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縣幾度輝煌的大興國寺!其前生今世你想了解嗎?

阿育王舍利塔之魏州臨黃塔

莘縣古城鎮舍利寺村大興國寺(俗稱舍利寺)乃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意義非凡,影響巨大。大興國寺,始建年代不可考,但至遲可追溯到隋唐時期,經宋、元歷代損毀重修,一直持續到近代,其中多有皇室參與。但因缺少專門的研究,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一直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2017年秋,大興國寺舊址(古城糧所舍利寺糧站院內)上出土了一通元代古碑,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搜狐新聞網、鳳凰新聞網、香港大公報網、今日頭條、佛教在線、菩薩在線等各大新聞網站均予以報道。此碑名《大元國濮州朝城縣舍利大興國寺總持淨因大師道公高行碑》,冠、身、座俱全,通高4.48米,寬1.16米。碑文1700餘字,詳細記述了元初高僧淨因大師生平及其發願重修舍利寺、塔的事蹟。此碑的出土不僅部分還原了舍利寺的歷史面目,還石破天驚地破解了舍利塔的真實身份,為進一步揭開舍利寺的神秘面紗提供了一把鑰匙。

莘縣幾度輝煌的大興國寺!其前生今世你想了解嗎?

(一)

阿育王舍利塔的起源

1、舍利

舍利,梵語Sārira的音譯,又作舍利子,漢譯為靈骨、身骨,是佛及高僧圓寂後經過火化而遺留下來的結晶體。舍利的形成,一般說來,系修行者的道力功德長年積累所成,是“成道”的重要標誌之一。《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雲:“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所有舍利中,以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最為尊貴崇高。為度化眾生,佛圓寂火化後,成就的八萬四千顆真身舍利便成為佛的化身,藉以激勵修學者努力精進,也成為佛教徒心目中至高無上“聖物”。

舍利子的形狀千差萬別,既有圓形,也有橢圓形,更有蓮花形,甚至還有的呈佛或菩薩狀;其顏色也呈七彩斑斕,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瑪瑙,也有的似水晶,光彩照人,而且如鑽石一般堅硬,錘打不碎。唐釋道世《法苑珠林•舍利篇•引證部》說:舍利有其三種,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發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若是佛舍利,椎打不碎。”

另外,舍利還有真身舍利與影骨舍利之別。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遺留下來的舍利,稱真身舍利。為防止真身舍利被盜或遺失,用其它材料仿製代用的舍利,稱影身舍利,一般置於真身舍利之中,起一種保護作用。如在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四顆佛指舍利中,僅有一顆為釋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其餘三顆為唐代用玉石等材料複製的影骨舍利。

2、舍利塔

舍利塔,梵語浮屠、浮圖,也稱窣堵坡。古印度埋葬供奉佛舍利的一種高聳型點式建築。古印度的塔是由臺基、覆缽、寶匣、相輪四部分組成的實心建築。漢代時,塔傳入中國,與中國本土建築相結合,形成了與印度不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傳統建築樣式。中國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地宮位於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奉藏舍利函或金棺銀槨,內裝舍利及玉石、瑪瑙等雜寶。塔基包括基臺和基座。塔身為多層造型,有三層、五層、七層、九層、十三層、十五層、十七層乃至三十七層等;塔身一般設有天宮,供藏經書、舍利等。塔剎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座、仰蓮、覆缽、相輪和寶珠組成。舍利塔早期多為木質結構,後漸以磚石為主。

3、阿育王舍利塔

據《阿育王傳》(西晉安法欽譯)記載:阿育王,梵語Asoka,舊稱阿恕伽,新稱阿輸迦,意譯無憂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旃陀羅笈多之孫賓頭沙羅王之子,生活年代相當於我國戰國末期。他在位期間,除半島南端外,統一了印度全境,成為古代印度史上最強盛的時期。阿育王因南部未下,征戰殺戮過多,遇一沙門說法,遂生悔悟,皈依佛教。後,頒佈敕令,廣造寺塔,又親自巡禮佛跡,到處立柱紀念。即位第17年,在華氏城(即今印度比哈文邦的巴特那)舉行第三次佛典結集,並派遣僧人到國外佈教,對以後的佛教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阿育王還去王舍城取出阿闍世王所埋的四升舍利,又取出埋在另外六處的舍利,在全世界建造了八萬四千座寶塔。《阿育王經》(梁僧伽婆羅譯)、《法顯傳》、《大唐西域記》等書對阿育王造塔事蹟皆有記述。因阿育王奉佛建塔有功,後世佛教徒為緬懷阿育王功德,多將瘞埋釋迦牟尼舍利的塔稱作阿育王塔,庶幾成為釋迦牟尼舍利塔的代名詞。

4、中國十九座阿育王塔

據文獻記載,阿育王在全世界造八萬四千座塔中,其中有十九座(另有二十座、二十一座之說)建在我國。對這些阿育王舍利塔的具體名稱和地址,目前可見的最早文獻是唐代高僧道宣法師在其《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的記述:

昔如來行乞,有童子戲於路側,以沙土為米麵,逆請以土面奉。佛因為受之,命侍者以為土漿,塗佛住房,足遍南面。記曰:“此童子者,吾滅度後一百年,王閻浮提,空中地下四十里內,所有鬼神並皆臣屬。開前八塔所獲舍利,於一日夜役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塔。”廣如眾經,故不備載(此土即洲之東境,故塔現不足以疑)。舍利,西梵天言,此雲骨身也(恐濫凡夫之骨故依本名而別之)。

