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后浪》,评论两边倒,你怎么看?

老园丁


大部分青年都没能活成“后浪”的影子,放在现实生活里,这些炫酷到令人心情澎湃的青年状态,其实只能发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大部分的青年人,那些生活在农村、小城里对未来感到迷茫的青年人,那些毕业后满怀希望却屡屡碰壁的青年人,那些才步入社会没多久就不得不考虑买房买车等问题的青年人,那些为了能在大城市拼出点成绩而努力加班的青年人,那些成绩优异、能力出众却敌不过“有背景”、“有关系”的那一撮人的青年人,他们的生活,也是这么炫酷吗?

他们的经济条件和学历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所谓的更多选择只不过是在哪个厂里打工,在哪个工地搬砖,在送外卖送快递。自由地学习一门手艺?只不过是在学修车学理发做销售之间互相抉择,每日的辛勤工作只不过是为了混一个温饱而已。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也只有在大学期间才能有时间通过打零工,而其他辍学的青年所谓的遥远旅行只不过是在各个不同的地方打工搬砖。


和后浪中这些“精英后浪”不同,大多数的后浪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后浪》的镜头只关注到了这些精英青年,而对大多数需要鼓励的青年视而不见,我们要理解这些青年,更需要关注这些青年。


看《后浪》高中时我会热血澎湃,大学时我会满怀期待,工作时我会嗤之以鼻。满屏的鸡汤,满目的辛酸。

继《后浪》之后,又有一个《非浪》出来,白马非马,后浪非浪。


尚庐山


个人观点不同


泉水叮咚75


河流里没有前浪和后浪,

每一个后浪,

都是更后浪的前浪,

就看你掀不掀得起浪。

人群里无所谓老年人和年轻人,

每个年轻人都是以后的老年人,

就看你是不是人。

每一任的老疯子和老骗子,

都是在年轻时,

被上一任的老骗子骗多了:

蠢笨一点的,

就由小疯子熬成了老疯子,

接着挨老骗子的骗;

聪明一点的,

就由小疯子学成了老骗子,

然后骗下一任的小疯子,

和现任的老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