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应该如何通过控制蛋白的摄入提升存活率?

Above6317786

1.含有甘氨酸和丝氨酸的蛋白质。

之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通过选择性摄入蛋白质,癌症患者可以有效的提升存活率,增加存活时间。我们都知道,本来这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好东西人人都想拥有,当然,作为坏人的癌细胞也想拥有。这些癌细胞会大肆掠夺人体内的营养为其所用,这些营养物质中有一部分就是蛋白质。所以癌症患者一般都比较消瘦,并经常出现营养不良症状。

这些癌症细胞掠夺人体内的蛋白质,其实是看中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特别是氨基酸中的甘氨酸、丝氨酸。科学家已经多次证实这两种氨基酸对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要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指出:对于患有肠癌和淋巴瘤小鼠,使用不含丝氨酸和甘氨酸的食物,它们的生存率提高了一半。因此,不过少吃,含有甘氨酸和缬氨酸的食物,有望实现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2.低蛋白饮食

另外,近期来自法国科学家的研究则指出:低蛋白饮食可以激活一条关键的IRE1α/RIG1信号通路,诱导内质网中的未折叠蛋白反应,杀死癌细胞。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蛋白的摄入量,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甚至杀死癌细胞。但这项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蛋白质的摄取量没有一个明确的指示标准,小鼠实验中他们发现蛋白质减少12.5%和25%会延缓肿瘤生长,但减少40%的话却没有任何效果。

但是过低的摄入蛋白质,对于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来说是不友好的。所以,这项研究仍需继续深入,定量的研究蛋白质的摄取量、癌症患者的营养状以及癌症的增长抑制情况,三者之间的关系。


PhD肖

癌症患者的重中之重就是吃好,尤其是术后,放化疗后一段时间内饮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这里面所谓的吃好,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维持能量,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物,而是十分强调要吃好蛋白质食物,高蛋白饮食对肿瘤患者有益 。

吃好蛋白质食物具体要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保证蛋白质的数量

对于普通人来说,蛋白质的输入量大约每天1.0克/公斤体重(普通人标准),但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最好能够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而且,病情越重,状态越差,则蛋白质越多,最多可以达到2.0克左右。几乎达到普通人的一倍。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60kg体重的普通人,蛋白质的需要量大约在55-65g之间。但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蛋白质的需要量就要在70-90g之间为宜。

如此多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食物:

奶类(250毫升一袋奶约含蛋白质8克)

 蛋类(1个鸡蛋,蛋白质6克)

 鱼虾(100克,提供蛋白质15克)

 禽畜肉类(50克,提供蛋白质8克)

 大豆制品(100克,提供蛋白质8克)

 蔬菜(100克蔬菜大约提供蛋白质5克)

 粮食(200g,提供蛋白质20克)

以上蛋白质大约是70g左右,如果想要再增加一些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增加一些奶类,蛋类的摄入。

第二、保证蛋白质的质量

癌症患者,蛋白质的摄入尽可能选择优质蛋白,即鱼肉蛋奶豆中的蛋白质,更好消化和吸收,同时减少主食的摄入。


个人试图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取提高生存率是徒劳无益的。

一个是谷氨酰胺,这是血浆中最丰富的氨基酸,是各种细胞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嘌呤、嘧啶和己塘胺的氮源,研究发现维持肿瘤细胞生存、增殖必须有高的谷氨酰胺,它同时是肿瘤细胞的碳源。所以,抑制谷氨酰胺代谢有逼近癌细胞凋亡作用。

另一个是天冬酰胺。由于肿瘤细胞天生缺乏天冬酰胺合成酶而不能自行合成天冬酰胺,它必须从血浆中获取这个氨基酸以供自我生存。所以就想到让血浆中的天冬酰胺分解的话,肿瘤无原料可用,就凋亡了。

控制氨基酸开控制肿瘤,看上去很美,实际则基本不能有用。

因为两种氨基酸也是正常细胞的必须。精准调控只能正常细胞用,不让癌细胞摄取,非常困难。更别说癌症患者个人控制蛋白质摄取达到什么目的了。

二,如果一定要说食物中蛋白质控制和健康状况的关系的话,倒不如不要想那么复杂,你就记住少吃饭,有助健康活力免疫力恢复。

通过少吃食物,能够延长寿命,是目前唯一被证实的长寿方法。这个对于健康人和癌症患者都是可行的。

少吃,就是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的摄取统统减少!杜绝暴饮暴食!但是决不能偏食偏废。尤其脂肪和蛋白质,是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稍有缺乏,就带来严重健康问题。

