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为何成了射杀晁盖的第一嫌疑犯?

太极星空

晁盖之死可谓水浒中头一遭悬案,书中只说黑暗里迎面有人朝他脸上射了一箭,后来拔出来发现箭杆上刻着史文恭的名字,却没有明说“史文恭当头一箭射中晁天王”,所以其中内情令人浮想联翩。

从三打祝家庄开始,宋江就一直在对晁天王进行权力掣肘。打高唐州,打青州,宋江大肆收买人心,投降的军官一派基本以宋江马首是瞻,只知有宋三郎而不知有晁盖。所以晁天王忍无可忍,执意要亲自下山,抢一点军功挽回点大哥威信。

花荣的确有嫌疑射杀了晁盖,原因无非有两个:1.箭术全书第一,百发百中,连画戟上的穗条、大雁的脖子都能一矢中的,黑夜里一箭命中晁盖的大脸盘子绝对不在话下。2.花荣是宋黑厮的至亲心腹,为他死都愿意(后来确实“殉情”了),一般人还真没这个胆量和魄力敢偷袭晁老大,这种被精神洗脑的年轻人却不好说。

但个人觉得不是花荣做的,花荣是个ADC,侦查偷袭这种事绝非他所擅长,晁盖带的20个头目里没有花荣,所以让他偷偷跟踪大部队,关键时候放一枝冷箭杀人,他做不了,他是军官出身,没有马,观测视野大打折扣,而如果骑马,势必被人发现。

所以从厚黑角度来分析,如果晁天王真是宋江派人暗算的话,这个人一定在20头目之中——

晁盖点那二十个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 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 白胜,共是二十个头领,部领三军人马下山,征进曾头市。

分析一下,三阮、刘唐、白胜、林冲、杜迁、宋万是晁盖旧属,第一批元老人物,排除嫌疑,而当晚呼延灼、欧鹏、燕顺是跟在老大后面的,也排除嫌疑,徐宁、穆弘杨雄、石秀等几人并不善射箭...筛选一下后,凶手呼之欲出,只有孙立这厮了。

“孙提辖下了马入门来,端的好条大汉,淡黄面皮,落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射得硬弓,骑得劣马”

首先孙立箭法精熟,后期征辽激斗先锋寇镇远时,他在马上大秀了一波弓箭,可谓深藏不漏,堪称枪鞭箭三绝。其次孙立有“前科”—孙立刚出场,被弟妹顾大嫂一挟持就决定造反,立场极为不坚定,新投梁山为了“晋进之功”出卖师兄栾廷玉,可见极其不讲义气。当过军官深谙官场厚黑之道,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来讨好真大佬-宋江,所以斗胆黑夜中给了晁天王一箭...


金陵猎奇君

首先,花荣是宋江的嫡系。宋江上梁山之后,没有经过晁盖的同意,就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在山门前竖起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之后又三打祝家庄,聚义打青州,逐步夺取军事领导权,在梁山树立权威。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宋江要取晁盖而代之,晁盖俨然是一个傀儡了。而花荣作为宋江的嫡系心腹人,势必尽全力帮助宋江的。而且宋江当了一把手,他们在梁山的地位也会提高。

其次,花荣具备这样的本事。他在对影山一箭射断绒绦,解开了吕方和郭盛两枝画戟。之后到梁山,又在众好汉面前卖弄过,一箭射中第三只雁的头上。晁盖等人尽皆骇然,吴用说:“休言将军比小李广,便是养由基也不及神手。”晁盖中箭时的情景是,军马混乱,况又在黑暗里,能有本事一箭射中晁盖脸上的人,除了花荣,还真想不到别人。

再次,晁盖的遗言不明不白。晁盖临死时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他本来一心要让位给宋江的,此时到了真正该传位的时候了,却改变了主意。而且,虽然毒箭上明明写着史文恭三个字,晁盖却说“捉得射死我的”,没有点名是史文恭。说明他心里明白,这毒箭是从哪个方向射过来的。而且当时是乱箭射来,不可能只有这一支毒箭,又恰巧就中在晁盖的脸上。

最后,史文恭并不用箭。书中没有交代他像花荣那样随身带着弓和箭,交手的时候诈败,诱敌来追,然后放冷箭。史文恭在战场上都是真刀真枪地拼杀,很光明磊落的。他最后和玉麒麟卢俊义交手,也没有放冷箭。老版电视剧扭曲了这一情节,让史文恭暗放冷箭射杀卢俊义,其实没有那回事。


龙驹带你看水浒

谢,回答:题主所问小李广花荣是射杀晁盖的首选嫌疑人,我看未必。

还有网友怀疑是孙立,是林冲,是解诊,解宝兄弟,看来这些人都是箭法了得之人,难怪让今天的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让这些千古被颂扬的好汉蒙受此不白之寃!

