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對於頭髮有著不同尋常的執念。《孝經》是傳說中秦漢之人假託孔子之名的附會之作,其中便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語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到了十七世紀,清軍入關,清朝後宮對於頭髮的態度也彰顯了這種儒家傳統倫理觀念。

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滿族女子髮式

時下,很多電視劇導演都認為,后妃是讓太監來梳頭的。其實,像梳頭這種工作屬於細活,一般不會由太監來做,而是使用經驗豐富的宮女來完成。但是,晚清的慈禧太后確實曾讓太監李蓮英為自己梳頭,這應當是一個特例。

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旗頭式樣

后妃除了日常活動以外,總愛在梳妝檯前逗留。宮裡有專門的梳頭宮女或太監,他們侍候著這些女主們。除了梳好頭髮外,還要趁此時加深與后妃們的感情,講些宮外時新的話題,或是后妃感興趣的話題。

後宮的女人們梳下的頭髮,要加以保留,因為她們認為父精母血給予之物不可輕易扔棄。

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清代宮廷女子髮式

至於明清之交,明朝的遺臣們面對多爾袞氣勢洶洶的剃髮令,也十分傷感和不願,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的侯方域說:“身體髮膚,不敢毀傷,聖人之訓也”。這是漢族男人的態度,同樣,滿洲男人也是一樣,他們愛發如命,並不輕易剃去。至於男人髮式中剃掉前額頭髮,只是一種習慣而已

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清朝男子髮式

滿洲女人遇有大喪事件,比如長輩去世,則要表達一種喪葬中的孝順之意,把頭髮披散開,剪掉耳邊的一綹頭髮,是以發代頭,表示殉葬先人之意。所以,清朝的男女,都非常珍視自己的頭髮。慈禧入葬時,就把她生前梳落的萬縷青絲隨葬地宮之中

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金髮塔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的生母崇慶皇太后病逝於圓明園長春仙館。乾隆帝為表示對已故母親的孝敬,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時,即下詔制作金塔一座,專盛皇太后御發,後人稱為金髮塔

乾隆為其母製作金髮塔,靡費頗巨。當初,擬造高2 尺1 寸6 分,但由於其中需供無量壽佛法身大,原高度容納不下,於是,再行加高到4 尺6 寸,用金數量頗為巨大。宮廷裡的承辦人員想方設法,把一份金冊、一枚金印、壽康宮茶膳房金器及所存盆、匙、箸等金器等盡行蒐羅,共得黃金2300 餘兩,仍不敷使用。於是,福隆安想出用白銀添鑄的辦法,乾隆允諾,將700 餘兩白銀熔入其中,共有3000 餘兩

最後,由清宮造辦處承做,並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督辦。金髮塔設計式樣經乾隆帝欽定,而後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趕製而成,安放在崇慶皇太后生前居住過的壽康宮東佛堂內。金髮塔以盤紋焊接和錘胎鏨花工藝製作,紋樣端莊、優美,造型穩重,製作精工,技藝高超。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屬工藝的水平。

塔由下盤、塔鬥、塔肚、塔頸、塔傘及日月等部分組成,各層均於適當部位嵌珠寶、綠松石、珊瑚等。塔肚內供佛後置一盛發金匣,乾隆帝從樣式到刻畫紋樣都一一過目。金匣正面飾六字真言,匣牆有八吉祥紋飾。塔下承以紫檀木蓮花瓣須彌座,塔座前正板上貼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耗費三千兩黃金白銀鑄造一座金髮塔,足見清朝皇室對頭髮的重視之巨。

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摘編自團結出版社新書《清宮私房事兒

清朝人到底有多珍視自己的頭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