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捶布石,带给大诗人李白写作灵感,如今70岁以下都不认得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诗流传甚广。尤其是头两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几乎上过学的都知道。全诗如下: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嘿,有粉丝要说了,这篇文章胡哥不访古村了?错!

此次访古和这首诗沾边。主要是诗中涉及到的一件物品和此次访古有关。

这件物品就是“万户捣衣声”这句中,捣衣服所用的捶布石。

一说捶布石,估计除了玩农具收藏的之外,知道的寥寥无几,即便你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小小捶布石,带给大诗人李白写作灵感,如今70岁以下都不认得

胡哥访古村时拍到的各种捶布石。

上图就是各种捶布石。模样大同小异,像一个小型的青石供桌,40×60公分左右,高约二三十公分。表面光滑,微微鼓起,呈弧形。

根据各家经济实力,捶布石表面、四条腿等处都有雕刻,或精致或粗糙。

在胡哥走访的多个古村,都见到了捶布石,一般是在房屋的窗户下。

小小捶布石,带给大诗人李白写作灵感,如今70岁以下都不认得

再来一组捶布石。

起初见到时,胡哥还以为是石凳,供人休息使用的,可圆弧形的表面让人起疑。

当时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有的说是织布石,想象不出它是如何使用的。

更搞笑的是在著名的太行山岳家寨里,见到的捶布石上面竟然用红漆写着“槌鳖石”。天!什么样的老鳖会被槌打??

小小捶布石,带给大诗人李白写作灵感,如今70岁以下都不认得

平顺岳家寨八路军银库房前的捶布石。

直到在长治县西岭村走访时,一位70多的老大爷告诉胡哥,这是捶布石,捶布用的。

经过查阅资料,原来捶布石要配合一对木棒槌使用。棒槌用硬木制成,茶杯粗细,一尺多长,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起码从李白写《子夜吴歌》时,人们就用捶布石捶布了。可是捶布到底是干什么?洗衣服还是其他呢?

原来,过去的粗布衣服也就是纯棉的手工纺线做成的衣服,布料很粗糙、坚硬,若是直接贴身穿,会很不舒服。用现在时髦的词汇就是没有亲肤感。

小小捶布石,带给大诗人李白写作灵感,如今70岁以下都不认得

捶布石使用资料图。

这时候就用到捶布石了。使用的时候先把捶布石用清水冲洗两遍,然后把新织好的布沾湿,再晾至半干,叠成几层放在捶布石上用棒槌捶打。

棒槌吹打在粗布上的声音很好听,“砰嘣砰嘣”,很响,若是在夜晚会传得很远。

熟练地妇女会敲打出有节奏的声音,非常有韵味,像一曲打击乐。而新手就轻重不一、快慢不齐,缺乏乐感。

于是大诗人李白才会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感慨。

这样捶打过的粗布料,会变得柔软、平滑,既好看又亲肤。当然,浆洗过的衣服同样也可以捶打让它变得绵软、平整舒适。

那“砰嘣”的捶布声不只是诗人李白笔下的长安夜曲,更是最美的乡音。可如今,就连叫出它们名字的人都很少了。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