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浮皮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柑橘浮皮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柑橘浮皮是柑橘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果皮与果肉之间产生空隙分离,造成果皮鼓起的现象,是一种果实生理性枯水病害,主要发生在成熟后期的柑橘果实中。

造成果实浮皮的因素很多,柑橘的品种、缺钙、树势情况、天气、施肥等都会造成影响。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品种因素

易剥皮的宽皮柑橘,如沙糖橘,容易发生浮皮;皮硬难剥的如甜橙、柠檬则比较少出现。通常早熟品种的浮皮果较少,中晚熟的浮皮果较多。四川的晚熟品种丑柑和粑粑柑就是典型的浮皮果,但是他们因为不缺水反而成为市场的宠儿。

柑橘浮皮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第二、缺钙

钙在柑橘果实的需求量中排第二位,也是决定果实硬度最重要的因素,在果实膨大期柑橘如果缺少钙元素,会造成果实硬度差,果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松散,韧性不好,从而出现浮皮果。

第三、与果实大小、树势有关

果实越大,浮皮越严重。强旺树、结果量少的小年树、树龄较小的果树结的果,树冠顶部的果实以及朝天果、粗柄果,多成为粗皮大果,容易出现浮皮。

第四、施肥不当

在8月份的秋梢期偏施氮肥,氮肥过多;壮果肥施用过迟,果树体内氮素过多;果实转色期使用含氮较多或含激素的叶面肥,都会造成柑橘浮皮现象的出现。

第五、晚秋到初冬季节,骤干骤湿

在柑橘壮果期如遇天气干旱,果肉膨大受限;而后果实着色期降雨量较多的话,又高温高湿,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变化剧烈,骤干骤湿,也易造成浮皮。

柑橘浮皮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柑橘浮皮果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种柑橘也是如此,事先作好计划,不要总是等到出现问题之后才想着怎么补救,很多时候往往为时已晚了。一春之计,现在虽然不是预防浮皮果的季节,但是我们可以提前把其列入全年的农事安排表当中,到时可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浮皮果的出现率,避免损失。

前面分析完了原因,到相应的季节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浮皮果的发生。

1.补充钙元素

一是土壤施钙。对酸性土壤(如红、黄粘土的田块)撒生石灰,果实采收后至春梢萌发前(12-1月),结合果园深翻,每亩撒50-75公斤的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给土壤补充钙素,增强果皮柔韧性和果实硬度。

二是果实喷钙。推荐在壮果期(7-9月),采用2%~3%的石灰水或0.5%~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喷施树冠,以促进果实、叶片同步吸收钙元素,避免果实缺钙。

施用的最佳时期为7月份,不迟于8月上旬。在果实着色(9-10月)20%~30%时,喷石硫合剂,促进着色,延缓果实衰老,减少浮皮。或在幼果期(4月上中旬至5月底)、果实膨大期(8月)喷施普滋钙(稀释300-500倍),10-15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1-2次。从幼果期开始给果实补钙,增加果实硬度,减少浮皮果的发生。

2.控制含氮化肥的施用

在秋梢期(8月)增施速效性有机液肥或氮、磷、钾化肥,不可偏施、重施尿素等氮肥。在施壮果肥(9-10月)时,每株增施250~500克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同时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对树冠配合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等钾肥,如此可增厚果皮、增强果皮柔韧性,大幅减少浮皮果的发生率。

3.适当疏果

根据树体营养适量挂果,对挂果过多的橘树,按照疏密留稀、留优去劣的原则,把小果、畸形果、病虫果、伤口果、密生果统统疏除,发现粗皮大果也要尽早摘掉,让果树挂果适量。

4.适时采收

晚熟品种做好留树保鲜工作,柑橘的采摘时间并不是越迟越好,根据品种特性在果实成熟后适时采摘,有利于保证果实品质。否则,采收得越迟,浮皮果出现得就越多。

5.做好水分管理

在晚秋到初冬季节,保持果园土壤湿润,遇到长时间干旱,要给果树适量浇水,防止土壤中水分急剧变化。雨水天气则注意果园开沟排水。

柑橘的各个品种的生长周期有差别,要根据各品种的物候期为准,才能有效减少浮皮果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