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加强各级学生的汉语教学非常重要,母语都学不好怎么行?要把提高母语放在重点你怎么看?

南京宇振林


当看到现在的孩子母语都没学好就忙着去学英语了,这种教育思维其实是中了崇洋媚外的毒。

通常来说,母语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很重要,只是很多家长没彻底理解罢了。母语要先学好,孩子们才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可现今,有很多的学校和一些国际学校,却硬要把英文放在第一位置,还在宣扬一些“学好第二语言,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言论。

英语真的有那么伟大吗?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语言交流工具呢。难不成学不好英语的孩子将来就无路可走吗?在这种“英语横行”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早就认为母语并不重要而被抛弃了。这样的想法和行为我们的社会和教育能提倡吗?


姜战平珍艺轩书画培训


母语放第一,学好母语很重要。

这次疫情期间钟南山爷爷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学好语文很重要”,语文学好了,才具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另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中小学生要背诵经典古诗文75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析”和“中华革命文化经典研析”的学习任务群,且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学好母语终身受益

汉语是中华五千年思想文化结晶,从先秦到现代,造就了一大批古代圣哲先贤和奇文佳作。语文是我们接触母语的第一扇窗,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语文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母语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法国作家都德曾说,“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曾说母语不好的人一定学不好外语。

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母语学习好,才能体会到汉语的魅力。才能有利于汉语的传播和发展,才能体会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好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母语提高人格修养

《论语》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大学》教会我们具有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四书五经”让我们学习了古代思想、政治、文化和军事。读圣人书,想圣人事,修身养性,知古今中外,懂道德伦理。学好母语,是提高人格修养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小学教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学好语文是掌握母语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语文的学习。


小缘语文


我也认为是正确的,母语才是小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学科而且要从学龄前抓起,不能像之前小学生的母语拼音都没学明白天天补英语,不是小学生学习有多差,而是方向性的引导性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