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梁山好漢看似稱兄道弟,暗地裡誰是樹敵最多的?

攤便宜

要我說,樹敵最多的,大概就是狗頭軍師吳用和一心招安的宋江了吧!

當然,這兩個人一個鼻孔出氣,可以說是連體人了,就在一起說吧!

首先,最恨他們倆的,應該是青面獸楊志

想那楊志,作為楊家將的後人,雖然被高俅迫害(實際上那也不算迫害),又誤殺了牛二,被流放到了北京大名府。


之後遇到了梁中書,梁中書對他算是好的了,不僅不把他當犯人,還一心提拔他。

因為信任楊志,梁中書命楊志押運生辰綱,早知道梁中書可是一直在尋找機會提拔楊志的,等到楊志安全送了生辰綱,一定會提拔他的。

他心裡美滋滋的等著報效祖國呢,結果吳用這一群人,就把他押運的生辰綱給劫了。

你說氣人不氣人,楊志好不容易在二龍山落草了,想著什麼時候能報復一下吳用他們,結果後來呼延灼到青州的時候,三山一起打呼延灼,稀裡糊塗的就上了梁山,又要面對那些仇人的面孔,還要跟他們笑臉相迎,這種滋味……

說到雙鞭呼延灼,其實他也挺恨宋江他們的,呼延灼上山很晚,人家在朝廷做官做的好好的,結果你非得給人家弄去了,弄去之後,又要招安,還是特麼的當官。


你說人家好好的官不做,被你弄來做土匪,結果終極目標還是當官,好不好笑啊!

再說了,呼延灼本身就是武官,不管是打遼國還是打方臘,他都有機會上場,又何必繞了這麼個圈子,非得背上個反叛的罪名呢?

最恨宋江和吳用的,應該是玉麒麟盧俊義,人家在河北,做著好好的大財主,你丫非得把人誆騙上山,還弄了個“盧俊義反”的詩。

關鍵是,誆上山之後,也沒什麼大前途,最後還是被招安,做了原先不屑於做的官。


這種事情就像什麼呢?打個比方吧,就像一個人文武雙全,有錢有勢有地位,功夫還是天下第一。

人家追求的是生活的品質,結果被人騙到一個集團,那個集團的最終目標,是他不屑的,感覺好沒意思。

算了,說簡單點,就是你把世界首富給騙到集團了,然後告訴世界首富說,來吧,加入我們吧,我們的目標是進500強。

我覺得盧俊義在梁山,沒有一巴掌把宋江和吳用給拍死,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還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舉了,被宋江吳用使用陰謀詭計賺上梁山的還有霹靂火秦明、美髯公朱仝、金槍手徐寧、神醫安道全、撲天雕李應、一丈青扈三娘等等。


而梁山泊108好漢看似其樂融融,實際上不知道充滿了多少仇恨,就比如宋江為了哄騙這些人上山,不擇手段,讓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實際上,108好漢中,真正被朝廷逼上梁山的,沒有多少人,有很多人都是自願加入,和宋江吳用等人逼上梁山的。

除了宋江親信,以及一些想要招安和保持中立的人之外,估計所有人都對宋江或吳用恨之入骨,即便是不那麼恨,也不會待見他們。


戲曲說

《水滸傳》因為缺少詳實的歷史材料做比較,卻又和歷史史實相關聯,所以可以發揮聯想的空間比較大,爭議的地方比較多。因而成為歷史問答方面的熱門題材。

就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是從羨慕嫉妒恨的角度來考慮的。矮腳虎王英,我想是梁山上暗地裡樹敵最多的一個。

首先,看一下王英的出身:

王英,兩淮人士,生的五短身材,人稱矮腳虎。原是車家出身,半路見財起意,劫了客人,事發被捕。後越獄逃至清風山落草,與金毛虎燕順,白麵郎君鄭天壽一起打家劫舍。




對於王英的評價,原文:

駝褐衲襖錦繡補,形貌崢嶸性粗魯。

貪財好色最強梁,放火殺人王矮虎。

從《水滸傳》施耐庵對王英的評價看,這貨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渣滓。



謂梁山而下下等人物,則矮腳虎王英之流是也。以燕順殺高知寨夫人,王英竟不惜提刀與其火併,重色如此,薄義如彼何足言也。——張恨水

綜上,以王英如此人品,在梁山眾兄弟中又有幾人願意與他相交?不是看在宋江的情面,真正看得起王英的又有幾人?



更主要的是,貌美如花的一丈青扈三娘被俘上山後竟被宋江強行指婚給了他。本來梁山就‘’僧多粥少‘’,光棍成堆。這貨還做出這麼拉仇恨的事,你說,矮腳虎王英暗中樹的敵人會少麼?