任何个人没有能力控制食用各种蛋白质时,摄取部分氨基酸不摄取部分氨基酸,所以,这个控制氨基酸控制肿瘤,您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好,个人是做不到的。

回答如上。


春雷滚滚2

在人人谈癌色变的现在,蛋白质的摄入量对癌症的患者的提升存活率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决定癌症患者生死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肿瘤科医生和患者及其家族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1)动物蛋白质

动物蛋白质是一种优质蛋白质,主要是指人体摄入动物的食物(鱼、肉、禽、蛋、奶)而获得的一种优质蛋白,同植物蛋白质相比,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于人体氨基酸模式,所以说,单从质量上来说,它比植物蛋白更优,质量更好,也有利于人体吸收。但它有几个致命的弱点:a不稳定。b人体过量摄入会抑制活性维生素D的产生。c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产生更多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並促使癌症形成或扩散。

(2)植物蛋白质

二、动物蛋白质对癌症的影响

(1)蛋白质的重要性。对于人体而言,蛋白质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既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基本成分,又是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更新或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虽然蛋白质如此重要,如果使用得当,有利于防癌控癌,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患癌,也会促使癌细胞的扩散或转移。

(2)动物蛋白质是一种会促癌的荷尔蒙。动物蛋白质导致人体产生更多的IGF~1,使得细胞的成长与移除失常,并促成癌症形成。如果人体过多摄入动物蛋白(鱼、肉、禽、蛋、奶),则人体内IGF~1就会不断增多,而它是一种会增进癌细胞生长的荷尔蒙,是一种癌症指标。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荷尔蒙能有效控制细胞的“生长”,也就是说能控制自身的繁殖并抛弃老旧细胞,以确保人体健康。但有7项研究指出,在机体不健康的情况下,IGF~1会更加活跃,导致更多新细胞出现、生长加速,同时也会阻碍旧老细胞的移除,这两项因素都有利于癌症发展。研究证明,食用动物性食物,会使血液中的生长激素IGF~1浓度提高,比较有关联的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

(3)动物性蛋白质会抑制活性维生素D的产生,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癌症的产生同体内缺少活性维生素D有关。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只要每隔几天在阳光下晒上约30分钟,人体能自行合成。除了阳光及遗传基因影响维生素D的制造外,食用含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物也会阻碍活性维生素D的制造,导致人体血液中活性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如果一直过低的话,就会导致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生。另外,钙质摄取量持续偏高,体内环境也容易使活性维生素D减少。也许会有人认为体内缺少活性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制剂就可以解决。不过,活性维生素D却无法从食物或药物中获得,若把活性维生素D单独制成药品,效力会过强而不适合医疗使用;而你的身体却有一套精密的自动调节机制,制造分量恰到好处的活性维生素D,适时发挥最正确的效用。如果要防癌或治癌,请多晒太阳,少开车,补充钙质必须适量为好。

三、癌症患者分三个阶段补充蛋白质

这个阶段的患者,由于体内消耗的蛋白质的较多,应以高蛋白为主,以确保患者的生存或身体恢复。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以植物蛋白(大豆及制品)为辅,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摄入量以1.2~1.5克为宜。

(2)出院后在家恢复阶段

这个阶段身体处于调养恢复阶段(约一个月)。这个阶段需要加强营养,仍然以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但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应稍高于正常人群,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1~1.2克为宜,不宜过高摄入。

(3)稳定阶段

此阶段患者伤口已愈合,身体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了防止抑制癌细胞的过多产生或转移,此阶段应以植物性蛋白(大豆及制品)为主,动物性蛋白为辅(肉类、鱼类、禽类三者合计不能超过100克,以50~75克为宜),每天每千克体重0.8~1克为宜。

癌症患者想提高生存率,饮食是一个重要环节,多吃点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这样就能多摄入各种抗氧化营养素和矿物质,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鱼、肉、禽、蛋、奶)应适量或者严格控制,这样才有利于抑制过多癌细胞的产生,有利于控制病情,带癌长期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