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式商业经济是否健康?

贾战峰


商品直接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手中其实是个非常可怕的事,不是价格问题。是环节问题。

首先是中间商零售商等从业人员的去留问题,会造成大量失业,失业就会降低消费力,没有消费力制造业就会受到冲击,经济就会萎缩。

其次作为生产厂其盈利是靠产量盈利而非单个商品盈利。如果要厂家直接到消费者看似单品的盈利能力提高了(销售利润提高),但厂家要承担库存压力,销售费用等成本,同时因为厂家失去了资金快速回笼,资金链可能直接崩溃(批发可以实现资金快速回笼直接销售周期要长很久)造成企业倒闭。

综合上面的原因,就算厂家因为所谓的互联网经济逼着想搞直营电商,也不可能是重点业务发展方向。


尚小仙的贼船


题主所说的“哑铃式的商业经济”指的应该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个商业模式在10年前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工厂具备生产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营销和推广能力,或者说厂商没有自己创建细致到每一个消费者的营销渠道的动力,那太花费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存在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远不如直接交给代理商来的轻松和高效,还能分担部分风险。

但是在现在完全可以实现,因为出现了互联网大数据。马云曾经说过:未来三十年计划经济成分将会越来越大。说的并不是像建国初期那样传统的计划经济,说的其实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定位型生产消费,即先有需求,而后生产,产品根据需求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产商根据大数据,预判消费者的需求和需求量,进行精准的生产,再通过电商将产品投放到受众手中,真正省去了中间环节,形成了题主所说的哑铃式商业经济。

那这种商业模式如果成为了主流,会不会对分销商、渠道商、中介造成冲击,造成行业性大失业呢?答案是肯定会的,科技的发展一定造成社会分工的改变,农耕时代一个人用尽全力只能耕种几亩地,而机械化之后,美国全国只有1%的人口从事农业就养活了99%的人,而那些不需要耕种的农民也只能被迫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去。

社会分工的改变,阵痛是肯定会有的,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是必然发生的。今天的世界和10年前20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玩游戏是丧志,是没出息,而现在的职业游戏玩家年收入高达千万。即便不职业玩游戏,做个小主播月入上万也很常见。所以说,发展也会带来许多新业态,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机会,相比被科技淘汰的只会更多。

互联网电商的迅猛崛起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出现,而且会成为改变社会分工的主要力量,面对发展,无论你是既得利益者,还是因此丢掉了工作,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因此能倒逼传统行业走出一条新路,比如渠道商可以加入厂家直营,成为体验式消费衍生出的大量“体验店”的店主,分销商可以转型成为售后服务商等等。

人的本性是喜欢安逸,不喜欢改变,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你是马云、马化腾,还是一个普通的白领,不求变就只能被社会淘汰,所以,改变自己,拥抱互联网,拥抱大数据,拥抱发展吧。


财经C观点


首先说这种情况永远不会。

中介渠道就算在实体上被打破了,依然会有线上渠道来做。君不见这成千上万的“返利网”“阿里妈妈”“优惠购”都是干啥的,就相当于以前商场里发小广告的:

“大家快来看啊,这家有优惠券,领一张吧!”

其次,如果某个行业特殊,还真的实现了既没有实体中介,也没有线上渠道的工厂直面客户的电商业态,那一定是非常可怕的。

1. 你以为砍掉中间商,就真的没差价吗?

工作额外做了那么多事,它当然希望自己来收这个差价。

2. 效率真的高吗?

工厂如果能做到渠道的打通,那这个工厂的规模得多大?业务有多庞杂?如此庞杂和大规模的集团,能否应对突发的市场变化吗?尾大不掉的道理,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