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像奖“专业精神奖”为什么颁给了“茶水莲姐”?

小汐汐22

在昨天晚上的香港电影金马奖典礼上,当成龙将“专业精神奖”颁给一个普通的阿姨——“茶水莲姐”的那个时刻,毫无疑问的是整个颁奖典礼的最高潮。

还原一下现场~

这位阿姨看起来紧张又局促,衣着也不光鲜↓↓↓

但是,当她出现的那一刻,全场的电影人都毫不犹豫的起立为她鼓掌↓↓↓

而这种全场起立鼓掌的待遇,可是只有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楚原导演颁奖时才出现过一次。

成龙特意为了她飞回香港来颁奖,还给了她这样的介绍:

“一部电影是由好多幕后工作者完成的,而‘茶水阿姐’是幕后中的幕后,独立支持所有电影人。”
“我们拍片时不知道她的存在,但我们休息时,没有她在身边会喊救命,大家都好需要她,所以今天特意回港为Pauline撑场。”

这一幕可以说是昨天颁奖礼中“人性之光”般的存在了。

颁奖给她,因为茶水莲姐从业30年,兢兢业业的见证了香港电影从年产300部到40部左右的兴衰变化,还见证了大部分香港明星从出道到成为天王巨星。

可以说是一枚香港电影幕后的"活化石"了。

她懂得他们的喜好习惯,在白天黑夜连轴转拍摄过程中,在辛苦的片场很好的“照顾”了他们↓↓↓

颁奖给她,除了她确实被众多香港电影明星们尊重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香港电影人需要一个能振奋人心的“高光时刻”

服务于香港电影的金像奖,太需要一个能让处于低谷的香港电影人团结一致的时刻了。

香港电影金像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项。

这三个奖项,背后有不同的历史变迁。

金马奖原本在台湾地区举办,是华语圈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奖项。

但是台湾电影的年产量逐年下滑,已经降到了10部左右/年的数量,金马奖的存在岌岌可危。

所以20世纪90年代后,原来的“台湾电影金马奖”已经将颁奖范围由台湾电影扩大到港台电影,继而扩大至整个华语电影市场了。

简单说,因为台湾电影的严重衰败,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无法再撑起这个奖项,只能扩大范围。

因为港片产量下滑,金像奖也处于变革的边缘,只是目前看,香港电影的年产数量暂时还是可以撑起一个电影产业的奖项。

虽然近年来大导演们如周星驰、徐克、王晶、许鞍华、陈可辛都与内地资本合作,北上试水。

2018年第37届金马奖的影片候选名单里——入围的五部最佳电影:《拆弹专家》《明月几时有》《相爱相亲》《追龙》《杀破狼·贪狼》,大都是与内地的“合拍片”。

而去年的《树大招风》、《一念无明》、《点五步》、《幸运是我》等获奖作品,是纯港片,而且有三部都是新人导演的处女作。

在这种大环境下,香港电影的金像奖,当然要想办法通过一些时刻,让电影人重温往日辉煌,激发信心和斗志。

这也是我所认为的"茶水莲姐"出现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茶水组是一个剧组资金的象征,因为大部分剧组请不起茶水,都会让片场工作人员轮换作。

但是茶水姐却是剧组地位最低的工作者。

与内地一线明星动辄带着七八个助理不同,对香港电影演员在片场的吃喝来源就是“茶水姐”。

茶水姐的工作,就是拍戏时,照顾所有工作人员的饭食和饮料,斟茶递水、派饭、递面巾抹汗。

要懂得察言观色,记住个人喜好,也要放的平心态,跟着连续几天几夜拍戏吃的了苦。

近二十年来随着港片减产,整个行业内的茶水姐已经不足10人。

这个从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开始颁发的“专业精神奖”,并不是每届都会出现。

人的工作有分工,但是人格无贵贱。


与其说是金像奖将荣誉颁给了她,不如说是借她这个三十年的“港片回忆”,来重新给急需振奋的香港电影人喝上一口有肉有料的温情汤。


(文\\硬核八卦 首发悟空问答 已维权 抄袭必究)


