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退档考生后果很严重,为什么不能按1:1比例投档?

510859925

  平行志愿模式下,多数招生院校的投档比例维持在1:1.05以内,其实这个投档比例并不高,但仍深受考生、家长诟病,认为超比例投档是考生被退档的主要原因。


  然而,退档真是超比例投档导致的吗?不是!

  以学校为单位投档的模式,才是导致考生被退档的主要原因。在不改变这种投档模式的情况下,即使按1:1比例投档,也无法从根本上减少考生被退档的现象。

  按照目前多数省份采用的平行志愿模式,均是以学校为单位投档,即一个学校不管开设多少个招生专业,均是作为一个单位进行提档。一所学校开设20个专业,计划招100人,投档时只按高分到低分将符合条件的105人投档到该校,却没有考虑过这105人的所填报的专业——这就为考生被退档埋下了伏笔。院校提档后进行专业分配时,发现105人当中,大多数人扎堆在几个热门专业上,冷门专业少人问津,高分的考生被录取到了理想专业,一些成绩中下又填报了高分专业的考生,有两种结果:服从调剂的会录到其它专业,不服从调剂的只能被退档。

  如果按1:1比例投档,就能解决退档问题吗?显然也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核载100人的车,上来100人,按理说人人都有座位,但是先上来(高分先投档)的人都占了前面的好座位(专业),后面上来的人如果自觉选择后面的座位(填报了低分专业)或服从调剂的都被安排就座了,但有些后上来又只想坐前面好座位(低分只填报了高分专业),又不服从安排的人,只能被赶下车了。

  综上所述,在以学校为单位投档的模式下,很容易出现抢专业的情况,低分考生如果定位志愿不合理且不服从调剂,往往容易被退档。除了考生被退档外,容易被调剂专业也是这种投档模式的弊端。

  我国高校招生也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如浙江省采用以专业为单位按1:1投档的模式,就能彻底解决考生提档后被退档、及考生专业被调剂的问题,这是一个对考生非常有利的改革,希望尽快向其它地方推广。

  当前,在我国多数地区仍实行传统的以学校为单位的投档模式,这些地区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十分慎重,仔细衡量专业调剂、或被退档的风险,如果比较看重学校,那么建议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如果看重专业,那么建议降低对学校的要求,以降低被调剂专业或退档的风险。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熟悉高考志愿填报及高校招生录取的政策、规则、流程,欢迎考生、家长朋友关注。


高考与教育

高招投档为什么不能按照1:1比例投档



这个问题本不想再回答。因为这样类似的提问我已经回答过多次了。但是确实看到有人在这里胡说一气,考生和家长本来就不太明白,而平行志愿退档的情况又恰恰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点。还是说一说吧。

从提问内容看,提问者说:“考生一旦被退档,整个批次的志愿都作废了,只能征集志愿”。说明他已经意识到退档的巨大风险和严重后果了。

1. 高招投档比例为什么要大于1:1?

我们知道高招录取有两个重要环节,投档和专业录取。

在投档环节,由省级高招办主导操作,高校配合提供投档比例。所有填报该校的考生按照分数高低和考生志愿排队根据招生计划和高校配合提供的投档比例向高校投放电子档案,投满为止。投档到高校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高校的投档线(也叫提档线、调档线)。

投档后的下一个环节是专业录取。专业录取环节由高校主导操作,省级高招办配合监督。高校要根据投档后考生填报该校的专业志愿以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按照高校专业录取规则(分数优先、专业优先和专业分数级差)和考生其他条件进行专业录取,如果有不合格考生就会退档。专业录取后各个专业录取考生的最低分就是专业录取线,最低的专业录取线就是高校的录取线。

如果高校设置的投档比例是1:1.那就是说假如高校在某省的招生计划是100人,投档也就是100人,排名第100的那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投档线。如果投档后在专业录取的时候,有3名考生分数虽然高于投档线,但是专业录取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条件(比如身体原因,比如单科成绩原因)就要被退档,这时候高校实际录取的考生只有97人。高校就没有完成100人的招生计划。这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到,当初投档的时候要是投档103人,退档3人,录取100人,就正好完成招生计划了。在这里,招生计划100人,投档103人,投档比例就是103%。或者说是1:1.03。于是就说明了高招投档比例要大于1:1的必要性。

投档比例是不是越大越好?也不能这样说。还是上面的例子,招生计划100人,投档103人(投档比例1:1.03),如果这103人在专业录取的时候全部都符合高校的专业录取条件。而招生计划限定在100人不能增加,那也只能将排队的末尾的3名考生退档。这三名考生成为退档政策的牺牲品。如果是在平行志愿的条件下,他们不仅不能被这所大学(比如是A校)录取,他们所填报的B、C、D等后序学校都全部作废,不能再投档。这所高校虽然完成了招生计划,但是这3名考生发生政策性退档。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两点:

