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退役軍人事務部?“參軍光榮”的時代迴歸了!

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對於更好為退役軍人服務、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具有重要意義,要把好事辦好辦實

。”

是什麼因素催生了退役軍人事務部的組建?它會為哪些軍人帶來怎樣的具體福利?而在推進軍事改革與強軍戰略的進程中,作為國務院26個重要部門之一的退役軍人事務部,對解放軍還有著哪些更為深遠的意義呢?

本期《中國戰法》,為您解讀

什麼是退役軍人事務部?“參軍光榮”的時代迴歸了!

杜平

王雲飛 黃日涵

我國在過去的軍人保障制度方面有什麼缺陷?

杜平:退役軍人事務部,在國外比較常見,他們專門有這樣一個部門,而最近在中國設立這個新的政府部門,相當於內閣級了。看來現代退役軍人是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是我相信,這樣的舉措不只是為了退役軍人,而是為了強軍計劃和現代化軍隊的建設。

王雲飛:這實際上是整個國防和軍隊建設現代化,以及整個政府職能進一步調整、精簡,提高軍人地位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因為中國的退役軍人比較多,加起來大概有5700萬,那麼在這個之前還有很多相關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第一、管理部門比較分散,退休也是一部分在老幹部辦公室管理,一部分是幹休所管理。可是自主擇業卻交到地方的勞動人士部門和社會保障部門來管理。所以一個退役軍人分成很多部門來管理。

這就造成它的政策協調性比較差,同樣的幹部轉業以後,可能因為身份的不一樣,形成保障的條件就不一樣。

第二,政出多門,這個部門出一個政策,那個部門出一個政策,甚至有時候出臺的政策是相互矛盾的。

第三,沒有連續性,這些軍人,如果變了身份以後,比如有的到企業,有的到政府,有的是自己幹了,它的保障中間缺少一個環節把它銜接起來,這就造成了很多社會矛盾,久而久之,對於整個軍人在部隊的服役造成了不安心,也就影響了軍隊戰鬥力的提高。

“參軍光榮”的時代逐漸褪去

黃日涵: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去年特別火的電影《芳華》,男主角參加了自衛反擊戰,然後一個胳膊沒了。之後他到海南去去販賣書,然後被人打,感覺特別辛酸。他是個英雄,為國家付出那麼多。然而最後他過得那麼慘。

如果軍人這個職業都不能被人家所尊敬的話,那還有誰會去願意保衛自己的祖國呢?

這種問題是一定是要解決的,因為它是從根源上來奠定這個國家安全的基礎。現在我們可以想想,在1998年抗洪的時候以及汶川大地震,只要有困難的時候,解放軍裡十幾歲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衝在最前線,誰來保障他的安全呢?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出臺退役軍人事務部的這個決定,是非常有遠見性的,它真正的能夠讓軍隊的戰鬥力,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而且剛才杜老師也說到了,它在以前是多個部門在管,有民政部、人社部,然後總政治部,包括後勤保障,它們都在做,那怎麼把它形成一個合力呢?每個地方有不一樣的特點,把它集中在一起,統一來保障,這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講到的一個特點,提高教育培訓體系。參軍以後,很多人損失了學習文化知識的機會。

黃日涵:要知道現在中國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基本上兩年不學習,我們就基本跟不上時代了。那如果說當兵當了三五年,面臨退伍轉業,知識跟不上,誰來幫助我呢?退役軍人事務部,它有一個教育培訓的系統,幫你來培養你的一些比如說基本的技能,包括你要去做一些這個創業,然後我們去告訴你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所以有一整套的培訓體系來幫助你來發展,這樣的話解決了技能問題。有了這個技能,又會給你一些資金上的優撫,或者有一些貸款,創業也會有所保障。最後國家都會給你一個託底,讓人覺得沒有後顧之憂,反正國家站在我後頭,我就想,我好好幹,我只要這個部隊還要我,我以後退伍以後,我轉業以後,有人在後面支持我,這樣的話,他完全會是不一樣的心態。

組建退伍軍人事務部有長遠的意義

杜平:這次如果說專門就退役軍人,設立這麼一個新的機構,來優待他們,來照顧他們,為他們服務,事實上不只是為他們了,事實上是為了國家更多的現役軍人。

王雲飛:其實這裡面還蘊含著巨大的戰鬥力在裡邊,在退役軍人裡邊,因為在這個,不管是美國、俄羅斯還是日本,所有的退役的人員都要進行預備役的登記。隨意可以再重新徵招,回到部隊再執行你的任務,這就是部隊戰鬥力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且這部分的人員數量是相當巨大的。像日本這個常年參加預備役訓練的,可能只有幾萬人之多。

可是它參加登記的預備役有200萬之多。中國預備役裡重新登記的,目前將近上千萬人。在平時你是看不出來它戰鬥力有多大,國家面臨大戰的時候,這是個巨大的戰鬥力,這些人的管理,就是由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來管理和保障的。如果你不問這些人,或者你對這些人缺少關心,這部分人的戰鬥力,在戰時如何能儘快的形成戰鬥力呢?這就成了問題了。就是退伍軍人,它不光是一個對於人的管理,實際上是對於戰鬥力的整個的管理。

杜平:最近這幾年,國家在制定一些政策,或者調整一些政策的時候,做的非常具有針對性,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實質上除了這個,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愛國主義的教育。

軍隊其實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對大多數普通的士兵退役之後來講,讓他們生活得體面,受到尊敬,這就是軍隊的尊嚴,就是士兵個體的尊嚴,其實就關係到整個軍隊的尊嚴。

如何激發我國軍隊的活力?這次針對軍人退役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否讓我們離過去“參軍光榮”的時代更進一步?這注定是國家強大戰鬥力要走的一步路,通過這次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組建,我們可以預見未來我國的軍隊將會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