做為梁山中三大女將之中最漂亮的一個,被俘上山之後,會沒有人惦記麼?書中雖然沒有描寫,可根據人之常情,我想惦記一丈青扈三孃的人不會在少數。



《水滸傳》中描寫的扈三娘:

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蹬斜踏。連環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

縱覽整部水滸,扈三娘上梁山後只有一次拜謝,兩句臺詞。想來嫁於王英也不會心甘情願。



而梁山眾光棍眼睜睜的看著扈三娘這朵鮮花,被‘’黑心宋三郎‘’強行插到王矮虎這堆牛糞上。怨恨宋江自然不便明言。而對於矮腳虎王英,誰會再有絲毫好感?

基於以上原因,我認為暗中樹敵最多的不是別人,正是那矮腳虎王英!


飄落的感覺2008

《水滸傳》是一部寫忠義情的書,對於梁山的人眾之間的矛盾,並不描寫,或者說是有意掩蓋了。書中強調的是“八方共域,四海一家”、“千里面朝夕見、一寸心生死同”這樣的理念,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派系,就有紛爭。梁山上也不可能沒有矛盾。

李逵無疑是得罪人最多的一位,他四處亂殺亂打,得罪不少人,在江州打了張順,殺了扈三娘全家,誘朱仝上山時,殺了天真可愛的幼童小衙內,讓朱仝背鍋,氣得朱仝和他勢不兩立,諸般事情不必說了。

張順和李逵應該不眭,還得罪過安道全,他誘安道全入夥時,設計害死了安道全的相好李巧奴一家人,安道全應該對他記恨於心。

魯智深痛打過小霸王周通,揶揄挖苦過李忠小氣,並捲走桃花山上的銀器,估計桃花山上的周通、李忠等人,也不怎麼喜歡花和尚。

楊志曾被梁山上吳用、劉唐等人騙過生辰綱,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估計也很不爽。

沒羽箭張清,這人和梁山作對時,用石子打破了N多人的頭和臉,也不知有沒有毀容,得罪了不少梁山上的人。當時他被擒時,像魯智深等就咬牙切齒地衝上來,要殺他洩忿,要是當時宋江執行招降納叛政策,以準備招安,假使他是方臘陣營,被活剮了也說不定。

雷橫曾經和劉唐打過一架,兩人都發了狠,想必也有些睚眥之怨。

杜遷、宋萬這些梁山元老,被後來者奪了山寨,在他們眼前殺死了他們的“老領導”王倫,估計心中也有芥蒂。


鼓上蚤時遷,盜過金槍手徐寧的祖傳寶甲,徐寧對他肯定也有怨言。

武松曾經打過孔明、孔亮兩兄弟,這哥倆想必也不怎麼親近武松。

當然,有些人是因為路線分歧,比如像像秦明、董平、關勝、張清、呼延灼、韓滔、單廷圭、索超、魏定國等一班招降過來的朝廷舊將,肯定是大力擁護招安的,而和這些反動軍官對立的,則是武松、魯智深、李逵、三阮等一些出身貧苦的人,這些人因“道不同,不相為謀”,也產生了對立。

但總體來說,梁山上還是團結為主的,之所以能走到最後,不能不說宋江用“忠義”二字,籠絡了大部分的人心。


江湖夜雨

看了一下題主的問題描述,就知道題主也是精讀水滸之人了。要說108將之間私底下的關係,確實不像他們表面上整日稱兄道弟那麼和諧。你就說公明哥哥,雖然大部分人都是慕他的名才上的山,但更多的人還是屬於被詐上山的性質,你說對他有沒有怨氣這個我真的不太好解釋。接下來狗頭軍師吳用,配合宋江一起出了不少壞點子,眾人也知道他的手段,至於李逵咱就不多說了。有人提到有一群好漢被張清用飛石侮辱過,因此可能會懷恨在心,但我聽說你們男人間的感情都是大情懷,理論上應該是不會把這事放在心上的。但今天車邏輯要說的這個人,梁山上有一半左右的好漢都看他不爽,他就是當年的二龍山悍匪之一,上山之後負責殺牛宰羊的曹正。

曹正是屠戶出身,也是林沖的徒弟,論功夫比二龍山的嘍囉們強,論單挑能和楊志拼二十回合,論上山之後的表現好像沒什麼搶眼的戰績,那為什麼他就樹敵無數呢,這個梗我相信大多數人不知道。首先梁山好漢性格各異,功夫也參差不齊,凡是能上場殺敵者其所運用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若論大分類書中出現的武器大致有狼牙棒、三尖兩刃刀、大刀、單刀、雙刀、朴刀、飛刀、標槍、叉、禪杖、矛、斧、棒、槍、钂、鐧、叉、鍬、單劍、雙劍、鞭、錘、鎖鏈、戟、槊、流星錘、弓箭、弩、鉤、套索、飛石等。在這幾十種兵器中,用刀者又佔了絕大比例:宋江最厲害的武器是嘴炮,但人家也是有朴刀在身的,棍棒無雙的盧俊義也善使朴刀,另外還有關勝的青龍偃月刀、李應的飛刀、朱仝的朝陽刀、魯智深的戒刀、武松的戒刀、楊志的祖傳寶刀、史進的刀(史進除了棍棒外其他兵器也不少,《蕩寇志》中直接耍流星錘)、穆弘、劉唐、雷橫的朴刀、三阮的鐵刀、張橫張順的尖刀、楊雄、石秀的朴刀等。

