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8看6問13查”,你就是農作物病害診斷專家!

病害很多,而且有些病害真的很像,那麼多症狀真的是很懵圈!今天呢,給大家梳理了分類,和一些比較相似的病害,給各位來參考一下。

大分類

學會“8看6問13查”,你就是農作物病害診斷專家!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真菌、細菌、病毒等)侵染引起的田間往往是分散發生

有發病中心,並有逐漸向周圍擴散蔓延的現象,會相互間進行傳染。

非侵染性病害由外界不良環境引起的在田間往往是大面積成片發生一般病株分佈較均勻,沒有發病中心,也沒有從點到面擴展的過程。

然後再對照具體的症狀表現特點。

學會“8看6問13查”,你就是農作物病害診斷專家!

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有病斑存在於植株的各個部位。病斑形狀有圓形、橢圓形、多角形、輪紋形或不定形。大多數在葉片上發生, 少數在莖稈(包括莖外表、莖內維管束、地下塊莖等)、枝梢和果實上發生。

既無真菌性病害一類的黴、毛、霜、粉、鏽、粒、點病徵,也無細菌性病害一類的菌膿或膠狀液。

常表現為全株性病變,花葉、黃化、畸形、壞死、叢枝、矮化等,沒有組織潰爛現象。

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顏色有白、黑、紅、灰、褐等。 葉片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長不長毛是真菌性病害與細菌性病害的重要區別。花葉表現為葉片皺縮,有黃綠相間的花斑。黃色的花葉特別鮮豔,綠色的花葉為深綠色。黃色部位都往下凹,綠色部位往上凸。
根莖腐爛出現黏液,併發出臭味。有臭味為細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徵厥葉表現為葉片細長,葉脈上衝,重者呈線狀。
細菌病害比真菌性病害蔓延速度要快。卷葉表現為葉片扭曲,向內彎卷。為害果實的蔬菜病毒性病害,主要表現在成熟期果實上有條斑。
  • 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一般是混合發生的,只是發生時會有一種病害占主導地位,所以在對病害進行防治時會選擇兩種病害一起防治,真菌性藥劑和細菌性藥劑一起施用。

  • 病毒病主要依靠昆蟲取食傳播,所以在病株和病田中常有昆蟲殘跡。

平時,大家注意觀察,多對比一下,可以從一些重點部位來區分。

例如:

學會“8看6問13查”,你就是農作物病害診斷專家!

番茄灰葉斑病番茄細菌性斑點病
病斑特徵灰葉斑病發病初期呈水漬狀斑點,隨著病情發展,病斑中央顏色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略凹陷細菌性斑點病,病斑呈黑褐色,病斑周圍具有黃色暈圈。
是否穿孔溼度較低時,灰葉斑病病斑易穿孔細菌性斑點病一般不穿孔
發生部位番茄灰葉斑病一般只危害葉片
細菌性斑點病可危害植株的葉片、莖杆、果實等。

學會“8看6問13查”,你就是農作物病害診斷專家!

番茄灰黴病番茄葉黴病
兩者病害在早春低溫多雨、連續陰雨或梅雨多雨的年份均發病較重。

兩者病害葉片發病時葉正、葉背均會產生黴層。


番茄灰黴病主要危害番茄果實。番茄葉黴病主要危害番茄葉片。
番茄灰黴病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形成明顯的“V”形斑,表面生灰色黴層,潮溼時病斑背面也產生灰色或灰綠色黴層,葉片逐漸枯死番茄葉黴病葉片染病多從中、下部葉片開始,向上部葉片發展,並在葉片正面形成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褪綠斑,邊緣不明顯,葉背面出現灰白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黴層,後期變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黃褐色,嚴重時整株葉片呈黃褐色乾枯,發病嚴重時可引起全株葉片捲曲。
番茄灰黴病果實發病時,病菌多從殘留的花瓣、雌蕊花柱、花托等處侵染(特徵),逐漸向果實和果柄擴展,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浸狀,變軟腐爛,出現溼潤狀、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漸發展成溼腐,從萼片部向四周發展,可使1/3以上的果實腐爛,病部長出一層鼠灰色茸毛狀的黴層。番茄葉黴病果實發病時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圓形或不規則斑塊,化凹陷(特徵),不能食用。
葡萄霜黴病葡萄白粉病
葉片葉脈清晰可見
感染白粉病後,葉脈和葉肉都會感病
一般在葉片背面可以看到白色的病菌抱子白粉病一般在葉片正面才到病苗抱子
霜黴病病孢子直立性比較強,顏色白白粉病病苗抱子幾乎像牙黃色粉末一樣,密密地鋪在葉片和果實上。
霜黴病是溼度過高引起的,空氣乾燥霜黴病危害很輕白粉病是空氣乾燥引起,空氣溼度大的時候一般很少發生。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病害診斷的口訣:八看六問十三查

八看(看植株病狀)

一看色澤變沒變,二看葉片水漬斑,三看病斑扁或圓,四看斑色深或淺,五看斑紋顯不顯,六看畸葉是否現,七看黴層產不產,八看植株是否蔫。

六問(問種植戶)

一問施的啥肥料,二問噴的啥農藥,三問灌水多和少,四問茬口倒沒倒,五問光照強或弱,六問溫度低和高。

學會“8看6問13查”,你就是農作物病害診斷專家!

十三查(查病症)

一查根莖皮層是否有腐爛,二查維管導管是否有色變,三查葉斑是否受葉脈所限,四查病斑黴粉是否正背面,五查病斑黴層顏色深或淺,六查早晨葉片是否有漬斑,七查病斑乾溼是否有裂穿,八查葉斑在中間或是邊緣,九查葉斑在分杈或是枝幹,十查花朵果實是否把病染,十一查是否有臭氧鼻中竄,十二查病斑顯黴用個保溫碗,十三查菌源在顯微鏡下觀看。

六分(分類確診)

一是真菌細菌要分清,二是病毒生理要分清,三是前後症狀要分清,四是肥藥病害要分清,五是相似病害要分清,六是同病異作要分清。

三農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