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国为何能延续1200多年?

浅芳幽笛人


受邀作答,不胜荣幸!

于阗国长期存在的原因,史学界也无定论,毕竟现存史料极少。因此鄙人也只能凭浅薄见解推断一番。

第一,于阗的地利

于阗古国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新疆和田,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

塔里木盆地中央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天山、昆仑山流淌而来的河流使盆地四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绿洲。如今的南疆依旧是这样,城镇与人口都集中分布在绿洲上,形成了独特的绿洲农业。

在汉代以前,由于缺乏外部势力干预,西域出现了数十个绿洲国家,包括但不限于“西域三十六国”。由于绿洲因河而兴,相对较小又互相远隔,在各个绿洲上形成了类似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于阗就是其中之一。

直至唐朝,西域一直保持着小国林立的状态,而于阗由于其地理优势,在众国之中相对较强,故而长盛不衰。

在塔里木盆地之中,于阗所在的绿洲较大,支撑起相对发达的农业,人口较多。而且,同在丝绸之路上,于阗还是古时南下印度的捷径所在,这提升了于阗的商业地位。最后,于阗盛产玉石,即著名的和田玉,这给于阗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面对周边弱小的邻居,于阗也毫不手软。东汉以来,于阗兼并了皮山、扜弥、渠勒、戎卢等国。

至于敌人,虽然匈奴、柔然、吐谷浑的势力都曾染指西域,但由于当时西域尚处于邦国林立状态,未经整合,外来势力难以完全除去各地大大小小的地头蛇,所以只把当地势力打败,收做附庸而已。因此,体量较大的于阗虽然也被外来势力打服过,却一直免于灭亡。

到了唐代,西域格局大变。西域诸国经过自相兼并,又被外来势力侵入,唐朝也灭亡了高昌、龟兹等国,西域只剩下于阗等少数几个政权。

在这种局势下,于阗得以扩张,但也要应对各种危险。最终,西北面喀喇汗王朝崛起,于阗最迟在公元1006年战败而亡。

第二,于阗的政局

关于于阗内部政治的史料极少,但于门真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似乎从未改朝换代,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于阗没有改朝换代带来的混乱,这也是于阗长期延续的原因。关于于阗王室的统治之法,已经很难考证了。因此只能从于阗国的大致情况去猜测。

首先,于阗国可能具有部族性质。于阗的祖先,据考证是从西亚迁徙来的斯基泰人,进入西域后被中国称作“塞种人”。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定居西域后转向农耕。

游牧民族通常盛行部族制,于阗王室极可能也是源于某个部族。由于早期的于阗国较小,王室力量足以控制整个国家,因此不会出现改朝换代。这可以参考清朝雍正皇帝改土归流以前的西南土司。

第三,于阗的对外关系

于阗国虽然时常兼并周边小国,但对中原王朝一直抱以顺从态度。说的难听点这有点儿欺软怕硬,但站在国家层面上考虑,这是正确的政策,无可厚非。

不管是汉朝的西域都护府,还是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与于阗的关系都长期友好。不像高昌王鞠文泰,于阗从不反抗中原王朝的权威,甘于向中原称臣纳贡。

到了唐朝,于阗更是倾心向化。五代时期,即使唐朝已亡,于阗国仍以曾和唐朝和亲为依据,自称唐朝皇帝之甥,国王尉迟婆跋改姓为李,取汉名李圣天,并向五代及之后的宋朝遣使朝贡,给中原朝廷以良好印象。

对于于阗王李圣天,我愿意相信他是真心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此时的于阗已长期受汉文化影响,李圣天也想借唐朝的影响为自己贴金。此举既能显示对汉人的友善态度,又能向西域其余政权及治下民众显示其合法地位。

然而,一向懂得不得罪强大势力的于阗最终选择了和喀喇汗王朝死磕到底,这应该不是出于利益权衡。虽然于阗和高昌回鹘、归义军、宋朝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但宋朝远隔千里无力援救,归义军与高昌也实力不济。

喀喇汗来势汹汹,又包含传教的激情,使于阗全国,尤其是于阗庞大的佛教教团不能容忍。在文化冲突下,于阗坚决抵抗喀喇汗王朝的进攻,最终由于实力悬殊而亡国。

这是于阗的亡国原因,也说明于阗在西域的长期强盛,与中原的支撑是分不开的。可惜宋朝连河西都鞭长莫及,于阗抱中原大腿的策略当然就失败了。


渔人文史


于阗并非唯一存活长达千年的西域邦国,比他更强大的乌孙从西汉中期也一直存在到五代辽国才最终消亡,也有千年之久,其他像龟兹、康居等有的改了个名字,还是当地部族和家族,实际依然也存在。也有像高昌这种名字存在很长,实际从汉人家族到回鹘不同民族延续的情况也有。

换句话说,西域各地邦国真正像中原内地那种一定把其吞并的情况很少见,这种塞外部族统治客观传统,西北塞外和漠北塞外关系密切,草原大漠部族林立,真正像中原王朝那种兼并的意义不大,有些部族并没有稳定的城池,像后来的一些如葛逻禄、康里这类游牧在金山一带的部族。只能像塞外那种承认收复交钱就行。这种方式从最早匈奴称雄塞外就开始了,乌孙在归向汉朝之前,就是匈奴扶持的势力,而且乌孙兵力不弱,地盘也很大,也出兵帮匈奴打仗。

