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宿松的小孤山值得一游吗?

胡胡92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境内,南与江西彭泽县仅一江之隔,西南与庐山隔江相望,被誉为“长江绝岛”。小孤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以“海门第一关”、“海门石柱”闻名于世。

小孤山,原是长江中的一座石屿,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至于“小”,是为区别江西鄱阳湖的“大孤山”。小孤山的山形像古代妇女头上的发髻,因此又被称为小姑山。而与之相对的彭浪矶,也被人改名为彭郎矶。由此,流传了很多小姑彭郎的民间传说,连诗人苏轼也在诗中写道“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小孤山山体独特秀美,以秀、奇、险、独而著称。“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自上而下,历经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以游览一天门、龙角石、龙耳洞、关圣殿、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界潮祠、御诗碑、梳妆亭、观涛亭、启秀寺、藏经楼、圣母殿、大雄宝殿等十多处景点。


山上启秀寺,是佛教名山之一,唐高僧马道一创立。供奉的小姑娘娘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妈祖,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众前往启秀寺拜佛祈福。


到小孤山的交通也很便利,水陆都很方便。可以乘坐火车到安徽宿松县,然后再转乘中巴,大约60公里就可抵达小孤山。 选择轮船的游客,可以从江西彭泽县乘轮渡直接到小孤山,每两小时一班,更加便捷。


安徽网

如果没有去过的话推荐去游一趟!

第一次去小孤山是在2014年的正月十五那天,跟几个好兄弟屁颠屁颠的跑去游了一圈,因为路途有点远,一来一回五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没怎么细耍!

天冷是一方面,在江边是一方面,远远望去水雾环绕,还有几辆游船经过,颇有一番风味!

整体而言,小孤山占地面积很小,海拔也就60M左右吧,上下的楼梯道很陡很窄,加上元宵那天上香的人很多,所以感觉额外拥挤,上下楼梯需要注意安全!

因为在冬季,山顶上唯一的几棵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光秃秃的,略显荒凉!

但有好事者不知是闲来无事还是怎样,将一些废弃的红色塑料袋绑在树枝上,不细看还真以为是树上开的红花呢!

简单介绍到此吧,如果没有去过的朋友,推荐去游一趟,仅此一趟而已,谢谢!


静静的靖哥哥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海拔只有78米,其三面环水,周身不过一里,与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隔江相望,与江西石钟山龙宫洞隔岸呼应,拔河而起的小孤山堪称“长江天柱”。登上小孤山俯览长江美景对于看遍大山大川的人来说,的确是一次新奇而又独特的旅行体验。

小孤山本是长江中一块普通的石屿,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随着时间的流转反倒被打磨的越发摄人心魄。在山中泛旧的青石上还能隐约看到雕刻的汉字,经历百年的风雨洗礼仍然向世人傲然地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由于面临江水的原因,清新的风浪拂去空中的尘土,小孤山上的每个角落都干净利落,一尘不染。

在小孤山上已经挂满了一排排的铜锁,很多周边的百姓和游客都会虔诚的来到这里祈福许愿,每年来这里上香求福的游客达六十多万,尤其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小姑娘娘诞辰这天,上山朝拜求福的香客络绎不绝。启秀寺是小孤山上的一座寺庙,面积虽不能与五台山等知名寺庙相提并论,但这里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集徽派建筑精华于一身,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面朝长江,分外壮丽。

从古至今,人们便将小孤山的山神视作航行的保护神,而发生在这里的动人传说更吸引了无数香客前来瞻仰求福。


落榜进士V

一首:望江南《小孤山》

小孤山,

静守卧長江。

东流击水浪碣柱,

西风斜阳月碰珠,

诗魂惊天宇。

小孤山,位于安庆市宿松县东南65千米的长江之中,原是長江一座石屿,开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因山形似古代妇女上的发髻,又名髻山,民间又称小孤山为小姑山,称对岸澎浪矶为澎郎矶,流传着“小姑嫁彭郎”的动人故事。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下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小孤山山体奇特秀美,高达100米,它孤峰峭拔,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此地对垒交锋,递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称。历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览一天门,龙耳洞、弥陀阁、惠济寺、先月楼、圣母殿……等,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不朽之作。陆游曾写下:江水东流直下吴,狂澜倒挽一人无。等著名诗篇。小孤山景色怡人,圣境美不胜收,游人不去后悔也!


江雅

小孤山坐落于安庆市所管辖的宿松县,距宿松县城60公里,长江中独立山峰,周围1公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形态奇特,以奇、险、独、孤而著称。

第一次去正处长江涨水阶段,乘船上小孤山,站在山峰看滚滚江水顺流而下,心旷神怡,那心情无法用文字表达。

第二次去是长江退水阶段,脚踏绵绵沙沙的沙滩路上小孤山,夕阳之下,那景色美不胜美,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