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看完《钱学森》,看了下史料,原来钱老是这样摆脱特务监视

国庆节重温电影《钱学森》,还是具有非常特殊的纪念意义的。除了了解钱学森个人的光辉事迹,还能让我们意识到国家现在的崛起与强大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千千万万的为国家崛起而奋斗辛劳的前辈建设者们,其中科学家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钱学森就背负着赢得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的重要使命。

《钱学森》海报

由陈坤和张雨绮主演的《钱学森》于2012年上映,豆瓣评分并不高,6.7分。个人也觉得剧情的编排和人物纪实的塑造方面确实值得进一步优化,但是不重要,毕竟是电影。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在2010年首播的《钱学森》纪录片,豆瓣评分8.9,总共6集。

《钱学森》纪录片

观看之后,我也在头条号上分享了几个电影的片段,头条网友们反馈很积极。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片段提供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在电影中并未展开的历史背景,特撰此文。主要是简单阐述当时钱学森在美国军方严密的监视之下,如何避开监视把“求救信”送到周总理手里的。

《钱学森》剧照

从1951年开始,美国军方开始对钱学森实施长达大约5年的监禁,每个月钱老需要到移民局报到,以显示他并未离开美国本土。到1954,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了,钱学森无意中在一份报纸中看到了陈叔通,而恰巧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的老师,陈叔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钱学森一家喜出望外,当即决定给父亲的老师陈叔通写信,希望中国政府解救钱学森一家回国。据钱学森夫人蒋英的口述,信件并没有直接寄往国内,而是先寄给了蒋英一个在比利时久居的妹妹。寄信的经过也相当具有戏剧性,首先蒋英模仿小孩的字迹写了寄信地址,然后跑到一个老远老远的黑人超市假装买菜,顺便把信件丢到黑人超市的信箱里,居然非常幸运地躲过了特务的监视。蒋英妹妹接到信件后非常聪明地寄往国内钱学森的父亲,父亲接到信件后,通过陈叔通转交到周总理手里。

《钱学森》剧照

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外交人员于1954年6月5日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首先谈判并不顺利,美国代表团约翰逊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求回国的理由,拒绝让步。关键时刻,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亮出了信件,美方看到这封信,哑口无言,只好答应放钱学森回国,当然还是有其他附加条件。

《钱学森》剧照

幸运地,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孩子们,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

这就是历史大概的梗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偏误,欢迎斧正并补充。

欢迎关注“科林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