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最后的诗句》?

crewyor

这部电影没法一口气看完,看着看着不是哭就是生气。女主由《血观音》里的林翩翩扮演,很耐看的女生,叫温贞菱。男主角叫傅孟柏,看他微博发现他会画画,毕业于艺术系,勤奋上进,看上去爽朗阳光。他在电影里演了一个经大浪淘沙洗礼的“渣男”。



男主角施人杰真的太混蛋了,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在操场上对李晓萍一见钟情,加油站套路约会李晓萍,看到李晓萍坐富二代的车,自卑心作祟施暴李晓萍,当李晓萍哭喊道:“不要碰我。”施人杰打了自己一下,我以为至此争吵结束,没想到他连打自己,李晓萍又转过来安慰他,真是谁爱上这种人谁倒霉,掏心掏肺、掏钱掏命,对方犯错到头来变成自己犯错,她怎么忍心看到爱人这样呢,施人杰一点都不明白李晓萍究竟有多爱他,他也没有心思去了解这一点,因为自己不得志连偷情都变成光明正大了,只剩下别人有钱我没钱所以你坐富二代的车这样的狭隘视野,钻进金钱的牛角尖无以自拔。这一幕看了气得发抖,也特别伤心。幸福梦想破碎,看不到出路,施人杰到底决定去内地混,离开了李晓萍。

这里两人的服装品味和悲惨命运完全连不起来,看到这里我有点出戏,两人都很好看。

李晓萍曾问他我们的债都还完了为什么还不结婚,潜台词就是我想和你结婚、我能接受我们目前的经济状况、只要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怎么都可以。施人杰作茧自缚让贫穷扼杀爱情,忘记初心,他心高气傲,和现实社会中无数青年拒绝和女友结婚的理由一样:“我还没准备好,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有些是托词,有些是真这样想的,在他们眼里,必须等体面了才可以结婚,不管女友怎么说我不介意。男人感叹没好女人,女人感叹没好男人,不是没有,是心没有发现。时间不等人,一年又一年,等着等着一切就变味了,要么对方变心了要么自己老了经营不了家庭,生孩子也迟了。

施人杰一入社会就遭受债务打击,从青春、自由、风暴、求婚、归乡到勇气,每一次转幕都见他的经济状况一路下滑,去内地受同学骗,偷渡回来开出租车,还不如一开始就开出租车,说不定还能存一笔钱,和李晓萍好好过日子。他做银行职员时对客户很自信地说道像我就存这个到时候结婚的费用和婚后生活保障都有了。他心不甘一直以为自己能赚大钱体面结婚、生孩子。那个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寻出路,没想到去哪都不景气,大钱赚不到,一部分气就撒到女友身上,对女友的渴望视而不见。两人的关系如果不是李晓萍的坚持早就结束了。有些人的爱情会变,可对李晓萍而言,她爱的始终是他,她付出太多,富二代爱她,她还爱施人杰,认定施人杰。

有人说不要在学生时代爱上一个人,否则就拖累一辈子,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不过青春期的爱情总是携带惊天动地的情感能量,为对方再怎么折腾也在所不惜。世间痴男怨女似乎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好在在这个多元化时代里,人们看到了人生太多的可能性,对撕心裂肺的感情有了一丝畏惧。



也许电影想通过两个年轻人的命运表明社会变迁浮沉中小人物的悲歌,梳理时代脉络,折射出历史表征,引发人们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更关心个体问题。想到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该电影描画了一个大家庭里四个兄弟的命运,历史嬗变和个人命运紧密相扣,历史事件产生直接影响,这个大家庭最后七零八落,妻离子散。两部电影追求的哲思不同。那么在相对现代的商机善变的时代里,如果人注定不得志、受时代浪潮冲击、运气不好,那么要不要换一个方式生活、换一种态度看人生呢,或许可以减少悲剧发生,如果施人杰不那么执着于“前途光明”这样的讽刺谶语,他的人生是否会平淡一点,喝个小粥有滋有味,我觉得电影里李晓萍的工作还不错,两个人齐心协力,他找个平淡稳定点的工作,比如出租车司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还完债了……嗯,我想施人杰的大男子主义不允许他这样思考。我想他的悲剧和时代有关,但不是关键因素。我们现在也正处于信息网络这个时代洪流中。