1. 高招投档比例要大于1:1,才能保证高校专业录取对学生的挑选余地,保证高校完成招生计划。

2.只要高招投档比例大于1:1,就有可能出现考生政策性退档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保证高校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另一方面最大可能保证考生利益,让合格考生不发生政策性退档。教育部对投档比例作出规定。

2.投档比例大于1:1的政策依据

教育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要求: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教育部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对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规定不同?这就是为了保证高校顺利完成招生计划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政策性退档比例。

在顺序志愿情况下(例如各省的提前批次)考生如果在第一志愿高校退档,在本批次还有第二志愿的投档机会。投档比例还可以适当高一些,最高不能超过120%。实际上高校掌握的多为110%上下。

在平行志愿情况下,考生万一不幸在平行志愿第一顺序高校退档,他在本批次将没有投档机会了。这对考生来说是非常惨烈的结果。所以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甚至100%。目的是尽量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3. 只要投档比例大于1:1就一定存在政策性退档风险吗?

从上面的分析看,考生因为自己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不合格被退档,属于可以理解。但是考生专业录取条件合格而发生政策性退档,确实很冤枉,但是也十分无奈。高校适度降低投档比例,可以降低政策性退档发生。但是只要投档比例大于1:1就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政策性退档风险。

在回答我们这个问题的人当中,有人说:“只要你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并服从了调剂,就不可能退档”。而且还是自称“高校招办负责人”。这是真的吗?

我说这也是真的。只是回答的人没有把话说清楚。这些年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招生宣传的时候承诺,对服从专业调剂并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只要投档就不退档。高校的这种承诺(其中有一部分高校只是口头承诺)算数吗?

原来在高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会组织各个高校用与正式投档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投档演绎,这叫做模拟投档。模拟投档的目的是让高校招生人员提前了解填报本校的生源情况,分析考生专业填报分布情况,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评估退档的可能性,提出合理的投档比例,尽可能把所有符合录取录取规则的投档考生全部录取,不发生政策性退档。

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校招生人员,能通过模拟投档进行精心测算,合理调整投档比例,既能完成招生计划,有尽量不发生退档。万一发生个别政策性退档,就调拨机动招生计划来弥补。在招生宣传的时候,如果一所高校敢说:“只要你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并服从了调剂,就不可能退档”。这说明经验丰富的高校招生人员一方面对把控投档比例有信心,另一方面有可能能合理调拨机动名额避免政策性退档发生。考生和家长可以相信。你只要考虑防范由于个人原因不符合专业录取规则退档就可以了。

但是没有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承诺对服从专业调剂并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只要投档就不退档的高校,只要投档比例大于1:1,就不能排除政策性退档风险。

提问者已经知道了退档的巨大风险和严重后果了。那么从考生和家长角度,除了防范政策性退档,还要防范常规原因退档。要仔细研读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据自己的成绩合理选报专业和专业排列顺序,务必服从专业调剂。


晨雾

其实,你谈的这个问题,不客观,有误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一般来讲,是不会退档的。

咨询更多高考志愿问题,请关注有着40年志愿填报经验的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或陕西省目前唯一注册,正规权威的专业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

高考填报志愿,如果退档,后果确实很严重,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程序。所以,各地招生办在这方面,都作了严格规定;这就是,只要招生院校提档,且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原则上一律不准退档。只要是执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不管是招生院校按照1:1.05还是1:1的比档投档,都应执行此规定。

另外,全国多地都要求招生院校按照1:1的比例投档,切实维护考生利益。

因此,平行志愿退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投档比例。而是由于考生体检,身体条件受限,不适宜选报相关专业;单科成绩偏低;未加试相关科目;不符合院校《招生章程》规定;政治审核或诚信系统存在问题且又不服从专业调剂,才可能退档。

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志愿没有拉开梯度,结构不合理,不科学,全部志愿不能满足所有志愿院校的投档要求,导致滑档。

总之,平行志愿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一定要慎重,理性填报志愿,平行志愿不平行,平行志愿有风险。千万不敢被人误导误判,造成终生遗憾。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人们有大喜事的时候(结婚,升学,庆寿)都要弄几桌酒席庆祝一回。


但是他们不知道大约来多少人?先定10桌,备1--2桌。如果来了八九桌人,剩下一桌打包拿回家自己用。

退掉备好的2准省下不必要的开支。如果来了13.14桌人可以,大家酬和着吃那12桌。

大学也是这样吗?备了2桌氿席防止有的学生明明录取他了,他确复读了,所以大学是按120%.110%..105%投档....大学的每个专业就是一盘菜!如果客人拿差不多的钱(分数)吃最好的菜(熊撑三珍海味)要最好的专业,那么大学只能遵循志愿,只有傻瓜才信:分数优先,先投档≠先录取。分数优先=学生说了算,遵循志愿=学校说了算。110%投档,就是把那些没看好我校,先投档的高分CDE志愿的人淘汰出局(10%)

如果大学就是按你说的按1:1投档。定了10桌氿席来了10桌人(其中有3桌子人)说有病了来不了了,我忙去不上了,1个大人领3个小孩子来吃饭!这样的话大学(办喜事的人)不是亏本了吗?事情就是有的学生AB志愿冲得太高。录取到CDE志愿这时候这些学生有好多人补习复读了,1:1只能对学生有利,对学校啊是百害啊!