硬核八卦

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古天乐拿到了人生第一个金像奖影帝,他上台领奖的时候,表情始终比较紧绷,没有看出过多的兴奋和喜悦,他比往常话多了一些。他说坐了一晚上,一直在想香港电影该怎么做,看得出他内心对香港电影的希冀和责任。获奖感言里他提到了很多为香港电影付出过的人,提到了另一位获奖者杨容莲,在片场负责茶水工作,被大家称为“Pauline姐”,古天乐说她是片场的开心果,不止演员知道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她。

杨容莲负责茶水工作30年,非常资深,熟悉所有合作过演员的喜好,能很好的配合现场工作,既保证效率也能很好的照顾到演员。凭借在茶水工作上的兢兢业业,杨容莲今年拿下专业精神奖,可别小瞧这个奖,成龙和著名武术指导袁和平也都拿到过这个奖。

在这之前,也许你会疑问,端茶倒水竟然都能拿金像奖?是的,答案非常肯定,Pauline姐获得了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精神奖实至名归。Pauline姐从事这个茶水职业30年,从香港电影最景气的时候做到现在,只可惜行业越来越不景气,越来越多香港演员来内地发展,目前香港仍然从事这个职业的不足10个人。

有人也许会问端茶倒水有什么专业不专业的,她的工作递水、派饭、递面巾,是全片场最“不起眼”的工种,她却能把剧组上上下下照顾的很好,Pauline姐在片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吴镇宇还以为现场每个茶水也叫Pauline;阿SA说每次喝不到Pauline姐的茶水无法开工。Pauline的名字已经能代表这个职业,可见她在这个行业的资深程度。

Pauline姐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在人来人往的电影片场,既要做到悄无声息不影响任何人,又需要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每当喊CUT之后,Pauline姐就会被招呼进场,给演员和工作人员递饮料和面巾,然后迅速的退回自己的位置。Pauline姐拿到这份工作的契机也很偶然,她在家觉得闷,经过朋友的介绍进入了电影行业,转而做了茶水工作,比较简单也没那么辛苦,薪水也还不错。

现在的Pauline姐几乎对演员们的习惯和喜好了如指掌,在片场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不少大牌演员见到Pauline姐都对她恭敬有加。周润发、巩俐、萧芳芳、张国荣、梁朝伟、古天乐、刘青云、吴君如、舒淇、袁咏仪都曾跟她亲密合影,成龙更是说:“有些人在拍摄的时候可能没发觉她的存在,但她不在片场的时候你会叫救命”,成龙和古天乐也都大赞Pauline姐的XO酱也很好吃。

Pauline姐上台领奖的时候,全场起立致敬,成龙是专程回来给她颁奖的,还在旁边贴心为她扶麦,她非常朴素地发表感言:“多谢大家,拿这个奖很开心”,除此之外她还感谢了家人和片场所有工作人员的包容。

尽管她的工作全在幕后,除了香港电影从业者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但台下的人有刘德华、古天乐,有张艾嘉、毛舜筠,这些资深的电影演员为她鼓掌,她为电影行业的付出值得这些人的掌声。未来Pauline姐也会一直做下去,直到没人请为止,也希望内地越来越多电影幕后工作者也可以受到表彰。


猫眼娱乐

“茶水”可能是金像奖专业精神奖设立以来表彰过的最“边缘化”的角色,但这个1990年由第九届金像奖开始加设的奖项,其实也表彰过不少我们极易忽视的其他电影工种。

从字面意思和奖项本身设立的意义看,“专业精神奖”其实本来就更适合颁给电影的幕后人员,不过其设立之初时评选范围还是加入了“资深演员”这一条。比如张国荣、梅艳芳、沈殿霞去世后就都获得过这个奖。

