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可爱有没有具体的定义?

至少这个概念,在宠物身上是可以具象化的。

例如它们软趴趴的耳朵,就不知正中了多少人的红心。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其实不仅仅是耳朵,只要细心点你总能发现这么一个事实。

相比它们的野生祖先,这些驯化过的动物总有一系列激萌的特征

就像被打上印记般,它们脸庞更圆更扁、吻部更短、牙齿更小、尾巴更短等。

不信可以与它们的祖先做个对比,狗与狼、家猪与野猪、奶牛和原牛、家兔与野兔等。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那么这些动物仅仅是为了表现得更萌、更可爱来讨人类欢心?

还是人类从一开始,就对所有这些可爱的特征进行过刻意的挑选?

事情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查尔斯·达尔文

其实早在140年前,查尔斯·达尔文就发现这类奇特的现象了。

不过连达尔文本人,也未能探明其中原因。

所以这个难题,也是遗传学中最古老且又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

最开始,引起达尔文注意的,是自家育种的各类鸽子。

之后他更将自己的研究扩大到几乎所有家养动物中,从鸡、鸭、猫、狗到猪、牛、羊和马。

于是到1868年,那本900页厚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化》就这样面世了。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与它们的祖先相比,这些被人类驯化过的动物,除了更温顺外,还共同表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外貌变化。

它们的耳朵变软下垂、脸变圆、口鼻变短、颅骨变小、尾巴更短更卷。

特别是它们的皮毛,更是出现独特的各式斑点,例如黑白相间的马、各种花猫等。

对于这些驯化后出现的特征,现在也有个统一的名字——“驯化综合征”(domestication syndrome)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其实反观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上述性状都是极少出现的。

例如除了大象之外,还真的没有哪种野生动物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而这在家养动物中则遍地都是。

又如皮毛出现的白斑,在家养动物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什么黑白花狗、猫、牛、马、猪等。

但在它们祖先的身上,这一性状却几乎没有出现过。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当时,达尔文自己也对这些性状的出现,作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推测。

或许拥有某些共同性状的动物,是人为干预下得以保留下来的。

如黑白相间的色块能使丢失的家畜更容易被找到;

耳朵的下垂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庇护,很少受到其他动物的威胁,从而丢失了坚挺的耳朵;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假设大都只针对个别特征提出。

很显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性状会同时扎堆出现。

直到有一群“宠物级”银狐在实验室中被培育出现,遗传学家才瞥见一丝端倪。

这个实验始于1959年,到现在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却还在继续进行着。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银狐其实是黑化(Melanism)的赤狐(Vulpes vulpes),通体黑色或灰色,只有尾巴尖儿上有一撮白毛

首先,银狐的皮毛是极其珍贵的,苏联政府当时是希望通过养殖银狐来获取皮毛。

而遗传学家迪米特里·巴利耶夫(Dmitri Beliaïev),正是皮毛动物研究中心的头儿。

不过,巴利耶夫关心的可不是这些皮毛。

他做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更多是为了重现人类将狼驯化成狗的过程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巴利耶夫与他饲养的银狐

巴利耶夫假设,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就是根据驯服度来挑选家养动物的。

例如只有温驯、与人亲近的狼,才会被留下,最后丢失野性成为了狗。

于是驯服度,成为实验中育种的唯一标准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实验开始,巴利耶夫先从农场挑选出了130只与人亲近的银狐。

待这些银狐长大、繁殖后,继续从中挑选出性格最温和的一批饲养。

如此反复,才经过三、四代的人工选择得到的个体,就已经会像狗一样摇晃尾巴回应饲养人员。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再过两代,它们的行为就更像狗了。

不但会对主人嘀咕、呜咽,还会舔主人的脸庞示好。

不出十代,这些宠物级银狐就已经与狗狗几乎无差,甚至会听主人发号司令,完成取物等任务。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但重点来了,随着这些野生狐狸性格越来越温驯。

它们的外表也发生了惊人的改变,普遍都出现了前文提到的“驯化综合征”。

更短的吻部,较小的牙齿,耳朵变软,尾巴变短...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银狐最值钱的皮毛,也变得斑驳起来,出现了各种花色。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从这整个实验过程看来,这些可爱的性状还真不是人类故意挑选出来的。

因为当初的育种选择标准,只有性格这一项。

这些外貌特征,反而更像是在挑选脾气更好、更温顺的后代时产生的副作用。

不光是银狐,类似的效果还出现在了美洲水鼬和大鼠的驯化实验上。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科学家们正抱着可爱的小狐狸

那么问题来了,温驯的性格,是怎么跟这一系列可爱的外貌特征捆绑在一起的?

难道真有“相由心生”这回事?

