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军旅作家曲波吗,觉得如何?

用户5480048319374


曲波同志的《林海雪原》当时流传很广,是我们这一代人青年时期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著名作家曲波15岁参加革命。1946年在牡丹江一代剿匪。1949年参加辽沈战役。1950年转业到齐齐哈尔市,后调到北京一机部第一设计院任副院长。后,他希望用小说抚慰自己的挫折,重逢肝胆相照的亲密战友,回到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于是,开始了《林海雪原》的创作。曲波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凭着聪慧、执着与坚持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小说内的一号人物

少剑波的原型基本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笔下的少剑波实际上是他心目中军队年轻指挥员的形象。小说中美丽大方、聪明伶俐的白茹原型就是曲波妻子刘波,但刘波实际上并没有参加剿匪,白茹完全是曲波以刘波为原型进行塑造的。





文海墨韵


中国著名作家,山东黄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只念过五年多私塾,十五岁加入八路军,在胶东公学。今天的鲁东大学,三八年入党,在山东作战任营级指挥员,四五年在东北剿匪,负过两次重伤。四九年在海军学校任领导。五十年代转业,参加地方建设。作品有《奇袭虎狼窝》,《受命》,《扬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俄文,英文,日文,蒙古文,越南文,朝鲜文,挪威文,阿拉伯文等。七十年代左右《智取威虎山》京剧最红的之一。由巜林海雪原》改编而成。他的作品还有,《热处理》,《争吵》,《散观平武》,巜戒萼碑》,《桥隆飙》,《三古镇》,《见面礼》,《一夕观》,《不留神》,巜走狂飙》,《飞車骑》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过林彪集团的打击和迫害。八十年代又回到了人民之中。我年青也是一名军人,伴随着曲老作品度过的,十份感动,也十份敬佩。


赵仲林


看过《林海雪原》小说的人都应该知道小说的作者曲波。

曲波,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丰仪镇枣林村)人,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1923年,曲波出生于山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只念过五年半私塾,13岁就在家干农活和砍柴。15岁参加八路军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他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熟读过《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

曲波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在山东地区进行战斗,曾担任连、营指挥员。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赴东北作战,担任团指挥员。他还带领一支小分队到深入东北深山密林进行剿匪战斗。

从1955年起,他就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发表,受到欢迎,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其中电影《林海雪原》和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在群众当中产生了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2019年9月23日,曲波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949年到1955年他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影响很大。

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地区作战,曾任连、营指挥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队开赴东北作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在参加解放 东北的战争中两次负重伤。

后来,他到海军学校担任领导工作。到1950年他又进入工业建设战线,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等单位工作。

在这期间,他还完成了《山呼海啸》、《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写作。同时,也创作了工业建设方面的小说《热处理》、《争吵》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曲波受到了迫害,他刚完成的小说手稿《桥隆飙》被视为毒草烧毁,幸运的是文化大革命后这部小说出版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