西晉會稽鄮塔緣一

東晉金陵長幹塔緣二

石趙青州東城塔緣三

姚秦河東蒲阪塔緣四

周岐州岐山南塔緣五

周瓜州城東古塔緣六

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緣七

周洛州故都西塔緣八

周涼州姑臧縣塔緣九

周甘州刪丹縣塔緣十

周晉州霍山南塔緣十一

齊伐州城東古塔緣十二

隋益州福感寺塔緣十三

隋益州晉源縣塔緣十四(雒縣塔附)

隋鄭州起化寺塔緣十五

隋懷州妙樂寺塔緣十六

隋幷州淨明寺塔緣十七

隋幷州榆社縣塔緣十八

隋魏州臨菑(黃)縣塔緣十九

雜明神州山川藏寶等緣二十

另外,道宣《廣弘明集》、道世《法苑珠林》等典籍亦有大致相同的記載。近年,又有學者發現《敦煌文獻P.2977》對這些塔的記載更為全面、準確,轉引如下:

佛滅度後一百八十六年,摩竭陀國鐵輪王名阿育,開前故塔,取其舍利八萬四千粒,使七寶為資,驅役鬼神,造八萬四千寶塔,每一塔中安舍利一粒,請雞頭末寺十六萬八千僧中,第一座號曰耶舍尊者,於五指端放八萬四千道光明,敕鬼神尋光盡處,安塔一所,大唐國內得一十九所也。

第一在明州鄮縣育王寺

第二在金陵長幹寺也

第三在青州臨淄縣寺久無名

第四在河中普救寺

第五在鳳翔法門寺

第六在瓜州未知寺名

第七在沙州大乘寺

第八在故洛陽白馬寺

第九在涇(涼)州姑藏寺

第十在甘州刪丹縣未知寺名

第十一在晉州洪同縣廣化寺

第十二在代州香谷縣圓果寺

第十三在益州福鹹(感)寺

第十四在洛京蜜(密)縣超化寺

(第十五原缺)

第十六在懷州武陟縣妙藥(樂)寺

第十七在北京淨明寺

第十八在北京榆杜(社)縣寺久無名

第十九在魏府潮城縣寺久無名

楊學富、王書慶先生對《敦煌文獻P.2977》《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法苑珠林》《廣弘明集》上的記載進行了專門對照梳理,列表如下:

序號

P. 2977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捲上

《法苑珠林·故塔部》

《廣弘明集》卷十五

1

第一明州鄮縣育寺

西晉會稽鄮塔緣一

西晉會稽鄮縣塔一

越州鄮縣塔一

2

第二金陵長幹寺

東晉金陵長幹塔緣二

東晉金陵長幹塔二

閏(潤)州江寧長幹寺塔七

3

第三青州臨淄縣(未知寺名)

石趙青州東城塔緣三

石趙青州東城塔三

青州臨淄阿育王寺塔十

4

第四河中普救寺

姚秦河東蒲坂塔緣四

姚秦河東蒲阪塔四

河東蒲坂育王塔十一

5

第五鳳翔法門寺

周岐州岐山南塔緣五

周岐州岐山南塔五

岐山法門寺塔四

6

第六瓜州(未知寺名)

周瓜州城東古塔緣六

周瓜州城東古塔六

瓜州土塔九

7

第七沙州大乘寺

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緣七

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七

沙州城大乘寺育王塔十七

8

第八洛陽白馬寺

周洛州故都西塔緣八

周洛州故都西塔八

洛州白馬寺育王塔十五

9

第九涇(涼)州姑藏寺

周涼州姑臧縣塔緣九

周涼州姑藏故塔九

10

第十甘州刪丹縣(未知寺名)

周甘州刪丹縣塔緣十

周甘州刪丹縣故塔十

甘州刪丹育王古塔十六

11

第十一晉州洪同縣廣化寺

周晉州霍山南塔緣十一

周晉州霍山南塔十一

晉州霍山育王寺塔十八

12

第十二代州香谷縣圓果寺

齊代州城東古塔緣十二

齊代州城東古塔十二

代州育王塔十四

13

第十三益州福感寺

隋益州福感寺塔緣十三

隋益州福感寺塔十三

益州成都福感寺塔五

14

第十四洛京蜜(密)縣超化寺

隋鄭州起化寺塔緣十五

隋鄭州超化寺塔十五

鄭州超化寺塔二

15

(原缺)

隋益州晉源縣塔緣十四(雒縣塔附)

隋益州晉源(原)縣塔十四

益州晉源(原)縣塔六

16

第十六懷州武陟縣妙藥(樂)寺

隋懷州妙樂寺塔緣十六

隋懷州妙樂寺塔十六

懷州武陟妙樂寺塔八

17

第十七北京淨明寺

隋幷州淨明寺塔緣十七

隋幷州淨明寺塔十七

幷州育王寺塔十二

18

第十八北京榆杜(社)縣(未知寺名)

隋幷州榆社縣塔緣十八

隋幷州榆社縣塔十八

幷州榆社育王寺塔十三

19

第十九魏府潮城縣(未知寺名)

隋魏州臨菑縣塔緣十九

隋魏州臨黃縣塔十九

冀州臨黃育王塔三

20


雜明神州山川藏寶等緣二十

統明神州山川並海東塔二十


21



明西域所造之塔二十一


雖然阿育王建造佛塔的事蹟聽起來帶有一些神話色彩,但據古塔專家張馭寰教授數十年的研究發現,文獻上記載的塔、寺名稱及位置和實地考察的結果大都相符,證明這些塔、寺在歷史上確實存在。(未完待續)

王學彪,別號柿園居士,山東陽穀人,莘縣一中教師。畢業於魯東大學中文系。致力於中學語文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撰有《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能闡法師年譜》《仁修法師年譜》《三槐一葉》等,發表各類作品百餘篇。現為中國教育學會特約研究員,聊城市詩人協會、書法家協會、文藝評論家協會、傳統文化研究會會員,聊城市佛教協會理事、海會寺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