电影转幕造成大段留白,我们看不到他们的热恋期、幸福期、平淡期,除了开头与结尾,似乎只看到紧张期,每一次竞选施人杰的人生都增添上一笔悲剧色彩,他和他父亲走了同样的路,尽管他没有借钱做生意,想发达的心和父亲是一样的,他大概没想到时代和命运对他和他父亲相差没多少,人不是通过努力就一定能飞黄腾达,还要有运气、聪明的头脑和做一定程度的妥协等等,一味相信自己、不坚强总会碰壁。也许施人杰不是因时代冲击走向绝路,也许是他自己的个性害了他。李晓萍问他你想当诗人吗?“怎么可能。”不论当诗人还是不当诗人,施人杰的命运都不会像他的本名人杰。父亲的愿望传到儿子身上,儿子又传给谁,只有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男人和女人分属于两个星球,女孩怀了男孩的孩子,男孩的朋友曲解为富二代的孩子,捕风捉影,思维定式,自我想象,男人的自卑和惯性思考真无可救药,他们不相信爱。

电影里的黑道很有意思,令人眼前一亮,我居然觉得这是电影里温情的部分,矮个子老大说:“我们都是道上的,折磨你的方法多的是,你就不要抵抗了。”“其实我们很良心了,都不算你利息。”“你不要学你老爸乱借钱,会要命的。”这样算,这样的高利贷公司真的非常有良心了,不算利息加规劝,你有还完钱的一天,想起日本电影里的黑道,利息比借的钱多多了,钱怎么都还不完。

虽然电影只截取冲突来描述,手法也轻描淡写,但没有造成断代感,转幕标题民国多少年——“青春”、“归乡”、“勇气”等连起来像诗一样隽永,颇具嘲讽意味,“勇气”一词值得玩味,施人杰最后了解了真相,一幅平时不会留意、挂在墙上的、略歪斜的画引起他追忆和晓萍萌发恋情的那次郊游,他把头倾斜到画的位置,画摆正。

明媚的感情为何生出“壁癌”,太多人付出巨大代价幡然悔悟,这时的勇气最没用。最美的时光就是记忆中的初识,为生活作诗,诗变一团狗屎。不是诗不好,是作诗的人把诗对应现实,这欺人,对应情感也欺人,诗与生活不是对等关系,诗应对应精神和思想。

心已千疮百孔,一句“我们结婚吧。”,对不起,我承受不起。爱的信仰崩塌难以重塑。

“他爱的是你,你听懂了吗?”那个孩子其实是你的,到底谁害死了她啊。“你闭嘴。” 预知两人最终结局请看电影。



“我将拥抱她,像拥抱一场纯真的梦。”爱情为何这么有魅力,让人前仆后继,毁尽所有。



1、先介绍一下这部片,它其实是电视电影,就是在台湾公共电视播放的电影,在院线呢,只在台北的华山光点做过非常小范围的放映。它的导演叫曾英庭,很年轻,是出生于1982年的台湾新锐编剧、导演

2、《最后的诗句》的男主演叫傅孟柏,我回答这篇问题的今天,他满33岁。他凭借这部片获得台湾金马奖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男主角,演技还是不错的,外型也挺好,但就是没那么红。属于众多资质很好但就是没红的台湾男演员中的一个。不过最近他有演出大陆电视剧,《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演罗晋的助理

傅孟柏在《最后的诗句》里也大秀了好身材,属于穿衣显瘦,脱衣有肉那类

本尊是这样子的

女主角温贞菱是近年来崛起的台湾新生代演技女演员,她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钟奖的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女主角

也就是说,男女主角一起拿到金钟奖的

《最后的诗句》故事简单,就是讲一对读书时候的恋人,男人太穷,还背上了父亲的债,没办法和女人结婚,男人还远赴大陆谋生,最后还是一事无成。也并没有一个圆满的大结局。总体调子是非常衰,就是讲如今生活在台湾底层的年轻人,是如何的穷到死去觉察人生的意义,以及贫贱夫妻百事哀

反正,总体调子很灰暗,在台湾可能有很多观众能感同身受底层穷苦青年的苦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