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扔给爷奶照顾,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月满华亭


【前言】

你好,我是不断更的年宝妈,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困扰我们家,我妈因为这件事已经熬了几天了,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你是我第一个孩子,我怎么不爱你?】

这句话是我舅妈和表弟说的,现在的状况就是他们互相已经拉黑,不再联系。我弟弟从小就是跟着我姥姥长大的,当时舅妈回家生过孩子,就去打工了,这么多年和我舅舅已经在工作地买了房安了家,只有过年才会回老家。可是舅舅在工作地又生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从小跟着舅舅舅妈生活直到现在上大学离开家。

可是我那个在老家的弟弟,从小就是一个人,现在姥姥年级越来越大,和弟弟说不到一块,和自己父母手足又没有感情,仅限于客套。有次弟弟和舅舅不知道因为什么吵架了,弟弟非常委屈的把这些年的委屈都说了,主要就是埋怨父母为什么不把他带在身边,让他一个人在老家生活。舅妈就说:你是我第一个孩子,我怎么不爱你?这都是生活所迫!我们没有在你身边,但是你的生活费不都是我和你爸辛苦挣出来的?

【缺失了就补不回来了】

舅舅也来找我妈诉苦,弟弟也一肚子委屈,我妈是哪个都心疼,只能继续调和,说谁重了都不行。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这中间有多少成长瞬间,不是生活费能弥补回来的。舅舅委屈自己辛苦付出,孩子不认账。我想弟弟就算跟着爸妈去吃苦,也愿意。哪个孩子不想和在爸妈怀里撒娇,不想和爸妈分享自己心里话,不想和爸妈一起吃一日三餐,“你见证我的成长,我感受你的不易”,孩子每天看着爸妈辛苦奔波,也更能体验父母的不易,更感恩父母的付出!

【结语】

留守儿童的现象一直屡见不鲜,这都是为了生活。但是我认为最好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父母去一个城市工作,刚开始肯定手忙脚乱,但是只要是安顿下来,还是把孩子接在一起生活,苦就苦那几年,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工作的稳定,生活只会越来越好,没有什么比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在一起重要。

我是年宝妈,每天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大年宝”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大年宝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扔给爷奶照顾,这是多少家庭无奈的选择。说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有多少父母会愿意骨肉分离呢?

孩子情感无法满足

隔代的爱,是无法代替父母给予的爱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无法从爷爷奶奶那里得到满足的。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怀,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父母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长期以往,无助感、失落感、被遗落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讲课成长。

隔代养育容易走入两个极端

无能为力,管“吃”就行。爷爷奶奶能力有限,对孩子的照顾仅限于,吃饱、穿暖。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上更是给不了任何帮助。孩子在家可能还需要承担部分的家务、照顾老人。

只顾“给”的溺爱。爷爷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纠错。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

孩子习惯不好、学业一般

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往往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一大型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这已经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父母如需要外出打工,可以的话尽量带上孩子吧,孩子在外跟着父母尽管可能颠沛流离一些,但心理上的满足可能更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加有利。而且现在国家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也做了相应的政策安排。


元宝爸爸聊育儿


不合适但也沒办法,不去打工谁给钱,上老下小咋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