大连易彩

看到很多人不懂还瞎说,作为高校招办负责人,真是有必要出来澄清一下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和高校录取规则,以免以讹传讹!!

平行志愿是同一批次的高校同时录取,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按照你志愿的顺序,投档符合的院校。



平行志愿各省招办规定最多可以105%投档,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高校不会轻易的超过1:1投档,因为只要符合高校招生要求,服从调剂的考生,高校是没有理由退档的!!!所以,

考生只要符合要求,高校无理由退档!!!!



为什么有的高校还是设置1:1.05投档呢?

因为根据招生人数和以往数据,每年都会有不符合专业报考要求的考生和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这部分考生按要求可以退档。多投档的考生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空档。所以,对高校来说,这也是有风险的,一般高校会很慎重!


所以,请考生和家长放心,在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下,你完全不用考虑高校是1:1投档还是1:1.05投档,只要你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并服从了调剂,就不可能退档!





我是高考报考指导时,高中生涯规划师,免费分享报考经验!



敬请关注


优仕报考指导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1:1.05投档会超投并退档。其实不是这样的。平行志愿在录取时,退档理由主要为不符合招生章程的规定,以及不服从调剂。比如单科要求,体检要求等等,因此必须认真查看招生章程的要求。

很多省都明确规定,不能以文化成绩过低为由进行退档,也就是说,只要你进档了,服从调剂,没有不符合招生章程的地方,都不会退档。

那么,这样学校是不是就会招多了?答案是肯定的。每年招生院校都会预留部分招生计划用来超录,预留的招生计划就是5%。

最夸张的就是清华大学在内蒙古,有时候超录会超过10人,远远大于5%了。


我是校园网,专注于高考志愿指导服务十年,专注于高考志愿指导软件大数据开发。


校园网高考志愿

目前,我国大多省市采用“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还是传统的“院校+专业”高招录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是不能按照1:1比例投档的。

首先我们看下目前“平行志愿”投档流程图:

我们可以看到分科(文科、理科),

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按照考生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假如第1名成绩700,第2名成绩699分,第3名……计算机先投第1名考生电子档案,若A志愿院校有余额则A校投档,A校没余额则检索B志愿院校,依次类推,直至检索最后一个志愿院校E志愿,若E志愿没有余额则退档处理;计算机照此法再投第2名考生电子档案……。

也就说各省考试院向各院校投档时是按照“考生总分”投档,未考虑院校具体专业。

不能1:1投档的根本原因在于容易造成高校招生缺额。举个例子:A校计划在山东省招生100名(其中分6个专业),1:1投档,山东省考务院按照考生总分向A校投档100名,讲极端点30名选择1专业(名额10人),30名报考2专业(名额10人),40名选择3专业(名额15人),且均不服从调剂,势必造成4、5、6专业没有找招到人,并且123专业65名考生做退档处理,因此,院校在招录时为了增加选择考生的余地,适当提高投档比例,一般1:1.05,高校对考生比较照顾的,若你投档,选择专业服从调剂,院校会想法把你录取的。

若1:1投档,需要改变招模式,采用“专业+院校”招录新模式,目前浙江已经实施,山东2020年高考实施,这样就会增加考生专业的针对性,提高高校的专业录取对口率。

因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

  1. 综合分析,准确定位。
  2. 注重学校,专业就服从调剂。
  3. 注重专业,学校就稍微降低。

仅供参考!

清爽自然465

为什么不能按1∶1比例投档,这是为了防止高校出现招生缺额情况。因为教育考试院在给高校投档的时候是根据分数高低依次投递的,不考虑考生的志愿服从情况。假如按1∶1的比例投档,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进档的部分低分考生的志愿,选择了专业不服从,而这些考生填报的专业已经录满,因为该考生是专业不服从,因此该考生无法安排到尚有缺额的专业,只能退档。假如高校是按1∶1的比例投档,那么退掉了部分志愿不服从的考生,那些尚有缺额的专业就没有考生递补,就会造成总的招生计划缺额。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在投档的时候必须按略高于招生计划的比例投档。我这样说,不知你是不是明白了。为此我奉劝那些填报志愿没有绝对把握的考生,为了不发生被退档的情况,尽量选择志愿服从,志愿服从的考生,一般极少被高校退档。


长弓152718832


芒果三月

高于1:1是为了高校利益,因为防止有不服从调剂的,不符合某专业要求的。现在平行志愿原则不退档不是绝对的!

一定要服从调剂!对于冲的院校要选承诺不退档的学校报!学校的招生章程必须认真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