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讓你的孩子成為“媽寶男”,你必須注意這幾點

“你喜歡吃火鍋嗎?”

“我媽說,火鍋不健康,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你以後想去哪個城市工作?”

“我媽說,畢業後讓我考老家的公務員”

“你喜歡什麼樣的女孩子?”

“溫柔、賢惠,最主要是我媽媽喜歡。”

這些對話,你有沒有覺得很耳熟?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媽寶男”,那麼那個經常把“媽媽”掛在嘴邊的他就是那個活生生的例子。

避免讓你的孩子成為“媽寶男”,你必須注意這幾點

“媽寶男”,一切以媽媽為中心、什麼都聽媽媽的、媽媽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媽寶男”的性格養成往往與其成長環境有關係,兩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成為“媽寶男”。一種是家庭環境優渥,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工作和成家;另外一種是媽媽比較強勢,家裡一切大小事務由媽媽操持,而爸爸做“甩手掌櫃”,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其行為和性格受媽媽的影響比較大,容易對媽媽形成過度的心理依賴。

“媽寶男”可能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兒”,但是一旦脫離了父母,可能就變成了那個缺乏主見、沒有自信、怕事、沒有擔當、缺乏責任心的“無用男”。

社會是殘酷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想讓你的孩子“頂天立地”、遠離“媽寶男”的標籤,那麼下面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允許你的孩子“調皮”

千萬不要認為“聽話”是一個褒義詞!

什麼樣的孩子會“聽話”?你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飯都要多,憑什麼孩子要有跟你一樣的三觀對某一件事情有跟你一樣的看法?

所以,當你的孩子非常“聽話”的時候,你需要警覺!

這個時候,你的孩子可能沒有自己的主見,他的思想在任由你擺佈。

避免讓你的孩子成為“媽寶男”,你必須注意這幾點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請允許你的孩子保留他“調皮”的一面。做錯事不要緊,他需要經歷和嘗試。太聽話的孩子,往往就喪失了嘗試的機會,也失去了在嘗試中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更失去了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機會。

二、學會偷懶

孩子很小的時候,不會自己吃飯、不會穿衣穿鞋,這個時候他需要大人的幫助。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學會了很多技能,他會用勺子舀碗裡的飯,他學會了用吸管喝水,他慢慢地會穿衣服,這個時候,你需要學會“偷懶”,不要再替孩子“包辦”,給他機會去練習。

“偷懶”是需要技巧的,在你只看不管的同時,適當地向孩子“求助”,尋求孩子的“幫助”,效果可能會更好。

避免讓你的孩子成為“媽寶男”,你必須注意這幾點

三、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孩子應當成為自己的“主人”,小到吃飯穿衣、興趣愛好,大到擇校找對象,孩子需要學會“選擇”。

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必須讓他做自己的“主人”。

從小開始培養,早起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同時拿出兩三件衣服出來,讓孩子選擇穿哪一件;

節假日帶娃出遊的時候,先問問孩子他想玩什麼項目;

給孩子選擇興趣培訓班的時候,先看看孩子的興趣在哪裡。

讓孩子去“選擇”,讓他明白他有選擇的權力。

避免讓你的孩子成為“媽寶男”,你必須注意這幾點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奉勸姑娘們遠離“媽寶男”。為了孩子的幸福,寶媽們行動起來,讓自己“樂得清閒”,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去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