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体》的读者讨厌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的程心,而不是讨厌始作俑者叶文洁?

郑极夫


《死神永生》开始的时候,地球人和三体人之间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地球人无法正面抗击三体舰队,三体人也畏惧地球人的同归于尽。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执剑人的候选,一个是被读者痛骂的圣母程心,一个是激进主义者托德。最后程心当选了执剑人。结局大家都知道,程心在三体人发起进攻的时候没有按下发射三体坐标的按钮,把地球拖入了毁灭的深渊。接着程心又制止了光速飞船的制造,导致了人类的灭亡。

怎么看,程心都是毁灭地球的罪魁祸首。几乎所有的人都恨她。但是为什么刘慈欣要创造程心这么一个角色呢?

大刘的作品一向以厚重,内涵著称。他的著名作品《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都深刻挖掘过人性的悲凉与柔软。他笔下的角色感情激烈,行为与三观都是十分符合读者的标准。程心在刘慈欣的笔下出现就显得那么的突兀,不能理解。

刘慈欣十分善于讲述寓言。在《死神永生》的开始和中间都有过寓言故事一般的描写。那么我们不妨剖析一下程心这个人物出现的寓言意义。

在程心与托德角逐执剑人这个位置的时候,程心的立场已经十分的明显。程心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平和温柔,善待每一个人,是一个圣母般的人物。她的对手完全相反,激烈冲动,战争主义者。这就是人类自进化出智慧之后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托德代表的是以人类的本能为基础,确信人性本恶,直面人类的缺点并制约人性黑暗的本能文化。程心代表的则是以圣人为偶像,并以之为模板,崇拜模仿来达到自我救赎的君子文化。

本能文化直面人性,理智分析人类的缺点,并用制度来修补,提倡法制,手段直接。君子文化的人性乐观主义容易得到人心,用道德来规避人性之恶。所以程心当选执剑人是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之下,群众选举的必然结果。

本能文化和君子文化并没有对错之分。只看在不同的时期,哪一种文化更加的合适。

刘慈欣在《三体》中探讨的也是在特定的时期,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普通大众的选择。这种大众投票的选择结果几乎是注定的。在读者的上帝视角看,自然该选择托德的当机立断。而处在那样环境下的民众对激烈的托德是害怕的,忌惮的,则一定会选择程心。最后地球的毁灭并不是程心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大众一起造成的结果。程心和托德的形象都是单薄的,片面的。但是从他们两个折射出的大众人性却是复杂的,丰富的。

在第二次有机会保存人类的时候,托德最后听从了程心的建议,放弃了制造光速飞船。这也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也许本能文明能够拯救与人类于危难,但是总有一些需要坚守的东西,比如道德,比如爱。


温书而知新


昨天刚回答了个《程心这种人为什么被讨厌?》,算是对今天这道题的前半部分的回答吧。接下来再说说叶文洁为什么没那么讨厌。

先要说明一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讨厌程心而不讨厌叶文洁的。诚如题主所言,程心还真的是实心实意为人类做贡献,虽然结果不敢恭维,那也叫好心办坏事,不是有意的,而叶文洁呢,是真的故意引进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的,或者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人类叛徒、地球“球奸”。所以,肯定也有一些读者从她们做事的出发点和结果考虑,认为程心没有大过,而叶文洁确实可恶的。

就我个人而言,这两个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结果来看都是难以原谅的。如果一定要说哪一个更“讨厌”一些,我觉得还是程心。理由如下:

1.叶文洁遭受了人生中巨大的苦难,出于感情的互通,人们会觉得她的报复性行为情有可原,容易理解。相比之下,程心的很多行为是没有必要的,她高调而主动的姿态就显得缺乏动机,给人以虚伪做作的感觉。

叶文洁不幸在人生最出彩的年华,碰到一个最疯狂的年代,经历了许多在正常年代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她十几岁的妹妹为了一个所谓的信仰死于两派“战斗”,她亲眼目睹父亲被四名同样十来岁的中学生活活打死,母亲为了苟活而与父亲划清界限,好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家破人亡后,本应在大学里从事科学研究的叶文洁被下放到大兴安岭的林场伐木,在这里她又亲身经历了好心帮人却遭致背叛和出卖、在狱中还被迫在出卖良心和丧失生命中进行二选一的选择……

那个疯狂的年代,许多人的心灵都被扭曲了,人性之恶被激发出来,做出的事情疯狂而残忍。叶文洁就因为始终不肯同流合污而遭受诸多无辜的苦难,她有错吗?一点都没有。在她向太空发射出呼唤外星文明的信号之前,她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受害者。经历了那么多那么大的苦难,任何人活下来都会像叶文洁一样变得心灰意冷,心中不复存有任何温情。

