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助眠术——7个方法让你舒心入睡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解的大都是如何唤醒身体,让身体处于高效运转的方法,今天我们

教大家如何精准的休息,让睡眠更有质量。

促使人类进入睡眠状态的,主要有两个系统。其中之一是褪黑激素,另一个是一种叫作GABA的脑内物质。这次我们主要说褪黑素,它不仅仅会对脑神经产生作用,还能使心跳减慢,体温、血压下降,并调整人入睡与醒来的规律,具有促进自然入睡的作用。

褪黑激素可以将我们全身的各种器官切换到休息模式。分泌褪黑激素的是脑内一个叫作松果体的内分泌腺。外界的光线会对我们的视网膜产生刺激,而松果体会根据视网膜接收光刺激的强度,来决定分泌褪黑激素的多少。进入我们眼睛的光照强度减弱,松果体就决定开始分泌褪黑激素。

在睡前的一段时间,调暗房间的照明,有助于更快入睡。其原因就是室内光线暗下来之后,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起到催眠的作用。

褪黑素对于睡眠的作用,大体有以下三点:

1、缩短睡眠准备时间(让入睡更快

2、提高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时间占躺在床上的总时间的比例

3、延长睡眠时间(让睡眠持续得更久

与白天相比,夜间褪黑激素的分泌量要多得多,是白天的5~10倍。尤其是夜里2点至3点,褪黑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峰。深度睡眠离不开褪黑激素的大量分泌。


01 保证“舒心睡眠”的“七个方法”


1.在完全黑暗的卧室中睡觉

因为褪黑激素“讨厌”光,睡觉的时候,如果有光进入视网膜,褪黑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晚上上厕所的时候必须有灯光才行的话,可以在地板上安装小夜灯。

2.入睡前先在微暗的房间中放松一下

从晚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的活动方式,将对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很大的影响。睡前调暗灯光是顺利入睡的关键。这个时间,建议使用间接照明,也就是辅助照明。

3.入睡前不要使用荧光灯

睡前借着床头灯读半小时书,等睡意来了自然就可以关灯入睡。但是,睡前读书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荧光灯,在荧光灯下褪黑激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关灯后几小时内,这种抑制作用还会一直持续。日光色的灯和荧光灯的光的波长相近,所以卧室还是建议使用暖光色的灯。

4.深夜不要站在便利店里看杂志

便利店的天花板上,一般都会安装很多荧光灯,把店里照得很亮。便利店中使用荧光灯,这对褪黑激素的工作来说是雪上加霜。

5.入睡前不要玩游戏,不要看手机或使用电脑

夜间如果长时间面对着电脑屏幕,就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体温难以下降,不容易自然产生睡意。他还说,要想顺利入睡,让体温降低是必须的。

6.白天增强血清素的活力

合成血清素的必需氨基酸是色氨酸,而人体合成褪黑激素必需血清素。换句话说,血清素是合成褪黑激素的原材料。高质量的睡眠离不开充足的褪黑激素。追根溯源,要想睡好觉,首先要在白天刺激血清素的分泌、提高血清素的活力。

7.早上,请出门晒个日光浴

沐浴一下早晨的阳光(或在高照度的灯光下待一会儿),人体内的时钟就会被重新调准。从这一刻起,大约15小时后,人体开始分泌褪黑激素,自然就会产生睡意。由此可见,晚上入睡的时间=褪黑激素开始分泌的时间。换言之,要想“早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起”。

第一天努力让自己早早起床,然后出去晒个日光浴,让体内的时钟重新调准,接下来身体就会进入“早睡早起”的良性循环。人的生物钟的周期并不是24小时,而是25小时。


02 褪黑素还具有不可思议的修复效果


褪黑激素不仅是“睡眠物质”,还是“细胞修复物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褪黑激素具有“抗老化作用”“抗癌作用”

使我们身体氧化的“元凶”是“活性氧”,褪黑激素具有处理活性氧的功能。活性氧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动脉一旦硬化,就会增加患上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很多人都知道,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作用非常强的物质。但您可能不知道,褪黑激素的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两倍!褪黑激素还拥有多种抗癌作用,比如抑制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新生、修复DNA等。

所谓的过劳死,并不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死。再疲劳,也不会使人突然出现心肌梗死或脑出血等急症。过劳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有学者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工作的量与难度,和心肌梗死、脑出血的发病率并没有直接的等比关系。这些疾病的发作倒是和睡眠时间的长短存在明显的联系。

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每周工作40小时,不加班的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3小时;每个月加班80小时(也就是平均每个工作日加班3.5小时)的人,平均每天只有6小时睡眠时间;而每个月加班100小时(平均每个工作日加班4.5小时)的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5小时。

上夜班和癌症发病率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每月上三次以上夜班,持续工作30年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不上夜班的人的1.5倍。每月上三次以上夜班,持续工作15年的人,大肠癌的发病率是不上夜班的人的1.4倍。

最后还是同样的问题,不建议口服褪黑素类药物,除非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即便在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没有认可褪黑激素作为营养剂对人体具有多大的积极效果。而且,长期服用含有褪黑激素的营养剂,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副作用,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数据。

而且,睡眠并不是完全由褪黑激素一种激素决定的。决定人睡眠质量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比如,具有镇静作用的GABA神经也和睡眠有关。

除了褪黑激素以外,其他各种激素以及与睡眠有关的物质的浓度,在白天和夜间会发生变动,这叫作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对睡眠也有重要影响。另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同样会对睡眠有所影响。

针对睡眠的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上8小时以内的人,平均寿命最长。另外,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个多小时的人,最不容易患上抑郁症。

每天早晨醒来时,如果您感到“睡得真舒服啊”,那就说明无论是睡眠的时间还是睡眠的质量都很不错。也许您睡不够7小时,但早上起床依然觉得很舒畅,那就没必要担心,说明您的睡眠是理想的。也就是说,与睡眠的长度相比,睡眠的深度、质量更为重要。


总结:


睡眠物质——褪黑激素开始分泌后,人就会产生困意。

褪黑激素是消除疲劳、使人进入熟睡状态不可缺少的脑内物质。

睡眠障碍可能是各种身心疾病的前兆。

促进褪黑激素的分泌有以下“七个方法”。

每天高质量睡眠7~8小时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