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在殿堂,大师在乡野,对吗?

倾听世界滴声音


“小丑在殿堂,大师在乡野”,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试想,偌大的神州大地人才济济,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数百年;既有殿堂之上的豪庭名士,也有僻静乡野之间的绝世高手。他们或为达官贵人显赫,或为一介布衣无闻;或一朝扬名天下,或终生隐身一世。是命运的安排吗,也可能是内心的追求。

往往,殿堂之上的人曝光率太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惹人注目。当他们的能力和地位不成比例的时候,人们会抱怨不已;当一名从来默默无闻的人的才能一旦被发掘出来时,又会得到异口同声的赞美。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比如我们熟知的农民歌手朱之文,他来自乡野,地道的庄稼汉,他的确有一副好嗓子,你可以说他的歌唱的比有些歌唱家都好听,但是内行看门道,唱歌的天赋不等于唱功,演唱有很多学问和技巧,仅靠天赋不经过系统的训练永远成不了歌唱家。

他可以成为乡野大师,但是与殿堂之上的名家歌手来说,又不是一个层次了。相比其他演唱大家,朱之文不过是一个更接地气的歌手罢了。

如果排除个人内心的喜好,绝大多数大师应该高居殿堂,他们星光闪耀,熠熠生辉。

而那些隐居乡野,甘愿隐姓埋名的人士也许是自甘无能,也许是打算寻一方净土,远离尘嚣,静然安好。


大众微评号


没错。

小丑需要表演。

表演需要场地,而殿堂是最好的舞台。因为小丑需要在殿堂显示自己的身份、权威与价值。需要卖力表演,因此需要殿堂里的喝彩,掌声和金钱与名利。需要正式的殿堂做自己的背景和门面。小丑永远成不了大师,但需要像个大师。

真正的大师不是自封的。

他不需要小丑式的表演,不需要显示自己有什么身份,不需要出场的庄严肃穆,甚至不需要声誉。

他喜欢乡野,那是天生的自然状态,是最放松的精神出发地,是可以随遇而安的地方,没有任何纷扰的地方。他甚至追求远离殿堂,喜欢上孤独和寂寞。

“粗头乱服,不掩国色”,真的大师,是人中龙凤,我们中的圣贤。

小丑寻找殿堂,依赖殿堂,恋栈殿堂,真的大师,自己就是殿堂。



梅横枝


小丑在殿堂,大师在乡野这个现象在历史上和现实,是看怪而不怪的现象,各人的情况不同、机遇不同、处景不同、知识面不同等等因素,也就造成了这个奇情,不管是殿堂小丑、乡野大师各尽所能为大众服务就心安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