如若施耐庵在世,定会摇头不止:"我说的是史文恭射杀了晁天王就是史文恭射杀了晁天王,我在描述射杀晁盖时可能有点笔误,你们就吹毛求疵,大可不必"。

如果施耐庵有意设立悬念,那就当论欲盖弥彰,有意的让后人评头论足了。

若是这样,我谈我的一点看法:宋江欲夺取寨主宝座取代晁天王进而实现其招安之宏志,晁盖已有觉察,只是没到火候,还未揭锅罢了!这个问题不用争论,已成定论。

若射杀晁盖为谋杀,那主谋就是宋江,可宋江为什么要从众好汉中挑选杀手呢?若是这样就显得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平庸无能,事无远虑之辈罢了。

我们知道宋江此人并非俗类,城府很深,颇有心机,深谋远虑,志向宏远。

山寨108条好汉皆是酒肉朋友,金兰之交,宋江若从这里边挑选杀手,恐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久而久之,若酒后吐言,宋江之阴谋不就大白于天下了吗?宋江还有何面目面对众好汉,这些粉丝好汉会纷纷弃粉,宋江还做得了寨主吗?宋江的宏伟招安计划还能实现吗?宋江不会,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把好汉凶手事先来个杀人灭口!所以,宋江不会在众好汉中寻求杀手。

射杀晁盖之箭是带毒之箭,我们不妨从"毒"字上考虑一下,寻求较准确的答案。那就是说,要物色箭法高超,百发百中的好汉凶手,箭上还需要帶毒吗?可箭上有毒,要射杀晁盖无须射中其身体的要害部位,随便射伤其任何一处,就可以要你晁盖的命。无须射箭高手,只要会射箭,普通的士兵足矣!

普通的士兵很容易被宋江收买,只要暗中许以厚禄金钱,保其荣华富贵,此士兵定会受宠若惊,满口应承,以死相报。

在那个时候,一个小小士兵的命算什么呢?如同草芥一般。若这个士兵在刺杀晁盖时,事情败露,会立时被晁盖手下的将士乱刀砍死,若刺杀成功,事后宋江可以给予钱财,借机让其远走高飞,或借机暗中将其杀人灭口。

对灭口一个士兵宋江就没有什么风险可担,比从众好汉中物色杀手更有把握,更显得宋江计高一筹,足智多谋,宏韬大略。因此,刺杀晁天王的首选嫌疑人应落在普通士兵身上。

射杀晁盖是宋江经过反复比对,蓄谋已久,精心设计,为实现其狼子野心之目的一次成功的图谋。










闻声36

花荣的嫌疑很大。第一,他是宋江嫡系的嫡系。第二,他箭术超一流。第三,花荣与晁盖不睦。任务交给他最有把握。前两点很明显,不再赘述。花荣与晁盖不睦是个隐藏较深的梗。宋江江州犯事,晁盖千里劫法场,一行十七人浩浩荡荡而来,却没有严密的行动计划。同时,李逵等江州十人也在劫法场,却有大致的计划,李逵背着宋江跑到江边,有张顺李俊等接应。人数占多的梁山人马乱哄哄的,就知道跟着李逵瞎跑。在一行人到达白龙庙时,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花荣爆发了,指责晁盖行动没有计划,丝毫不给老大面子。在花荣眼里,宋江若有闪失,晁盖需要承担责任。


莫二大王

史文恭射杀晁盖一事疑点重重,证据只是射中晁盖的那支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原著里没有明确提到是史文恭亲手向晁盖放箭。而且那支箭本身就有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在古代,箭杆上刻名字的箭是训练比赛或者打猎时用来确定成绩的,打仗射出的箭往往是没有名字记号的,仅凭一支箭是不够确定凶手的铁证的。看看当时梁山的情况,宋江上山后带着弟兄们不断下山征战,功劳越来越大,被他拉来入伙儿的人越来越多,山寨里听他号令的人远远超过了听晁盖号令的人,晁盖已经逐渐被架空。为了重新树立权威,晁盖亲自带人下山攻打曾头市。这种心理宋江会不明白吗?晁盖之死实际也避免了梁山内部可怕的内讧,花荣是宋江的铁杆心腹,又是神箭手,放箭暗算晁盖既有动机又有所具备的手段。花荣嫌疑确实最大,不过也只是嫌疑了


立志成虫

不可能是花荣,在场的人都放过兵,都会射箭的,为什么不怀疑他们呢?

在说了如果花荣想正面射中晁盖的话,就得提前下山埋伏,如果提前下山士兵应该可以看见!

如果花荣假扮成士兵混在当中的话,梁山上上下下的士兵,谁不认识花知寨!


玄觞\n

我倒是觉得花荣嫌疑不大。第一作为梁山第一神箭手,花荣目标太大,很容易被人发现。第二,如果是花荣,本着一个神箭手的尊严,他不可能用毒。所以,综合以上两点,个人觉得嫌疑最大的是解珍解宝。


伯牙弃弦

林冲干的,林冲是晁盖的心腹。两人在没发现吴用叛变的情况下,就山寨形式三人交换意见。觉得应该扭转晁天王不利局面,就是引祸水给宋江。决定箭射晁盖,来个苦肉计。结果制箭的吴用叛变,把箭头加毒。导致晁天王被计中计了!


潜蛇在渊1

晁盖就是史文恭杀的,箭上有字是一,晁盖的阴魂缠绕史文恭是二,晁盖显灵救宋江,说明不是宋江害的,所以没有花荣杀晁盖的事。别告诉我这是迷信,施耐庵两次用阴魂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