2014年,终于有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更靠谱的新假说:

导致了所有这些性状的“元凶”,正是一类特殊的细胞——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在神经管形成的过程中,一些位于神经板两侧的细胞会从外胚层游离出来,形成位于外胚层之下,神经管之上的神经嵴。

在发育的过程中,原本位于身体背侧的神经嵴细胞会迁移至全身各处,继而发育成一系列功能不同的组织细胞。

包括了头骨大部、耳软骨、身体表面的黑色素细胞以及牙乳头等等。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发育中的胚胎,神经嵴细胞从红色箭头指示的方向从外胚层向中胚层迁移

而最值得注意的,便是神经嵴也会影响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

这两者在恐惧和压力的反应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决定动物作出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其中更低的肾上腺素水平,会让动物更少地感到紧张和害怕,也更有利于人类驯养。

前面实验中的被驯化后的宠物级银狐,其肾上腺素的水平就明显低于未被驯化的同类。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说到这里,答案似乎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人类在驯化新的物种时,最关心的便是驯服度。

而温顺性格的生理机制,则与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发育滞后有关。

因此反过来说就是,我们将与人近亲的动物留在身边时,往往就已经选择了那些神经嵴细胞发育有缺陷的个体。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神经嵴细胞对“驯化综合征”的影响

所以这也引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在得到更温驯动物的同时,所有哪些与神经嵴细胞发育缺陷有关的特征,也会在无意间被筛选了出来。

这也是动物性格,为什么会与各类形态学特征捆绑在一起的原因。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例如驯化的动物身上出现的各种斑点,就是因为控制毛色的黑色素细胞都来自神经嵴细胞。

而最容易出现色素缺乏的区域,如喉下、眼部以上、爪子及尾部等,也正是神经嵴细胞最后迁移到的部位。

此外,驯化过程中出现的面部骨骼变小(包括吻部缩短、下颌减小)、牙齿缩小、耳软骨下垂等“驯化综合征”,都可以用神经嵴细胞的变化解释清楚。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当然,以上只是解释“驯化综合征”的一个假说而已,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和不确定性需要被检测证明。

不过基于“驯化综合征”,还有一些更加大胆的假说。

有学者认为,在现代人的进化早期,我们人类也经历着与这些动物相似的驯化过程。

尼安德特人与我们智人的关系,也有些类似于未被驯化的狼和狗的关系。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相对尼安德特人,我们拥有短小的脸、更小的牙齿、不突出的眉弓。

就算一直被认为是聪明标志的脑容量,我们也是比不上尼安德特人的。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脑容量是一直上升的。

但很奇怪的是,在最近的时间段(1.5万年,在进化的历程中是极其短暂的),人的大脑容量出现了一种相当陡的下降态势。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智人与尼安德特人头骨

对此的解释,便有科学家用到了“自我驯化”一词。

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被驯化”,我们人类是自己“驯化”了自己。

对早期人类而言,更不具攻击性、自制力强大、不易怒且表现得更愿意合作也是一种优点。

在偏好较弱攻击倾向的生态位中,那些拥有以上特点的个体,也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到某段时间的生态位就已经能提供较为充足的营养来源了。

因此为争夺食物而打斗就显得毫无必要,更不利于整个族群的血统传承。

于是那些攻击性过强的同类,会不断被抛弃

例如女性会发现攻击性较弱的男性更有吸引力,是因为他们会更好地照顾后代。

又或是那些不断惹事的恶霸,会被从容地处刑——杀掉或驱逐出群体。

证据是按照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部落传统,每一代人中至少有10%的青年男性会被处以极刑。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而关于自我驯化的假说,其实在人类的近亲——倭黑猩猩的身上也有体现。

与充满强奸、凶杀和内斗的黑猩猩相比,倭黑猩猩几乎都是和平主义者

此外,它们也有较小的头骨、犬齿更短等特征。

美国杜克大学的布莱恩·黑尔(Brain Hare)的研究就认为: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在100-200万年前,就因刚果河的形成被分成了两波。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倭黑猩猩(左)黑猩猩(右)

这也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生态位

北方种群因为要和大猩猩争地盘抢食物,就变成了攻击性更强的黑猩猩;

而南方种群则因为环境安全轻松,则演化成了不好斗的倭黑猩猩。

由此可见,自我驯化现象可能比人们过去认为的更加普遍。

源于缺陷的可爱,耳朵耷拉、花色奇特……你的宠物有驯化综合征吗?

倭黑猩猩也被称为“嬉皮猴”

虽然想要将自我驯化基因所赋予我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征解释清楚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开一下脑洞。

其实相对其他被淘汰了的人种,我们人类也与宠物一样拥有着更可爱的外貌。

至少外星人想要养宠物时,应该也会选择更温顺、文明的人类。

Wilkins AS, Wrangham RW et Fitch WT. The "domestication syndrome" in mammals: a unified explanation based on neural crest cell behavior and genetics.Genetics.2014

William Tecumseh Fitch.宠物是怎么长出奇特斑点和耷拉耳朵的?.贝塔-鱼译.果壳网.2015.01.21

Vincent Nouyrigat.驯化的秘密.朱琳译.新发现

Lyudmila Trut, et al. Animal evolution during domestication: the domesticated fox as a model. Bioessays. 2009

Kathleen McAuliffe.If Modern Humans Are So Smart, Why Are Our Brains Shrinking?Discover.2011.01.20

Colin Barras.The tamed ape: were humans the first animal to be domesticated?.New Scientist.2018.02.21

____________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