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场提一脾蜂和蛋群,怎么避免回蜂?

8子豪8


大家好,我是天数茫茫A,很高兴就“同场提一脾蜂和蛋群,怎么避免回蜂”谈谈我的看法。



正常的蜂群一般由蜂王和几千甚至上万只的工蜂组成,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蜂群的发展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因素能使蜂群数量急聚下降。而当蜂群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蜂群出现了稳定的情况。这时候的蜂群是正常的,但数量收扰后只有鸡蛋大小,这样的蜂群就是我们常说的蛋群。

事实上蛋群的利用价值不太大,多数的蛋群往往都会被养蜂人抛弃,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利用蛋群的蜂王来当储备王使用。当然一些有心的养蜂者,也会对蛋群进行一处理,目的是为了能让其快速恢复群势,例如从其它蜂群中调入蜂脾与蛋群合并,便是最常见的处理方法。题主提到用同蜂场的蜂与之进行合群,处理不好肯定会发生回蜂现象,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合群后回蜂的原因

①每一群蜜蜂都有其特殊的气味,这其中包含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工蜂分臭腺素以幼虫信息素和蜂蜡信息素等。这些激素能有效的凝聚蜂群,并起到与其它蜂群区分的作用。蜜蜂对这些气味非常敏感,一般情况下,蜂群中的蜜蜂能在三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就能感应到此信息。因此工蜂出巢采集才不会迷路。而同场进行此操作,显然是不适合的,被分出的蜜蜂肯定会寻味飞回原巢。

②蛋群的蜜蜂与加入的蜂脾中的蜜蜂,肯定也存在一定的排斥性,蛋群的蜂也会驱赶这些外来者,被驱赶出来的蜂肯定只能回原蜂群了。另外蛋群的蜂王一般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其对外来工蜂的俘获与控制能力肯定也不是太强,因此也容易形成和群后的回蜂。

(二)怎样防止和群后的回蜂

①我们知道回蜂多是由于原蜂群的各种吸引造成的,那么显然消除了这种影响,回蜂就不易形成。当抽调的蜂群和蛋群和群后,移走抽调蜂脾的蜂群,然后将和完群的蜂群移至该处。抽调出蜂脾的蜂群最好移出蜂场,越远越好,直到和群完成后,蜂群正常后再迁回。这样该群一些走失的蜜蜂也会来到和群后的蜂群,而被抽调出与蛋群和群的那些蜂也无法回蜂。

②抽调出的蜂脾和蛋群合群后,将这个和并群移出该蜂场,也能有效避免回蜂。原理根上面的办法相同。待蜂群正常后迁回即可。

③事实上除了移动蜂箱外,利用蜜蜂的一些其它习性,也能有效的避免回蜂。例如,蜂群中的幼蜂对蜂群的辨识力较差,且身的信息素也较弱,因此和群时抽调幼蜂多的蜂脾,不但能提高和群成功率,也能有效防止回蜂。另外,将要抽调的蜂脾先在原箱中用隔板隔开(囚禁起来),使该蜂脾暂时处干失王状态,过两天后再将其与蛋群和群,也值得尝试。

(三)和群的注意事项

①和群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消除蜂群间彼此的排斥性,失两者气味能快速融合。因此在和群时,可向两群喷施芳香剂,白酒等物质干扰蜂群本身的气味,使彼此能快速融合接受。

②和群应注意保护好蜂王,因为一般的和并群都是弱群并入强群,而这种和群可能调入的蜜蜂数量要的于蛋群的数量,那么就可能有调入蜜蜂围王的可能。因此应有所防备。

③调入蜂脾最好以幼蜂和封盖子脾组成。和群后应对蜂群进行奖励性饲喂。

(四)和群后的管理

调入一脾蜂后的蛋群,蜂群的群势虽然仍很弱小,但已经基本上满足了蜂群的繁育条件,当然我们调入蜂脾的目的可能就是为让其恢复状大群势。那这么弱小的蜂群怎样才能得到恢复状大呢?

①加强饲喂

蜂粮是蜂群快速繁殖的物质基础,为此每个蜂群都会抽出大量的工蜂出去采集,这样蜂群哺育的工蜂数量就会减少,为此蜂王只能减少产卵量来应对。那么为了让更多的采集工蜂都能回巢参与哺育,显然可提高蜂群的繁殖速度。而加强饲喂就是最好的帮蜂群储备蜂粮的办法。

饲喂以蜂蜜最好,当然也可以用优质白糖制成糖浆对蜂群进行饲喂。其糖水比为2:1或1:1。另外,花粉是幼蜂发育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必须添加饲喂。饲喂花粉以天然蜂花粉为好,饲喂时将其与水调湿涂于巢框即可。

②调空好蜂箱温度

温度是蜂群繁殖的硬指标,蜂群的最佳繁殖(幼蜂的最佳发育温度)温度是34~35℃之间,当蜂箱内温度低于32℃或高于36℃时,幼蜂的发育将受到影响,甚至是死亡。虽然蜂群一般可进行自我调控,来达到这个温度,但由于和群后的蜂群仍然很弱小,其控温能力有限,因此必须做好蜂群的人工保温防暑工作,才能确保蜂群正常繁殖。

