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看他起朱楼 看他宴宾客 转眼看他楼塌了 小心 快跑

《东泽读通鉴》,原创首发!

我为什么推荐大家读《资治通鉴》呢?这要从我读到的一个故事谈起。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丞相叫石庆,担任太仆时候,有一次为武帝驾车外出,武帝问有几匹马拉车,石庆举起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举起手来回答:“有六匹马。”


《资治通鉴》:看他起朱楼 看他宴宾客 转眼看他楼塌了 小心 快跑

常理看,六匹马还需要数吗?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人启迪就在于此。六匹马都要数,可见石庆的恭谨程度,而就是这样的恭谨,石庆在石奋的儿子中还是最为随便的。

石奋是什么样的人呢?《资治通鉴》讲“万石君(指石奋)无文学,而恭谨无与比。”联系自身,我反思自己在恭谨二字上做的差得太远了。有时候给领导材料还有错别字,有时候领导交代的事办得也不够细致,有的时候还往往随随便便讲一些话,恭和谨做的都不够。

在石庆的身上,我就觉察到了自己的差距,态度上要做到恭,这个恭不仅仅是对领导的恭,对领导的恭是容易做到的,但能不能做到对群众也恭,对身边人也恭,能不能做到时时刻刻的恭,这就需要不断地规范自己。


《资治通鉴》:看他起朱楼 看他宴宾客 转眼看他楼塌了 小心 快跑

读《资治通鉴》,很多故事你要细品体会,就能感受到为人处世之道。《资治通鉴》虽然是讲历史,但距离我们并不远,与我们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联系的很紧密。历史的叙述离不开人的演绎,我们读历史时,就要与人性,与人的命运,与人对问题的思考和做法相联系。

清代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王鸣盛讲过一段著名的话,评价《资治通鉴》是“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对这部书评价非常高。伟大领袖毛主席读《资治通鉴》,读了17遍,小平同志对这部书也是爱不释手。

那么,《资治通鉴》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的感受《资治通鉴》是历史书,但首先是政治书,更准确的讲是政治教科书。


《资治通鉴》:看他起朱楼 看他宴宾客 转眼看他楼塌了 小心 快跑


《资治通鉴》主要编撰者司马光是历史学家,但他首先是政治家。这本书不是历史学家为了单纯记述历史而写,而是政治家为政治服务而写历史,准确地说为皇帝治国理政,为解决现实问题而问计于历史的政治教科书。

《资治通鉴》的读者对象很明确就是给皇帝编的,刚开始是只有皇帝可以看的,后来演变为一切想要得知历代政治得失,治乱兴衰起因原委,把握执政历史规律的人都喜欢读的书。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本书,而应当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读通鉴。

《资治通鉴》最早不叫这个书名,而叫《论次历代君臣事迹》。宋神宗即位后,改书名为《资治通鉴》,而且赐序,亲自给做了一篇序言,这是很了不起事情。现在我们出书不管好坏都愿意找领导给我们书写序,领导官职越大仿佛这书越好越值钱,你看看通鉴,皇帝给做的序,皇帝给起的名。

宋神宗讲《资治通鉴》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叫《资治通鉴》。司马光也讲“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即帮助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意思,“通”即通过北宋以前各朝的历史,“鉴”是照镜子,意即警戒和教训。书的中心内容是政治军事事件,主线是治乱兴衰,成败得失、经验教训、重要事件、重要言论贯穿其中。

我们看通鉴中,绝少有关于文学、艺术、宗教、经济的内容。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这么出名的文学家,你在通鉴中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而在《唐史》中对李白、杜甫的记载是大篇幅的。这就是通鉴与历史书的区别。


《资治通鉴》:看他起朱楼 看他宴宾客 转眼看他楼塌了 小心 快跑


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讲“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钱大昕告诉我们,《资治通鉴》的材料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司马光及其编纂团队用19 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参考了三百多部典籍,而且有很多典籍平常人是看不到的,司马光编撰通鉴属于官修,是皇帝敕封的,在崇文院建立编书机构,特批他随时可以借阅龙图阁、天章阁、秘阁及三馆的皇家典藏的,这些典籍不是一般的学者能够看见的,而且很多典籍到后世已经失传了。比如,通鉴中引用裴子野的《宋略》有十次之多,而且把《宋略》的话移过来直接做通鉴的论。但可惜就是这样一份珍贵文献,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失传了。如果当时不修通鉴,我们可能连这十处关键地方也是不知道的。这是《资治通鉴》一大贡献。

由于司马光能够掌握大量官修的史料,特别是档案,所以《通鉴》的史料后多于前,就是说越到后面史料越丰富,论史料的加之后胜于前。按照史料价值,唐、五代第一,最重要;魏晋南北朝第二;战国至三国第三。

司马光的高明并不仅仅占有大量史料,而且能把史料风格统一一致。我们说过,编辑《通鉴》前已有十七史,而且多数是取材于十七史。那这十七史编撰风格是迥异的,文章的路子是不一样的,腔调都是不一样的,司马光需要取舍,需要编辑,需要校对,凡是前人讲的难懂的话,他都改成比较易懂的语言,用了很大力量来加工整理,所以《通鉴》语言并不难懂。

正是有上述这些优势优点,《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称为“史学双壁”。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鉴》是“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称赞司马光为一代“伟人”。

元代胡三省评价《资治通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就是讲不了解历史的人注定不懂得政治,就很难做到把握历史大势、掌握事理形势、看清世事变化。《资治通鉴》一方面讲了自治之源,一方面也讲了防乱之术。


《资治通鉴》:看他起朱楼 看他宴宾客 转眼看他楼塌了 小心 快跑


那么,有人会讲了,我又不当领导,又不去治国理政,我看通鉴有什么用呢?我说也有大用。通鉴看似写得是一个国家一个朝代怎样一步步兴起来的,又是怎样一步步衰落的。但是国家的历史要从个人反映。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上的治乱兴衰都有人的轨迹和规律。

看通鉴中的历史人物,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再牛逼的人物,可能都活不过通鉴的三页,刚看他如何起家,如何得志,如何猖狂,一转眼就是衰败落寞孤寂杀头,甚至祸及满门。这里面包含的为人处世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但是我们看别人的教训是一回事,自己真正经历时往往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杜牧讲的“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黑格尔也说过类似的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我们不但要读史,更要联系自身活学活用,练就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向历史求教的本领,在读史中通达人生,洞悉人性,有所前进,有所进步,让人生活的更加潇潇洒洒,从容不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