而于阗这种小邦在南疆偏远地方本来和周边精绝、皮山、莎车实际都比较远,早期相对并无什么危险,精绝属于被自然灾害和东面鄯善攻打双重危机淘汰,其他莎车也被于阗和龟兹联合消灭,于阗龟兹都崇佛,两邦南北更是距离较远,前期各自都能存在较长时间。

而历来认为于阗后来在北宋被西面的喀剌汗消灭,的确到唐末五代时期,于阗是西域南部仅存相对较大的邦国,像龟兹王室虽然唐代一直也还在,实际却被安西都护府控制,而安西都护府就设立在龟兹境内,但龟兹国还是有的,甚至还和于阗出兵帮唐朝平安史之乱,像后期有功的大将白孝德就是龟兹王室子孙,只是不如于阗兵力多,于阗王尉迟胜、尉迟曜兄弟在玄宗、肃宗时期都是忠心维护唐朝的代表,非常受器重,受封骠骑大将军武都郡王等荣誉头衔,后来连尉迟姓氏也改姓李,这与唐代把众多有功,或需要拉拢的藩镇将领改姓李是一样的。

但是,于阗并没有在北宋被喀剌汗所灭,中原史书称黑汗,这在学术界是有研究成果的,喀剌汗一度强大,是打败过于阗,但于阗和安西回鹘、高昌回鹘都关系密切,他们联合抵御喀剌汗,实际上反攻非常有效,甚至还打到喀什噶尔,于阗后来到北宋出使见于宋神宗时期的记载,甚至到北宋快灭亡前的靖康年间,还有使者去觐见已经传位的太上皇宋徽宗,这还见于后来重要的史书《三朝北盟会编》,于阗的使臣穿着信仰不同与真正改宗穆斯林。

只不过北宋一些记载也因为听闻于阗被黑汗大军所灭,一度认为于阗当时被黑汗所侵占,往往就把于阗来使误认为是从黑汗来,所以产生一种于阗被消灭的误会。实际并没有,他们就算被打败,也就是塞外传统,改黑汗为宗主,于阗邦国王室照样存在。真正消灭应该是南宋以后,在西域是契丹西辽统一各邦改变格局以后。

契丹西辽在北宋与金联合灭辽以后,耶律大石领导一些残余势力西迁,在北疆也迷里重建辽国,经过几年时间征服高昌和东喀剌汗就是位于喀什噶尔地带的黑汗。然后向西再征服西喀剌汗,进入中亚地区,葛逻禄、康里、粘八恩(后来的乃蛮部)等统统臣服,耶律大石又把西喀剌汗王也迁走,黑汗确实恢复到最初以喀什噶尔为主要,这时候他们才真正控制了原来的于阗地区,但也臣服西辽。契丹西辽之所以能够统一西域,一来是尊重当地传统,不严格占据各邦,尽量还是以自治形式,二来,契丹本来就有南北制传统,所以能够灵活处理不同部族杂处的问题,所以后来当地各部对契丹相对比较安宁,延续了八十多年比较太平的时间,直到花喇子模惹出蒙古西征的祸事。


何运超


于阗国之所以能够延续1200多年,与它所处的地理优势有极大地关系

于阗国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由于独特的绿洲地理环境而兴起,在汉代以前,由于这些地方缺乏外部势力干预,先后出现了数十个小国家,这些国家相互之间离得又远。

《史记·大宛传》记载,于阗人的祖先是从西亚迁徙来的斯基泰人,进入西域后被中国称作“塞种人”。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盛行部族制,定居西域后转向农耕,没有出现过改朝换代的事情,直至唐朝,西域一直保持着小国林立的状态,于阗由于其偏塔里木盆地、远离争端的地理优势,在西域大大小小的国家之中,实力相对比较强,所以一直长盛不衰的延续着。

于阗国对于外来势力比较能够配合,并且附庸在这些外来势力之下而延续

匈奴、柔然、吐谷浑的势力扩张,也都先后征服西域,但也只是把西域的当地势力打败,收做自己的附庸,所以,于阗虽然时常兼并周边小国,算是西域当时体量较大的国家,但也被这些外来势力打服过,在成为这些强大的外力势力的附庸后,而免于灭亡。

从唐代开始,西域格局出现大的变化,先是西域各国为了获取牧场和人口,经过几次相互兼并后,剩下的政权已经不多,并且在汉唐先后打败匈奴、柔然、吐谷浑等比较强大的游牧民族,灭掉高昌、龟兹等国以后,西域只剩下于阗等少数几个王国。

来自中原文化以及汉唐盛世的影响,于阗国一直抱以顺从臣服的态度,因此得以延续1200多年

于阗国在面对不管是汉朝的西域都护府,还是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的时候,都是能够长期友好相处的。于阗从不反抗中原王朝的权威,甘于向中原称臣纳贡。到唐朝时,于阗长期受汉文化影响,并且也想借助于唐朝的势力影响,显示其合法地位。唐朝著名开国将领尉迟敬德就是于阗人。

于阗在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建立后,归属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仍向中原王朝进贡。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于阗王伏阇雄率领军队配合唐军抗击吐蕃,五代时期,虽然唐朝已经灭亡,于阗国仍以曾和唐朝和亲为依据,自称唐朝皇帝的外甥,国王尉迟婆跋改姓为李,取汉名李圣天,并向五代及之后的宋朝遣使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