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几个方面?包括必然和偶然因素吗?

帝子降兮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叛乱,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成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是对此后千年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且深刻的影响。

“安史之乱”前后绵延连续八年之久,战争之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被迫踏上未知的逃亡之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人间惨象长期笼罩在这片曾经创造过辉煌文化和功绩的土地之上。唐朝,这个中国封建历史中的最高峰,这个曾经创造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伟大帝国,为什么会在一场叛乱的打击下就迅速走向衰败?难道帝国百年的繁荣只不过是一场虚假的表象?

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代表的地方边疆节度使权力过大

节度使本来是唐朝为了稳定边疆统治、允许各地能够随机应变地就地处理与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而设置的,在节度使就任之时,皇帝会亲自授予旌节以全权行使中央政府在地方的权威,关键时刻拥有先斩后奏之权,因此权力极大。

“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颛诛杀。”

《旧唐书》

在此后的岁月中,由于边疆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再加上古时交通不便,中央不可能及时处理所有问题,所以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更是受到了无限发展。到唐玄宗末年,地方节度使管辖的地方犹如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地方节度使不仅手中掌有地方的军事和行政之权,后来更是连财政税赋之权和土地经营之权也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手中有钱有权又有军队,地方节度使的野心极度膨胀,蠢蠢欲动发动叛乱必然是在所难免之事。

土地兼并肆虐,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虽然曾经有着“开元盛世”的荣光,但到了玄宗天宝末年,帝国一片歌舞升平之下却隐藏着及其严重的社会危机。

经过隋末长期战乱之后,为了使天下百姓休养生息、迅速恢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唐朝初年帝国政府沿袭承自北魏的均田制来刺激百姓投入农业生产之中。

所谓“均田”,顾名思义就是帝国按照人口分配无主土地以供百姓耕作的制度。“均田制”的施行使大量无主荒地得到了充分开垦,为唐朝初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大量荒地的开垦使帝国的自耕小农人数大大增加,在保证中央税收的基础上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然而自武则天时期开始,均田制逐渐开始遭到破坏。在豪强贵族肆无忌惮地土地兼并下,无数百姓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除了一部分依附于豪强地主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自耕小农阶级的减少不仅使中央税收不断减少,更是极大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兴起,中央政府军队遭到极大削弱

以均田制为基础,唐初实行一套“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府兵制度。在这一套制度下,帝国不仅解决了无法供养庞大常备军以维护帝国统治的问题,甚至还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在均田制开始瓦解后,府兵制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计只能不断逃亡流浪。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流民问题,早在玄宗初年便不断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但终因为治标不治本而无疾而终。无奈之下,中央政府只能允许地方各节度使招募流民客户为军以解决严重的社会流民问题。

虽然通过募兵制暂时解决了社会流民问题,但是由此各地节度使的力量却开始不断壮大,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却遭到了极大的削弱。此外庞大的地方军队都需要中央政府出钱来苦苦维持,结果不但是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养了兵,而且还使自己陷入了更加严重的财政危机。

中央统治集团的集体腐朽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经过数十年的“开元盛世”的歌舞升平后,帝国的统治集团逐渐陷入了耽于享乐、腐化堕落的奢靡生活。为了维系自己的这种奢侈,统治集团不断加大对百姓的压迫剥削,频繁的土地兼并和繁重的税收使天下百姓不堪其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阶级矛盾不断加深。

除了加大对百姓的剥削外,统治集团内部为了权力也是在不断的明争暗斗,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前后掌权二十余年,帝国朝堂被弄得乌烟瘴气,而安禄山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进入了玄宗的视野之中。

结语:

安史之乱的爆发绝不仅仅是因为安禄山、史思明的出现而引起的,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安禄山、史思明只是彻底点燃这种矛盾的一个导火索而已。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使没有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出现也还会有其他人的出现将唐帝国推入无底深渊。


