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能研究出来治愈新型肺炎的药,他能永载史册吗?

明明VLOG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全世界一片喧嚣与安静,喧嚣的是面对病毒来袭的无助和恐惧,安静的是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和守望相助。其实,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只是人类与病毒抗争的一个缩影,只因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致死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病毒,其实新型冠状病毒只是浩瀚病毒家族的一个成员,我们既往所熟知的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等这些都是病毒家族的成员,而且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还在不断地变异和增加,目前,全球范围内还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

在这个追求速度和快节奏的时代,好多人都希望能通过短时间研制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看到那么多的治愈病人,好像感觉药物很快就研制出来了,其实目前临床上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还是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由此可见,目前离“特效药”问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药研发的背后有一套严谨的逻辑和科学机制作为支撑,新药研发没有捷径,根据经验,开发一种全新的药物到最终获批上市,一般至少需要10年的研发周期和10亿美元的投入,新药研发的风险高且失败率高,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也是一套完整且严谨的科研体系,背后有其自身特定的科学规律和严谨的逻辑体系。

新冠疫情虽然来势凶猛,对全人类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必将成为人类抗病毒进程的助推器,假如有人能研究出治愈新型肺炎的药,他也必将永载史册,因为这药可能是我们人类开启战胜病毒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我们期待着……


脊柱微创张洪涛大夫


这是必然的,无论是谁,研发出抵抗新型冠状肺炎的药,都可以载入史册。

这是因为,研发出一个新药很难,研发出一个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难上加难。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入微,研究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先进和丰富,但即使如此,想要研发出一个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也无异于大海捞针,你想,能从大海里捞到针的人,不该被载入史册么。

虽然现在有很多已有药物已经可以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那只是药物抗病毒的普遍效应,并不是特异性药物,因此效果要差很多。研发一个新药,必须要从繁杂的小分子文库里去筛选可能的化合物,这样的文库的建立本身就很难,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库大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就算你有了文库,可能你库里所有的分子对这病毒都没有特别明显的抑制作用, 就算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这样一个药物,后期的评估也是一项极大的工程,不仅仅是药物的疗效,还要评估其副作用等等,所需要的时间真的是很长,花费的经费更是像点火烧钱一样,所以这样艰难的事情如果有人做到了,就该被载入史册。


科研有心情


应该载入史册!但现在不知李跃华的医术问题是什么结局?谢谢悟空的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