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企业交出怎样的抗“疫”答卷?

3月31日,我国采购经理指数公布,数字显示:我国3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0%以上,不少人猜测,这可能是我国经济回暖的预兆。

PMI指数冲上微博热搜榜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种反映经济走势的月度环比指数,能灵敏地反映经济的短期变化。

制造业PMI指数

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随着多数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三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仅仅单月数据升至荣枯线上,并不能判断我国经济已完全恢复正常水平。

复工中的企业情况

而在企业利润方面,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07亿元,同比下降38.3%。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006亿元,下降42.7%,其中某一些行业的制造业利润下跌极其严重。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疫情形势,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实现趋势性好转,还需持续观察变化。

2020年1-2月份制造企业利润下跌情况

这次疫情的爆发,是对各行各业的企业一次“大考”,哪些企业能在这场“考试”中披荆斩棘,考取高分,实现弯道超车,而又有哪些企业只能抓耳挠腮,被迫交白卷,就看平时准备的充不充分,抗风险能力强不强。

那些具有长远发展眼光、善于把危机转化为机遇的企业正在转变思维,那些平时更加注重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企业将异军突起。

疫情期间的防护服生产线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事件过后,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柔性生产等概念将在制造产业链中进一步渗透,是否要积极尝试行业新技术、积极拥抱行业变革,相信在这次疫情过后,每个企业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