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大家能否说说小时候你爸妈都是怎么打你的?

姑妄言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大家能否说说小时候爸妈都是怎么打的?看到这个问题,我很想说,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被爸妈打过,也没有骂过。

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被爸妈打过呢?因为在小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看看你们爸妈是如何处理的?

第一、说教

我爸妈脾气耐心较好,在我小时候的时候我也会犯错误,只不过一直以来爸妈都采取说教。同时干什么事情都会像爸妈报备与商量,而爸妈也比较民主一点,也会征求我的意见!

第二、问缘由

犯了错,爸爸妈妈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会了解我的想法然后进行教育。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是不问缘由就会“问罪”孩子,所以一般不是特别大的错误,我们都要去问孩子真正的内心想法!

第三、打骂解决不了问题

在爸妈眼里,他们一直觉得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所以一般都采取说教,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经常将身边人的事情讲给我们听,然后道出一定得道理。

第四、遇事求助她们

她们一直给我说的是,遇到事情解决不了就求助她们,不要觉得害怕或者怎样,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及解决。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给我们很大的安全感,让我们和父母也更好的沟通!所以我们很像朋友一样再相处!

你们有没有同款父母呢?


KIKI谈育儿


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这个词现在有另外的解读,但是父母、老师们,都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孩子。其实呀,我小时候还特别希望被打、被骂呢,确切的来说,应该是一种好奇。比如说:

————为什么“竹笋炒肉”就是挨打的意思?一点都不像呀,难道真的要试过才知道?

————为什么每节课被老师说纪律教育的同学,反而笑嘻嘻的?他怎么想的呢?

————为什么同学每次跟我说话,都是“你好棒”,然后就去跟别人笑笑闹闹一起玩。

————为什么数学老师扔粉笔头,总是那么准确呢?

————为什么语文老师总能提问到,那些在书后打瞌睡的同学?

…………

这是不是我内心的叛逆呢?那种不为人知的叛逆。只知道听老师话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对其他的事情一窍不通。我只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的,被打经历,那一次闹得天翻地覆,我觉得我失去了很多很多。

在我幼儿园时,我家离学校很近,10分钟路程,所以一直都是自己上下学。一天放学之后,我和几个同学跑到菜市场楼顶玩。那时候的市场只有一层,很大很大。所以楼顶就是一个超大的平台,我们跑上去垒垒散落的砖头、跳跳房子、你追我跑、看看下面买菜卖菜的人、手榨橘子汁吃……天快黑了,我们才分别回家。

走到市场大门口,看见我妈坐在那里大哭。我走过去,我妈看见哭得更大声,一边哭一边打我,还要抱着打,但就是说不出话。后来回到家,表哥表姐一大堆人围着我说这说那:我才知道我妈看我两个小时没回来,去学校找不到,一路上又找又问、找老师和同学家里都找不到;我妈以为我被拐卖了,于是发动所有亲戚,车站、河边到处去找……他们说我哥拉着我妈的手一直哭“我再也没有妹妹了“……

我站着被我妈用鸡毛掸子打,一问一答一应:“放学马上回家”、“不去玩了”“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第二天老师让我站在讲台跟大家说我犯错的事,以儆效尤;还要我指出一起玩的同伴,集体罚站认错。我感受到众目注视的难受,来自同伴的埋怨……

我真的再也不敢了:不想被打、不想被骂、不想妈妈哭、不想站在讲台上、不想被这么多人看着!

——挨完揍,我还是不知道“竹笋炒肉”是什么样的;

——我再也没去同学家里玩,也没有人来我们家玩;

——我每天上学放学都是准时回家做作业,老师依然很喜欢我;

——我的成绩几乎都是满分,但总会被写下评语“多参加集体活动”。

…………

不知道别人被打,当时是怎么疏解的;而我这个经历,给我留下很大的阴影。性格属于比较内敛的,讨好型人格,很重视友情。自己什么都想做到两全其美。 虽说 自古忠孝两难全,但不用上升到那个高度,都觉得艰难呐。

心里还住着那个小女孩,怀揣着小时候的愿望一样:既讨老师欢喜,又能跟同学玩在一起。


爱吃梨的海星


你好,我是妮娜的沙拉,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从3岁开始就是由爷爷奶奶带的,我父母常年不在家,所以他们并没有怎么打过我。反而是爷爷打的比较多。

爷爷的教条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对我和妹妹很严格,每次考试成绩没有到90以上,就会被罚跪,若是遇上爷爷心情不好就会挨打了。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就是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开始学习英语了,班上很多同学都买了复读机,而我也想要。回家跟爷爷说了,他说那个东西买回来就是听磁带📼的,对学习没用。我不依,饭也不吃,也不去上学,誓要复读机。结果把爷爷和姑姑给惹毛了😂从中午到下午,爷爷打完,姑姑打(姑姑打我,是觉得我从小爷爷奶奶带,很辛苦,长大了还要顶嘴忤逆爷爷😂)农村里面用整根竹子做的“打猪🐷棍”,愣是打断了。从此以后,对爷爷,姑姑就憎恨上了。

上了大学以后,基本上不回家,放假就在外面做兼职,也不打电话,直到15年谈恋爱以后才回家。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奶奶,弯腰驼背的爷爷,我才幡然醒悟,自己错了。打在我身,疼在他们心。那个年代,他们并不懂得怎样去孩子沟通,只知道,错了就要打,不然会走歪路。发誓等我条件好了一定让他们享福。

结婚生子之后更是犹为后悔,在我有了房,车,准备好好孝顺两位老人家的时候,爷爷却突然离世了。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遗憾,也是愧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d6e93f1f61946029637b222cac553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