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3年了,进入律所从律师助理做到团队律师,虽然没有案源,但是想独立了,独立后会饿死吗?

李翔


我是法眼扫描,执业28年的老律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法眼扫描观点】在没有案源的情况下,不建议独立,否则,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的确很艰难的。

一般律师的进阶之路

律师在大学毕业,拿到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必须到一家律师实习一年,通过省级律协的考核,合格后才能拿到律师证,拿到律师证后,要么独立闯荡,要么先作一段时间的薪金律师,等有一定的案源后再独立,至于以后的成就,就全靠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了。

1、实习律师

根据法律规定,实习律师必须在一家律所实习一年,并经过考核后,方能拿到律师证。

法眼扫描近10几年一直在带实习律师,每年都有实习律师通过考核拿到律师证,一些实习律师独立后发展的很不错,有的已经做到了别的律所合伙人,律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

因为律协规定,实习律师实习期间不能更换律所和指导律师,而且要求实习律师在考核的时候,要提供2本案卷+10项法律事务,这10项法律事务不能都是合同审查修改,应该体现多方面的法律技能,比如:合同起草修改、起草《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催债律师函》、《律师见证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等等。

因为实习律师不能给律师团队提供帮助,所以刚开始实习律师不要以为马上会进入工作状态,实习律师基本上都是以打杂的方式进入团队的,比如:给法院送材料,到当事人处取材料,给主办律师买饭,到楼下取快递,复印、扫描资料,帮主办律师接孩子等。

法眼扫描会先安排实习律师看团队已经归档的案卷,修改合同的电子版,以及如何作工作日志,并熟悉《劳动法》《老动合同法》《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因为法眼扫描认为劳动合同纠纷和合同日常起草审查是律师的基本功,必须精通。

大约一个半月后,才会把一些简单的合同发给实习律师,让其修改,然后根据其修改的情况,给其讲解应如何修改审查合同,应关注哪些点。

法眼扫描会带实习律师出庭参与诉讼活动,让其感受开庭的气氛,但肯定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案件,会让其读《起诉状》,或者《答辩状》,开庭前会让其谈一下对这个案件的看法,然后给其讲看法的对或者不对在什么地方。

实习期满后,实习律师一定要按个按照律协的要求,准备考核为会员的考核,女实习律师不能穿超短裙,或者比较艳丽的衣服,男实习律师应该正装,回答考核员的提问,应口齿清楚、中速回答,力争给考核委员会留下好印象。

2、律师助理

实习律师拿到执业证后,法眼扫描会和实习律师双向选择,个别实习律师会选择独立或者到大公司作法务,绝大部分会先在法眼扫描律师团队作薪金律师。

这些刚拿证的菜鸟律师,会先做律师助理,在团队中协助合伙人律师和项目律师、主办律师处理法律业务,这个时期菜鸟律师的成长快慢与自己的努力是一致的,当然了,还需要一些悟性。

比如,如何和客户沟通,如何和客户谈律师费,有的客户会反馈某律师处理事务不行,或者沟通感觉不畅,有的客户会提出表扬律师。

3、主办律师、项目律师

经过3、4年的锻炼,一般律师都可以做到主办律师和项目律师了。

法眼扫描要求主办律师可以独立处理一般的诉讼、仲裁、执行案件,重大标的但不复杂的案件也能处理;而项目律师主要体现在非诉业务上,对企业改制、并购重组、架构重建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

4、合伙人律师

经过6、7年的锻炼,应该可以做到律所的初级合伙人,业务水平可以作私募融资、新三板挂牌业务。

没有案源的律师,不建议独立

1、现在律师收入来源

独立律师或者说提成律师,本身是没有底薪的,也就是说律所不会给这些独立律师发工资的,独立律师的收入全部来源于业务创收,如果独立律师没有创收,就没有收入,甚至一年下来反而欠律所钱。

因为律所要给律师缴纳五险一金,但律师不会出一分钱,都是要求律师将应该缴纳的包括应该由单位缴纳的部分,在年初的时候先交到律所,然后又律所每月再交社保,如果律师一年每月创收,可不就欠律所垫的钱了吗?

2、题主才毕业三年,又没有案源,不建议独立

一个律师才毕业三年,就算在大四就拿到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毕业后马上进入律所实习,一年期满后拿到律师证,但也才在律师团队待了2年时间。

如果这个团队业务比较单一,比如都是作非诉业务,那更不利于题主独立,因为别的业务还不会做。

3、题主可以先到大企业做法务,积累人脉

如果题主非要脱离团队,但又没有案源的情况下,可以到大企业做法务,像题主这样有律师证,又有一定法律经验的律师做法务,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一来法务的工资待遇还可以,二来题主可以慢慢积累人脉,挖掘案源,为独立打好基础。

结语

律师行业有“3-5-8”之说,就是说:律师执业3年刚能养活自己,执业5年可以有积蓄,执业8年就可以买房买车了。

律师行业是一个需要历练、积累的行业,而且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法眼扫描


当然需要独立,团队律师其实就是一个坑。具体分析如下:

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

律师与委托人是基于信任关系而建立。律师事务所或者知名律师通过“团队律师”名义就是希望律师与委托人的信任基础为团队,这样,律师事务所或者知名律师可以长期控制信任关系,不知名的律师永远为律师事务所或者知名律师打工。

所谓知名律师

就笔者知悉的知名律师也就是从事时间较长,或者某些个案知名度较高。如,李一天案件,为什么许多律师在媒体上炒作,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炒作达到知名。案件的输赢,取决于律师(代理人)通过对法律的理解与前知识的运用说服裁判者的过程,即使某个律师不知名,同样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达到诉讼目的。

关于案源问题

案源的取得主要是信任的取得,笔者许多亲属也是律师。我对他们的建议不要通过关系建立法律顾问关系取得案源,而是通过一个个胜诉取得案源。起诉状、答辩理由是取得案源的最为好办法,坚持二、三年后,你的案源来源不断。

南京徐剑


仅供参考:做律师是要把它当成热爱的事业来做才能扛得住,才能在社会大染缸出污泥而不染,不要把做律师当成名发财的行当。沉下心来做一个法律实践者又是一个理论总结者,也不枉此生。

要知道:世界500强没有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公司,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没有一个是律师;用不着与有的人比名气、比创收,要比就比谁干净,比谁内心更踏实、安宁,比谁在接受当事人委托更有原则(做律师这个行当,如果做到连自己都感觉自己是一个龌龊的骗子,就没有意思了)。

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所谓情商高、善周旋者,分析起案子来比较肤浅、做起案子来比较浮躁,而且往往善狡辩推卸责任。

做律师应该有一颗悲悯之心,在接受当事人委托时应该有“托孤”之感,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当事人的信任。信任是无价之宝,别毁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