为此,该群的蜂箱就应安置在有良好保温防暑条件的地方,如屋檐下,洞穴內等。另外春秋时节应注意为蜂群保温,而夏季则应做好蜂箱的通风防暑工作等。

此外,和群后的蜂群依较为弱小,其抵抗天敌,盗蜂以及病虫害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我们在管理蜂群时,更应加强防范。

总结,拯救蛋群的办法就是从其它蜂群调入子脾以及蜂脾等。但同场调蜂肯定易引起回蜂,因此建议调蜂和群后,移走被抽调群或和群后的蛋群。天数茫茫A个人意见,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天数茫茫A


关于同场提一脾蜂和蛋群,如何避免回蜂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了解蜜蜂习性,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在这个问题中,关键词是一个蛋群,一脾正常的蜜蜂,避免回蜂,我们就从这几个关键点来入手,根据蜜蜂的习性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蜂部落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操作方式。

一个蛋群说明了什么?

如果我们的蜂群只剩下一个蛋群,这说明的是这个蜂群的蜜蜂非常少,可能蜂群中产生的新蜂数量严重不足,所以可能这个蛋群里面,蜜蜂以老龄蜂为主。

为什么上面我们要提到一个老龄蜂呢?主要是在我们从其他蜂群中提一脾蜜蜂补充到我们的蛋群中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一个蜜蜂的厮杀问题,因为我们从其他蜂群中提取一张子脾补充到蛋群中的这个过程,相当于是一个合群,同样可能引发蜜蜂厮杀,而在合群的过程中,年龄越大的蜜蜂越多,厮杀现象越是容易发生,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

一脾正常的蜜蜂

既然我们从一个正常的蜂群中提取一张蜂脾补充到一个蛋群中,这是一个合群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合群的成功率,和上面说的一样,如果我们合群的两个蜂群中,蜜蜂都全是幼龄蜂,则合群成功率高,如果我们合群的蜂群中的蜜蜂全是老龄蜂,则合群成功率低。

所以我们在从一个蜂群中提取一张蜂脾补充到一个蛋群中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个蜂群中的蜜蜂日龄,原则是这一脾蜜蜂日龄越小越好,最小可以到封口脾,如果全是封盖子脾,则没有回蜂。

如何避免回蜂?

其实回蜂的原理是蜜蜂熟悉蜂场附近的环境,且这个过程是蜜蜂通过试飞学习获得的,我们想要蜜蜂找不到原来的地方,则蜜蜂需要没有跑出过巢门飞行的蜜蜂才行,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为什么要求蜜蜂的日龄越小越好的一个原因,蜜蜂日龄小,不但辨认其他蜜蜂能力差,就连辨认蜂巢外面的能力也差。

除了我们选择小日龄的蜜蜂之外,还可以利用蜜蜂的另外一种习性,那就是蜜蜂辨认蜂箱,主要辨认巢门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把蛋群的蜂群逐步移动到我们提取蜂脾的蜂群旁,原来的蜂箱移动到原来的蜂群旁,通过小距离改变两个蜂箱的位置来误导蜜蜂,让蜜蜂平均进入两个蜂群,但是并不建议这种操作,最好的办法是提取成熟的封盖子补充,这是最安全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上面我们提到了可以从其他蜂群中提取封盖子脾补充,还说到了蜜蜂日龄越小越好,那么是不是可以直接提取蜂卵来补充呢?这是不行的。

蜜蜂并不会辨认幼虫,蜜蜂幼虫并没有生活能力,还需要蜜蜂饲喂,对于我们的一个蛋群来说,这样的蜂群实际上可能哺育能力严重不足,就算我们提取了幼虫补充到蜂群里面,可能幼虫也难以成长为正常的蜜蜂。

从这个意思我们可以研磨,这是一个想要把蛋群壮大的一个操作,因为一只蜂王究竟要多少只工蜂才能满足其生长,这是有一定依据的,那么我们家一脾蜜蜂是否可以满足蜂王的要求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蜜蜂的数量来看。

如果蜜蜂的数量达到3500只以上,则这个蜂群可以很好的发展。

最后一个问题是蜜蜂虽然不认子脾,但是会认成年蜜蜂,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把一群蜜蜂放进一个蛋群中,这是一个合群问题,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一般为直接合群和间接合群两种,影响合群的因素主要与蜜蜂的日龄有关,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查看蜂部落小编前面关于蜜蜂合群的相关介绍。


蜂部落


同场补蜂不回蜂是不可能的,所有认过巢的都会飞回原巢,想不回蜂就要想办法,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补新出房的新蜂,就是在缺蜜季节也不会引起围王和盗蜂,办法是,拿一个箱,提一张正出房的子脾放在里面,再把大群里的正出房盖蜂,幼蜂较多的,抖入空箱,多抖几张,放在那儿,过几个小时,箱内的认过巢的,就都会飞回原巢,再把幼蜂并入蛋群,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