青悠论史


今天小编带大家去大唐王朝转转,顺便看看安史之乱的由来和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战是一场政治夺权事件,爆发于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发起人主要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两人,故此事件被命为安史之名。

我们现在还原一下当时大唐王朝所面临的政局形式。

一、朝廷政权

开元末年,唐玄宗久坐帝位,朝廷之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天长日久,他慢慢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开始贪图享受,失去雄心壮志。改元天宝后,唐玄宗随着年龄渐老,更倾心于享乐,朝廷政权愈加腐败。特别是在抢到儿媳妇杨玉环之后,天天沉迷于后宫,不理朝政。自己也由以前的勤俭节约变为挥金如土,如为杨贵妃不惜代价千里送荔枝。

后来他干脆不再上朝,把所有国家政事及奏章交由李林甫、杨国忠代为处理,据说李林甫为人阴险,有“口蜜腹剑”之称,其靠着唐玄宗的信任,在朝廷大事上横断专权十六年,其又善于陷害忠良、结党营私、阻塞言道、欺上瞒下、残害百姓;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右丞相,其只知道造谣生事、搜刮民脂民膏、以致此时朝廷小人得道、朝政腐败不堪,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二、军事格局

大唐初期,全国实行府兵制,当时共设六百多个折冲府,其中二百六十多个位于长安附近的关中一带,这样的军事布局有利于中央控制大部分的军权,有利于维护朝廷政权。然而在唐玄宗时期,这样的军事部署被变更,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设节度使职位,并允许各地节度使手握重兵驻守边塞,天长日久,各节度使军事实力日渐强大,有威胁中央之势。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到50万, 仅胡人出身的安禄山一人身兼三镇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实际控制兵力达到了18万多,可谓实力强大。相反,此时的朝廷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这样给具有野心的胡人安禄山造反创造了必然条件。

三、内外不和

杨贵妃受专宠期间,杨国忠在朝廷内部手握重权,一手遮天,而此时的安禄山因拥重兵于边陲,手下各个骁勇善战,唐玄宗迫于无赖,只能宠信安禄山,并予重权进行安抚。这样引来杨国忠羡慕嫉妒恨,两人因而不和,而唐玄宗又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禄山心怀不轨,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这是偶然因素。

四、小结

鉴于以上的机会、必然条件以及偶然因素,可见安禄山的造反是理所当然的。不造反也太对不起安禄山的胡人祖先了。


O亮剑O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应。

必然因素或者说内部原因有三个:

一是由于唐朝皇帝和后宫系统日益腐化,经济社会矛盾激化。据史记载,天宝后期,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三姐妹每年脂粉钱达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而下层农民由于土地兼并,迁徙流亡成为流民。 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一伙的腐朽加重了底层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二是唐朝内部朝臣倾轧,朋党从生,矛盾不断激化。口蜜腹剑的前一任总理大臣李林甫是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他尽然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喜欢背后捅刀子排斥异己,培植自己的势力。他的继任者、后来上台的杨贵妃哥哥杨国忠更是变本加厉,有恃无恐,公然行贿受贿,妒贤忌能,骄纵跋扈。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三是民族问题日益突出。从五胡乱华开始,河北等北方大地,逐渐出现了胡人,到了唐朝天宝年间,胡人已经杂居在汉人群中并大量定居。各类宗教民族信仰生活习俗方面的冲突不断加剧。

四是在国防问题上,中央军和地方军实力此消彼长。开元以后唐朝设立节度使,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种子。安禄山占据了三个最主要的边防地盘,兵力达到15万人。而中央军由于府兵制的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兵源成分复杂,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中央军实力大不如前。

偶然因素有点戏剧性,据说是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对安禄山还不错,安禄山有点感恩戴德,觉得现在谋反,对不起唐玄宗和杨贵妃,打算等唐玄宗和杨贵妃去世了再反。没想到杨国忠想尽一切办法对安禄山政治讹诈,安禄山最终忍无可忍,反了。杨国忠可谓是神助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