这一点,人们很容易理解。所以,虽然叶文洁主动引来三体人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对全人类的报复,但由于她的苦难实在太重了,这种报复还是显得情有可原。毕竟,要求一个在人生中遭受了那么多残酷折磨和背叛的人依然“以德报怨”,似乎是有违人性的圣人要求。叶文洁不是圣人,是凡人,就像防卫过当也还是防卫,虽然该负的罪责不能推卸,但除此之外人们也难以指责她什么了。

而程心呢,明明也不是圣人,是凡人,却偏偏老是要摆出一副拯救苍生的圣母姿态。虽然她这么做的心理基础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成长过程中太顺遂,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自然和叶文洁相左,觉得世界很美好,自己有保护世界和人类的责任。但问题是这种责任不是平常人能负担的,程心事实上就有心无力一再搞砸,偏偏她一再搞砸还要一再坚持,明明是凡人之姿,姿态上却有意无意以圣人自居,自然就会有一种用力表演的矫揉造作感,惹人生厌。

总之,叶文洁报复人类是很“坏”,但她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容易让人有同理心。而程心保护这保护那的是很“好”,但总有点像虚伪的表演,容易让人有疏离感。

2.叶文洁理性且清醒,罪行虽重,但动机掷地有声,对人性的拷问有理有据,让人无言以对。相比之下,程心稀里糊涂,打着维护人性的旗号一再酿成大错,就会给人一种成人强装小可爱的厌恶感。

叶文洁是因为遭遇了太多残酷的事情才对人性失望的,而且她以自己科学家的冷静理性的思维对这种失望背后的逻辑进行了剖析,才会得出已经无法靠人类自身的力量进行拯救、必须依靠外力介入的结论,这是她在得到三体监听员的警告后依然义无反顾按下按钮的真正原因,也是她受邀加入ETO担任统帅的原因——说白了,叶文洁的行为固然是引狼入室,但动机还是为了拯救或者说净化她认为已经被扭曲的人类社会。

这有点类似于极端的宗教思想,为了某个看似崇高的目标而采取“必要”的手段。事实上还是有很多人认同这种观点的,要不然ETO组织就不会那么强大,而且吸纳的还基本上都是人类社会的精英。

所以,叶文洁的行为固然是反人性,但只要一句“人性那么恶劣,凭什么不能反”,就足够让人无言以对。诚然,作为地球人类,我们天然的感情以及所接受的主流教育都告诉我们,人性纵有再多缺点,也不能去破坏和摧毁,那不就是反自己吗?所以,不管怎样都要爱护人性,保护人性,这是无须理由的真理和信仰——程心接受的就是这种大部分人普遍接受的信仰。

(网友心目中的程心)

但叶文洁是科学家,科学的特点本来就是打破一切无理由的设定,质疑一切,剖析一切,要不然哪来那么多“疯狂科学家”呢?而人们一边谴责疯狂科学家会毁坏人类文明,一边却也依赖和享受着科学带来的点点滴滴。这种矛盾一直都存在,理性的人即使站队也是有理由的,比如叶文洁。而不够理性的人站队纯粹出于“感情”和“信仰”,有点像没长大的孩子,说纯真也可以,说愚蠢也可以。程心就是这样。

人们对于成年人,对于每个人基于各自的身份背景所应有的表现还是有所期待的。叶文洁充其量就是那种“疯狂的科学家”,令人害怕但还是能够理解。程心名义上也是高知分子,行事风格却像天真小女孩,不出错也便罢了,还一遍遍出错,当然就会让人有强行卖萌、一把年纪装可爱的违和感和不适感。

3.叶文洁并非天生冷血,她的无情建立在心灵受伤的基础上,而且后来她还是尽力弥补过失,并且几乎通过罗辑完全成功。而程心的善良建立在自恋的基础上,她沉浸在自己的人设中执迷不悟,拒绝进步,最后也因此导致一切无可挽回。

如上所述,叶文洁并非天生冷漠无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她自身所遭遇的巨大苦难和不公。这样的背景很容易招致人们的同情,人们会觉得叶文洁固然够狠,但被她所伤的人类也算不上无辜。

况且,叶文洁并非一直黑化到底。只要自身境遇有所好转,能够感受到哪怕是一丝丝的人间温情,叶文洁还是愿意挽救人类的。尽管发出了那条邀请外星人来地球的信息,但她并没有从此换上一副“地球人,你们就等死吧”的甩手姿态。事实上终其一生,叶文洁都在尝试救赎,救赎世人,也救赎自己。

