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不读书,差别究竟有多大?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我们想跟大家聊聊读书这个话题。

切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网红照片。

(图片来源:人民网)

偌大的医院内,排满了病床,被感染的患者一个个都充满着焦虑和不安。

而照片里这位年轻人,却似乎与周围一切“格格不入”。

只见他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安定淡然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就像是平日里躺在自家沙发上一样惬意自若。

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得到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

原来,他是一名留美博士,回老家期间不幸被感染上了肺炎。

住院隔离的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拿起手机刷抖音、微博......

只有他成为了人群中的一股“清流”,屏蔽周围的喧嚣,静心读书。


01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作家毛姆曾说过的一句话:

读书,就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有人,能从中找到心灵的一方净土,远离世间的烦恼;

有人,能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

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

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02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这里有一个故事:

老同学聚会,聊起在学校时的一些趣事,酒过三巡后,一个曾经的差生拍着班长的肩膀说:

“你说读书有什么用,我高中都没读毕业,现在照样开跑车,我厂子里现在三百多号人,随便一个人的工资都比现在一些白领的高。”

班长没有反驳,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我想,这大概就是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不做无谓的争辩,他说你是无用书生,但你不会说他是暴发户。

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常常有人会用某某小学毕业最后却发财致富的例子宣扬读书无用论。

其实把读书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种肤浅的理解。


03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不读书,你拿什么跟人开玩笑》。

同理,不读书你拿什么跟人聊天?

记得霍金去世的时候,期间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

“请问你有《时间简史》吗?”

“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捡屎。”

这就是把天聊死的原因。

懂的东西越少,能与人交流的东西也就越少,聊天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别人说的东西你完全不懂,不聊死才怪。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无趣,总是找不到话题的原因。

不读书就少了很多谈资,更没有对事情的独到见解,你能听懂的那点家长里短,谁愿意天天跟你聊?

相反的,经常读书的人,知道的事情多了自然谈资就更多。

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总说自己孤独的像条狗,他们无法安静的独处,只要是一个人就会感觉空虚无聊。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精神没有得到滋养,身体仿佛就是一个空壳,喜怒哀乐都需要外界的东西来填充。

这样的人,即使物质充裕也无法真正的感觉到丰盈。


04

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不读书的人,精神上永远缺少能量。但凡空闲,只能靠玩游戏,刷剧,睡觉来打发时间。

而热爱读书的人,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那就是自己。

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

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

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