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說話,孩子就會聽話

你會說話,孩子就會聽話

面對離自己越來越遠的孩子,父母感到他們真是一群叛逆的傢伙。可是在叛迎的背後,父母卻看不到自己一直堅持的傲慢與偏見,在與孩子交流中缺乏足夠的尊重與技巧,想來孩子不聽話也不足為怪了。

在我們的身邊,總會聽到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不聽話,即便是喊破嗓子、說破天,孩子還是不理解父母那份心。其實,當我們不停地在孩子身上找原因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換一種思維方式,想一想我們自己的身上是不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呢?

姑姑要回北京了,小男孩執意要和爺爺送姑姑到火車站。其實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媽媽卻說什麼都不同意。為此,小男孩和媽媽商量了半天,結果還是沒有得到允許。小男孩倔強地要上公交車,媽媽當著很多人的面拉他下車,弄得司機都不知如何是好,姑姑也很尷尬,沒辦法,只好讓司機先開車。到了城裡,媽媽還是不允許小男孩去火車站,這回小男孩竟然先跑了,搞得大家哭笑不得。姑姑只好勸媽媽先回去。媽媽指著跑遠的兒子扔下這麼一句話“回去看我不打死你!”就在姑姑快上火車的時候,小男孩終於哭了,姑姑問他為什麼哭?他說怕回家媽媽打他……

當我們讀到這裡,是否也該有所反思?當前這樣的父母並不在少數,他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不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呢?

於是有人提出,有了不會說話的父母,才有了不聽話的孩子。細細想來的確很有道理,可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對這個邏輯關係並不理解。

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除了玩,就是和孩子說話了。可惜我們的父母很多時候不會說話,話說得過分了,就很容易變成吵架,吵架要是還不夠火候,就乾脆動用武力等粗暴的方式來實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了。很多父母都是用這種高壓的方式使孩子達到短期的服從。就連眼神這種會意的交流,在孩子面前也變成了瞪眼,於是我們經常聽到孩子說,“我媽媽,一和我說話就瞪眼,好像不瞪眼她就無法和我說話似的。”

通常來說,我們的父母在對待“不聽話”的孩子時會是瞪眼、訓斥、開打三部曲,“眼口手”協調統一地完成一次次與孩子的交流。這實在是父母的悲哀,孩子的不幸啊。因為我們的父母只顧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而從不在意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也不考慮孩子的內心承受能力,這樣下去,孩子怎麼可能願意接受父母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旨意去做事呢?而對於孩子不聽話的真正原因,恐怕沒有幾個父母能夠真正想明白的。

我們說話的目的就是為了溝通和交流。話說得好了,溝通和交流就會很順利,而且能夠化解矛盾、消除誤會,父母和孩子就能和睦相處。話說得不好,就無法溝通與交流,即便是你抱著真理孩子照樣不會聽你的。古語說得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果父母說的話毫無道理,孩子不喜歡聽;如果父母說的話態度不正確,孩子也不喜歡聽;如果父母說的話不分場合,孩子更不喜歡聽。所以那些整天感覺自己苦口婆心卻又換不來好的父母們要知道,想讓孩子聽話,父母說話就要講求技巧。只要掌握了說話技巧,溝通自然就好了,孩子也就會聽話。

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讓孩子聽話,就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語言技巧和講話原則。要知道,你會說話,孩子就會聽話。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

首先,說話要讓孩子聽懂。很多時候,孩子也許根本就沒有聽懂父母的話,父母以為孩子清楚自己該怎麼做了,但其實孩子並不知道。比如要求孩子專心學習,到底怎麼個專心法,父母沒有給孩子詳細的指導,於是孩子走神也好,裝模作樣也好,原因都在於父母沒有把話說清楚。所以父母在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還需要讓孩子清楚行動中的具體細節要求,更要讓孩子瞭解行動的目的,最好是多個目標供孩子選擇。

其次,父母對孩子要尊重。其實,孩子不聽話的主要原因還在於父母對孩子不夠尊重。有些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想打就打,想罵就罵,言行粗魯,態度蠻橫,這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很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這樣做,也許一時可以讓孩子忍受,時間久了,必然導致孩子的逆反。

最後,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個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與個性特徵,因此,父母不能接同一個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孩子,更不能把適用於別人的行為準則生搬硬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這就需要父母平時多瞭解孩子的性格,對什麼孩子說什麼話,這樣才能讓孩子喜歡聽你的話,也更願意聽你的話。

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父的成長和成熱,父母進步是孩子進步的前提。成功家長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他們善於發現自已的問題,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而這一切都要從學會和孩於說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