(网友心目中的老年叶文洁)

引进外星文明,本来就是救赎世人的举动,至少在ETO拯救派成员看来是这样的。而叶文洁虽然是因为自身被“人类”伤害才做出这种极端举动,过后她还是试图和“人类”和解。在林场脚下的小村子生下杨冬后,叶文洁体会到了村民们对她的善意和照顾,就因为这一点暖意,她冰封的心一度复苏,才会做出回城后主动和母亲恢复联系,甚至主动联系那四个打死父亲的中学生的举动。在她的心里,只要听到她们一声道歉,她就打算把过去的事情翻篇,不再追究了。

然而,自私的母亲害怕叶文洁的出现影响自己重组家庭后的生活,通过第二任丈夫之口拒绝了叶文洁相互走动的愿望。那四个已经成人的中学生也以自己也是时代的受害者为由拒绝对当年打死叶文洁父亲的事进行道歉和忏悔。人性的丑陋再次赤裸裸地展现在叶文洁面前,让她能怎么办呢?

这一次,叶文洁本来只是想通过一句道歉,救赎他人也救赎自己,结果失败了。错在她吗?不是。所以,书里说,从那以后,叶文洁对自己发出信号的行为再无一丝悔意,也就很可以理解了。

尽管如此,随着对三体人了解的深入,叶文洁最后还是放下了这份报复人类的执念。她在杨冬墓前把黑暗森林法则的推导前提隐晦地传达给罗辑,而后者最终根据她的提示成功悟出黑森法则,建立威慑,争取了几十年和三体人对等相持的美好时光。要不是程心出来打岔,说不定事情可以顺利过渡,由罗辑交棒给维德是可以放心的。如果这样的话,人类本来有希望继续对峙下去,直至超越三体,成功凭实力解除危机。

真要是这样发展了,叶文洁的功劳就非常大。她一手引进三体不假,但也可以一手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叶文洁纵有万般不对,也算功过相抵了。读者了解这当中的原委,自然对叶文洁生不起怨恨之心。

反观程心,也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保护人类。但是她并没有因此下大力气去钻研,应该怎么做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叶文洁确实偏执,但也没有停止过纠偏,包括对自己的纠偏。而程心看似善良无害,却像鸵鸟一般把头埋在沙里,不肯认真了解真实的世界,总是在别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时候以一副无辜的姿态出来“摘桃子”,还顺带制造新的麻烦让人去收拾。

归根到底,程心就是潜意识里公主病太厉害,自我感觉太良好,沉浸在自我幻想的状态中醒不来。她从未真正付出心力去突破自己的思维盲区,去学习去进步,固步自封却不自知,还一直把握着关键决策权不肯放。心志虽高,能力却有限,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人们对这种“何不食肉糜”的人物也自然会生厌,这就是为什么程心比叶文洁更不受欢迎的原因了。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为什么中人类中只有叶文洁真正的想出了“黑暗森林法则”?》

《看过的人,谁懂叶文洁的那句那他们是什么?他们是历史?》

《程心这种人为什么被讨厌?》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叶文洁和程心就是小盗和大盗的区别,关注三体很久,看大家这么讨厌程心,说实话,吾心甚慰,至少在我们国家,政治正确这个词不是主流,圣母婊倒是人人厌弃。

打个比方,叶文洁是因为过往凄惨的身世对社会绝望,引入了外部的恐怖分子,主流社会都知道这是错的,也会集世界之力去制止、纠正,确实在后续的故事中地球至少有两次完美纠正的机会(广播威慑,光速飞船),所以叶文洁只是点了一把火,而这个火是可以扑灭的,这是小盗。

再说程心,扯了旗就要负责任,不可能没事的时候把你当圣母一样崇拜,有事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最无辜。因为恐怖分子力量太强大,人类当时最好手段就是同归于尽,说起来残酷,政治不正确,但方法恰恰是正确的。程心是个白左,有舆论大势支撑,和平、共同发展占据她脑子里99%的容量。同归于尽?好血腥,人家只是个小女生啊,喵喵喵。于是有了全人类在澳大利亚同类相食。到光速飞船,程心没有吸取教训,为了完美的道德感,扼杀了人类逃离的最后机会,太阳系被画进画里,而她倒是施施然会情人去了。

往大了说说,为什么讨厌程心式的人物,她是个典型的"大盗",披着政治正确的外衣,占据道德高地,带领愚民走向死地,如果不是小说不是三体设置的极端场景,这种人物还会获得圣人的称号,吸引无数的白左信徒。杀一人是小盗,杀百人千人也是小盗,真正需要我们警惕的是那种“大盗”,不要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洗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