尽管如此,大部分获奖者都是幕后人员,除了编剧、制片、导演等常见的幕后角色——比如香港武侠片代表人物楚原导演、著名武术指导、现在也转为做导演的袁和平等,该奖项也尽可能地涵盖了电影行业的各个工种。

比如第一届专业精神奖得主朱日红是幕后场记和副导演的代表人物,第二届的彭雁联是发型师的代表,第三届的其中一位获奖者屠梅卿是制片、剧务的代表,1994年的获奖者之一江祖贻则是院线和发行的代表(这两届该奖项都有两名获奖者,另外一位均是编剧)。

进入2003年,该奖项成为一个每年都有的常设奖项(除了2014年空缺外),表彰的范围也开始越来越广。

2005年与成龙一同获奖的余慕云是香港电影研究者的代表;2006年获奖的汪长智是电影海外合作和技术服务的代表;2007年获奖的文润玲是化妆师的代表;2009年获奖的丁羽是配音的代表,2010年的邹林和2016年的周永光是灯光师的代表;2011年的陈自强是经理人的代表;2012年的方浩源是电影剧照的代表;2013年的吕丽桦、高天宙是胶片冲印的代表;2015年的周坤龙是道具师的代表;而2017年的专业精神奖则颁给了我最喜欢的一个工种:电影海报师。

去年的获奖者袁大勇被称作香港电影的海报教父,从李小龙到成龙,都找他画海报。他的海报融合了中西方绘画技巧,很有特点。

阮大勇从事海报绘制工作的18年间,创作了200余张海报。而从1975年到1992年,也差不多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18年——可以说,他的海报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代的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时隔25年,阮大勇再度出手,给1月公映的一部香港喜剧《卧底巨星》绘制了海报,不过这部电影却口碑票房双双失利——如今很多荒腔走板的香港电影可能已经配不上阮大勇的电影海报了。

而和阮大勇形成类比的是,今年的杨蓉莲从业30多年,恰恰见证了香港电影由盛转衰,寻求自我突破的进程。

可以看出,专业精神奖有点类似于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后者早期被称为于奥斯卡荣誉奖,于1927年1月4日,由当时的好莱坞巨头米高梅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路易斯·梅耶提出设立的。而这个奖项也颁给过不少有趣的电影工种。比如提高了电影院建造标准的剧院老板、电影编舞者,甚至对美国国会图书馆恢复收藏电影资料做出过努力的人都获得过此奖。

当然,与东方,以及欧洲电影产业不同的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奖最多的幕后工种之一还是电影技术相关的人员,比如彩色电影术、特效等等,连与电影发明密切相关的爱迪生,都获得过学院颁发的荣誉会员称号(虽然没有获得该奖项,但性质也类似了)。

尽管每个电影奖都专设一些表彰各工种的专项奖,但专业精神奖这类涵盖更广泛的奖项,还是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一部伟大的电影,绝不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和几个伟大的演员就能创造出来的,它必是集体——通常动辄百人甚至上千人努力的结晶,这也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特点。任何默默无闻的工种,都对电影的顺利拍摄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也理应受到尊重。


业余影迷

在今年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大会将一个极具分量的奖项—专业精神奖,颁给了一个平凡都不能再平凡的人---茶水莲姐。

过多的过程以及其他基本面就不说了,很多大神都回答得很详细。至于为什么要颁给她,我谈谈个人的看法。我认为颁这个奖给平凡的莲姐,更多的是宣扬工作无分贵贱的道理,特别是在利益、势利、攀比、金钱等渲染严重的电影圈娱乐圈,更加需要一股清新纯净的清流来洗礼,特别是在成龙如此德高望重的手上接过奖项,加上在场所有明星导演的集体起立鼓掌致敬下,相信不在场的其他电影圈人士、甚至在家里看转播的普通百姓,都会被这样的奖项、这样的意义所感动所感悟。

