这个地区才会需要西方的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