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个城市的人口最多?

张至卿

 安徽省统计局日前公布《2017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去年安徽常住人口突破6200万,比2016年增加59.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3.49%。常住人口规模扩大,人口集聚能力增强,但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2017年,我省新出生人口87.6万人,比上年增加7.3万人,增量比上年多6万人。数据显示,全省16市中,阜阳常住人口最多,达809.3万人;其次是合肥796.5万人;宿州和亳州两市人口超过500万,分别是565.7万人和516.9万人。常住人口最少的三市是铜陵、池州、黄山,分别是160.8万人、144.9万人、138.4万人。从变化上看,阜阳人口增长最多,为10.2万人,合肥增长9.6万人。另外,亳州增长6.5万人。而铜陵、池州、黄山三市常住人口增长低于1万人。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看,全省有9市城镇化率高于全省水平。其中,合肥城镇化率最高,为73.75%,是唯一超过70%的市。芜湖、淮北、淮南紧随其后,城镇化率在60%~70%间。安庆、六安、阜阳、宿州和亳州5市城镇化率低于50%,亳州全省最低,为39.77%。

近年来,由于大量人口外流,阜阳常住人口不断下降,合肥作为省会的吸引力也不断展现。即便如此,阜阳常住人口依然领先合肥,局省内第一,其人口基数可见一斑。随着阜阳的不断蓬勃发展,受“安土重迁”的思想影响,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返乡置业。人口多了,未必是坏事,城市需要人口(尤其是人才)的集聚,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安徽网

其实在我们大多数安徽人的印象中,合肥市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肯定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其实,并不是,合肥市目前常住人口接近800万人口,但是有一座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越了这一数字,那就是阜阳市。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全市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61.5万人,安徽人口第一大城市,比省会合肥还多近300万。其中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200多万人,每年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的农民工人数居全国首位。


阜阳还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目前阜阳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正在建设中。其中阜阳站被誉为现代化的“农民车站”,是全国五大农民工源头输出地之一。


合肥市目前是安徽的省会城市,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将打造千万级别的人口城市,目前合肥市常住人口大概接近800万,合肥市目前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比较快,未来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人在合肥定居。


合肥生活通

而合肥虽面积比阜阳市大些,但人囗却比阜阳市少。

因为合肥是省会城市,倾全省之力发展,至于以后人口是否会超过阜阳,有待考证!


金小姐270

安徽哪个城市的人口最多?这还用问?当然是非阜阳莫属了。2016年阜阳全市总人口1061.5万人,常住人口799.1万人,人口流失达260万以上。

阜阳下辖3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其中有3各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2016年,阜阳的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在安徽省排名倒数第一。

阜阳的人口确实多,每年输出成千上万的劳动力,这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池州有不少阜阳人,他们要么做点小生意,要么在工地上干重活。

阜阳人喜欢拉家常,而且声音洪亮,让人感觉他们容易接近。



阜阳面积大,人口多,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阜阳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地大物博。然而大家务农的积极性不高,如今大部分人背井离乡去了外地打工。阜阳有人口优势,但是没有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而这些年来,阜阳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穷”。希望这种现象得到改观。


飘摇的炊烟

这个想都不用想了,当然是皖北地区~阜阳了,人多地少,相对来说比较贫穷。

安徽省会合肥,人口大概800万左右,而阜阳人口1100万左右,。前几年亳州没有从阜阳划分出去的时候估计总人口2000多万了,想想都可怕。

而且,现在阜阳市管辖的几个县,人口几乎都在150万以上,中国第一人口大县~临泉县,230万左右人口,好像人口普查,还有很多没有登记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临泉的😜😜😜


幽静的古村里

今天中午看{安徽商报}头版,安徽人口达6200万,合肥人口796.5万,阜阳人口809.3万,第一位,季军宿州市565.7万,第四名亳州市516.9万,后面安庆市,滁州市,人口400万,芜湖蚌埠淮南人口300万以上,最少黄山市138.4万


申牛春

阜阳常住人口1000万余,只有1600亿元约合260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多美元,在安徽省内各地级市及省辖市中,稳居倒数第一。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也处于下游水平。

阜阳必须深刻反思发展问题


仰望长空12

阜阳人口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以下原因:第一、阜阳人口本身的基数就大,是全国唯一一个户籍人口过千万的四线城市;第二、阜阳常驻人口的增加得益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加上当地政府实施的“凤还巢”工程,以及连续10多年政府实施“接你回家”的努力,吸引力大批民工返乡创业;第三、国家计划生育的调整,二胎政策的驱动;


DAVID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