职业无分贵贱,希望手机前的大家都要领悟这个道理,做好自己,就等于做好人生。


L聪记

工作无贵贱,在电影圈也是这样。今年的这届金像奖把专业精神奖首次颁给了一个茶水工作者杨荣莲,而在她的获奖短片当中,古天乐、吴镇宇等很多大牌明星都出现对她大加夸赞,成龙亲自为她颁奖,足可见金像奖以及香港电影圈对每一个普通电影工作者的尊重。

茶水这个行业,可能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负责端茶倒水的职务,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事实上这种工作必不可少,每个人都得吃饭,更何况是拍戏这种脑力和体力都耗费相当大的工作。

茶水这一行除了要为剧组里所有的人提供饮品之外,还负责他们的午餐。注意,这里的“午餐”未必一定是在中午时间吃,如果是戏份是在清晨四五点钟就开拍,那么午餐时间而会随之提前。像杨荣莲这样的工作人员就要负责与导演沟通,及时为人员补充能量,而又要确保饭菜的可口和营养。

不仅如此,在拍摄现场往往还都有食品配送服务,桌子上也得放一些零食什么的。如果这些基本的便利都没能提供,那么可能会成为演职人员闹情绪甚至罢工的导火索。对于任何一部高预算的商业片来说,如果这些食品太便宜或是廉价货,那么也会引起剧组人员的不满。可见,茶水这一行,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在好莱坞,如果因为拍戏耽误了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吃饭时间,是需要给每人补上一笔“误餐费”的,而且通常会根据所耽误的时间来进行累计叠加,一般是以10分钟或15分钟为一个单位。但由于在饭前拍摄的效率较高,所以一般剧组宁可多掏一部分误餐费,也防止饭后慢悠悠的拍。

(鲸鱼君)


鲸鱼电影

最感动的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居然把“专业精神奖”颁发给了茶水岗位工作人员Pauline杨蓉莲!


这才是真正的专业精神!哪怕是烧茶水,也亦要做到尽职尽责。

人称茶水莲姐的杨蓉莲入行资历达三十多年,曾参与超过百部香港电影,人人敬重。


当成龙大哥为她颁奖时,全场起立鼓掌。 看到下面这些与明星们在片场合影的老照片,瞬间泪奔。

杨蓉莲与吴君如合照


梁朝伟和杨蓉莲旧照


娱楽教主

【专业,指的是把自己份内的事做精做细】

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每个人从事的工作,都只是在为他人提供服务而已。

――电影明星拍电影,你服务的是观众。

――写稿输出文章者,你服务的是读者。

――一家公司的老板,你服务的是保障整个公司的员工有收入,有好的福利。

电影这个行业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专业的人才。很多人从事茶水工作,总认为这份工作不能赚大钱,没什么前途,总是敷衍了事。今天在这个剧组,明天跑另一个。任何工作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精耕细作,杨蓉莲在这个岗位一做就是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口碑,那么她就可以把茶水这个工作实行工业化,给每个剧组输出专业负责的劳动力。



【这个奖项鼓励每一个人,不管你做着什么工作,大事还是小事,只要你能把事情做好,你就是重要的。】

这点可以看出香港电影从业人员,对人权相当尊重。拿美国好莱坞对比一下,人家的工作人员都是非常有效率的。吃饭时,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会确保有凳子做,不能蹲着吃饭。现场还有医生,救助人员等候。



――黎明当年在拍《梅兰芳》时,什么事都可以克服,就是不能饿着肚子,耽误放饭时间。人在消耗大量体能和精力时,最想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

随着我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很多外行人员纷纷涌入电影行业。为了圈钱,找一些不入流的编剧和导演,拍一些烂片放进市场,搞得业内乌烟瘴气。很多匠人艺术家倒成了弱势,好的作品出不了。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个极为不好的兆头。

电影作为一群人共同打造出来的作品,每一个岗位都举足轻重,希望大家尊重每一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工作人员。


无双兄妹

用真心换真情,任何岗位上都欠缺不了一颗螺丝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