再看地煞星,善用刀的人也不少,比如朱武、宣贊、彭玘、燕順、王英、扈三娘、孔明、項充、馬麟、童威、童猛、楊春、鄭天壽、穆春、鄒淵、鄒潤、蔡福、蔡慶、李立、李雲、顧大嫂、張青、孫二孃等我可能會遺漏的人。所以加起來梁山上用刀的人真的有一半左右。

有讀者可能沒看明白,說了一大堆用刀之人的目的何在呢?你看看曹正的外號…呵呵,懂了麼?(這也是為什麼他師傅林沖的武器是丈八蛇矛而不是大砍刀了…)所以曹正才是梁山上樹敵最多的人!


文/車邏輯的邏輯

咳咳,這篇文章純屬娛樂~


車邏輯的邏輯

這個問題有意思,天罡裡仇恨值最高的那必須是沒羽箭張清哇..為什麼,因為小張同志的飛石絕技狂虐了一班梁山好漢,出盡了風頭,整個第七十回就叫“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完全成了小張的個人秀。

出來混的講究“打人不打臉,罵人不罵娘”,我們的鐵頭娃張清小哥,作為天罡裡第二個掌握因果系射擊神技(第一個花榮)的ADC,專門拿石子懟人家臉,一石頭必須叫你見血,馬術好的一批你還逮不到他,你說氣不氣。

張清鎮守東昌府,飛石先打中井木犴郝思文的額角,又打中金槍手徐寧的眉心,打破百勝將韓滔的鼻凹和天目將彭玘的面頰,打腫了醜郡馬宣贊的嘴唇,打折了呼延灼的手腕,打跑了劉唐和楊志,打翻了雷橫朱仝,打的索超頭破血流...總之連打了十五人,而且自帶嘲諷——

“一個來,一個走;兩個來,兩個逃。你知我飛石手段麼?”

“一個不濟,又添一個!由你十個,更待如何!”

甚至為了捉住張清,連花和尚魯大師也獻出了光頭一血...

魯智深擔著禪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

老魯縱橫西北數十年,沒吃過一點虧,今天給張清開了瓢...這能忍?

張清給水軍擒住之後,眾好漢什麼反應呢—

眾多兄弟都被他打傷,咬牙切齒,盡要來殺張清。

魯智深使手帕包著頭,拿著鐵禪杖,徑奔來要打張清。

不是宋江攔著,估計沒羽箭當場就要給亂刀砍死有沒有^_^

梁山大聚義之後,宋江安排住宿是這樣的:

右一代房內,戴宗、燕青、張清、安道全、皇甫端..

張清作為八驃騎,居然不用鎮守六關八寨,而是和醫生、斥候住在一起,這在八虎騎裡面是獨一份,為什麼這樣安排?因為小張得罪人啊,宋江怕放出去,眾好漢又要幹他有沒有...張清不受眾兄弟待見,但是獨得老大青眼,你有什麼辦法?

地煞裡面誰樹敵最多,暫時還想不起來,鎮三山黃信應該算一個,取個這麼裝逼的綽號一下得罪三個山頭的好漢...二龍山三巨頭裡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把他吊在空調上打,叫你沒事裝X~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金陵獵奇君

所有的敵人都是因為意見不同造成的,所以容易樹敵最多的事情就是招安,這件事情對大家都有影響。



圍繞著招安,108人成了三大派,同意招安派,反對派,中立派。同意招安的一定會樹敵反對派,反對招安的一定會樹敵同意派。招安派以宋江、吳用、盧俊義為首,反對派以武松、李逵、魯智深為首。



我們先看看兩派樹敵最多的人,這幾個人中我們先排除魯智深和盧俊義,魯智深為人豁達正值,盧俊義後來上的梁山,而且上梁山較晚,利益衝突比較少。



武松和李逵是堅決的反對派,當宋江想要招安時武松叫言:“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李逵也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這時刻武松和李逵都暗中樹敵了招安派的人,但是李逵又特別忠心於宋江,所以反對派應該也是不喜歡李逵的,所以反對派李逵樹敵是最多的。



我們來談談招安派,招安派最為堅決的就是宋江和吳用,這兩個人一個是招安的設計師,一個是招安的策劃師。相必所有的反對派都會暗中敵視他們二人。除了反對招安的人敵視他們外,我覺得被逼上梁山的人裡面也會暗中敵視他們二人。宋江和吳用我認為吳用暗中樹敵要更多一點,因為往往出頭露面的執行都是吳用來做,而且吳用本來是跟著晁蓋的人,後來跟了宋江,在阮氏兄弟心中應該算是背叛吧,這個更吸引仇恨一點。



綜合來看,最忠心宋江的兩個人吳用和李逵,也是整個水滸傳暗中樹敵最多的。緊跟其後的就是宋江。而這所有樹敵的原因卻都因為宋江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