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遍地是“西瓜”为何无人敢吃?

用户68852507


沙漠里遍地西瓜,这个说法太夸张了,但沙漠里真的有西瓜,在我国的藏区就能看到西瓜,不过事反必有妖,大家都知道西瓜属于不耐寒,不耐旱的植物,而沙漠的环境属性与西瓜的生存环境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当你在沙漠真的看到西瓜的时候,要谨慎,这可能不是上帝送来的水果,而是恶魔送来的晚餐。

人家口中常说的沙漠西瓜,其学名叫“药葫芦”,外形与西瓜高度相似,相同的纹理,相同的藤蔓,但其内里却完全是两样。药葫芦的内里没有瓜瓤,也没有汁水,而是充满了类似于棉絮状的海绵体,里面还有类似于西瓜籽一样的籽,最最重要的是,它是有毒的。

这个高度相似于西瓜的物种,当人在绝望沙漠中渴望水的时候,它真的会是成为人类的救命稻草,但食用它之后,不仅不能借口,还能上吐下泄,需要急时送医,如果治辽不及时,很可能导致肾衰竭。

除了瓜本身有毒外,它的藤蔓也是有毒的,果实、藤蔓等均含有一种叫葫芦素β的毒素,贝爷在节目中说曾经说过这种瓜。

尽管这种瓜与西瓜相似度很高,但认真看一下,还是能分辨出来的,药西瓜的纹路更碎,而西瓜则是连续的波浪形花纹。而且外皮发暗,西瓜的外皮就绿的很鲜亮。药西瓜个头也小,一般直径不超过10厘米,比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小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药西瓜虽然有毒,但同时它也是可以入药的,一些地方会用它来治疗胃病,还可以治便秘,通气消肿止痛等等。再加上它也是天然的杀虫剂,还是有很多用处的,西北地区一些地方也会专门栽培药西瓜,入药或者做杀虫剂用。

总之,如果你在沙漠地区看到西瓜,为谨慎起见,还是宁愿忍着渴,也别去吃,毕竟命更重要,误食这种药西瓜,如果 抢救及时还是有救的,但在沙漠,又谈何抢救及时呢。


雨霁视角


首先,沙漠遍地是西瓜?这个肯定有点夸张。不过沙漠里的确有一种类似于西瓜的植物,真的很可能会给那些沙漠里极度缺水快要丧失意识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这种类似西瓜的植物叫药葫芦
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一样,凡是一些极其罕见的植物或者动物都是存在于一些遥远或者极端环境下,比如一般剧毒都是产自西域,有起死回生功效的天山雪莲一定长在大雪山上等等。药葫芦也是生长在沙漠里,这里环境严酷,也造就了药葫芦一些独特的性质。

这种植物仅仅是和西瓜外形上有相似之处,除此之外跟西瓜没有任何关系,它没有西瓜瓜瓤红色,瓤质脆嫩,汁多爽口的甜蜜感觉,它是没有汁水的,也不会解渴。药葫芦内部几乎是空心的,里面的“果肉”像是海绵填充物一般,在这些填充物里分布着一些类似葵花籽一样的种子。说白了,这种构造的植物,真没人敢当成是水果一样来对待。

更恐怖的是这种植物有剧毒,而且基本上藤蔓和果实的所有部位都有毒!万一误食药葫芦,头疼腹泻是免不了的,如果不及时去治疗,耽误下去,那就可能造成肾衰竭而无力回天了。甚至药葫芦本身毒到一种什么地步呢?你直接扔一根藤蔓或者一个果实下去,就可以在小范围内起到杀虫的效果。

不过幸好,这种剧毒植物分布也不算广泛,美洲和地中海的沙漠分布比较多,其他地区就很少见了。药葫芦的情况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野外或者陌生的环境里看到一种奇怪的动植物,可千万不能去想象它们的作用,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就像药葫芦一样,中毒之后如果短时间内能得到救治,那么生存几率还是很大的,但问题是,你在沙漠中毒了,哪里会有这么及时的医疗救护呢?

所以野外探险的朋友在出发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掌握好生存技巧以及必要的救治技能。


科学认识论


一个人如果被困在戈壁滩或者沙漠中,最缺乏的或者说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水,或者说水的替代品——水果。而水果里,最为解渴的,莫过于三种:一种是椰子。这玩意出自海南岛等地区,在中原很难遇到,第二种则是酸梅。历史上曹操讨伐张绣的时候,曹军将士口渴难禁,于是曹操诡称前方有酸梅林,由此曹军将士“望梅止渴”,最末一种则是西瓜了:西瓜汁水丰厚,尤其是在夏日炎炎的戈壁沙漠上,能吃上西瓜,无疑可以瞬间缓解夏日酷热的笼罩。

但是,在有的戈壁沙漠里,遍地都是西瓜,却没人敢吃,这其中,原因何在?

事出反常

按理说,解渴的西瓜,和干旱的戈壁沙漠是不兼容的,而西瓜出现在干旱的戈壁沙漠,无疑会增添一丝诡异的气氛——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事出反常的事情,如果习以为常,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和不利:比如在沙漠里看到绿洲的,往往是海市蜃楼,而追求沙漠绿洲的人,往往会被绿洲诓入沙漠深处,而后导致自己深陷险境。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武周朝廷在凉州负责押运饷银的卫队误入沙漠,结果遭遇装神弄鬼的黑衣社,结果黑衣社如同变魔术一样,给卫队变出了水,这种氛围本是让人深感恐惧的,这种水也是让人深感诡异,但是,被干渴折磨到丧失理智地步的武周将士丝毫没顾忌这一点,争先恐后饮用黑衣社提供的水,最终,悉数在大漠中丧生。

同样,在大漠里吃这种土产西瓜的人,其下场未必会比《神探狄仁杰》中的武周将士下场好多少。

“毒”西瓜

在沙漠中存在的西瓜,其实只是外形和西瓜类似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西瓜。

这种沙漠中的伪西瓜,其名字叫“药西瓜”,之所以有这样的命名,原因有两点:

首先,从外表来看,这种有毒的西瓜和真正的西瓜外形极为神似,很多分辨力较差的人,甚至需要将这种有毒的西瓜切开以后,才会发现其庐山真面目。因此,人们将这种西瓜称之为“药西瓜”。

其次,“药西瓜”虽然有毒,但是客观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以“药”来作为“药西瓜”的属性部分,而西瓜和“药西瓜”在植物学上,都属于葫芦科,因此,“西瓜”可以视为“药西瓜”的归类部分。

药西瓜的恐怖

在沙漠或者戈壁上,如果干渴的话,是否可以吃药西瓜止渴?答案可以视为肯定的,因为药西瓜的味道虽然是苦涩的,并且,切开后,药西瓜的瓜瓤是白色的,远不如西瓜红色的瓜瓤让人充满食欲,并且,药西瓜吃下去以后会让人有难以下咽的体验,不过,吃了药西瓜,在止渴方面可谓一劳永逸,因为,故去的人哪里会知道饥渴?

换句话说:药西瓜非但苦,而且还有着剧毒!

药西瓜可以用“毒瓜”来形容,因为药西瓜的毒,不仅是果实存在着剧毒,而且其根和藤都有着一定的毒性。如果有人将药西瓜当西瓜食用,那么,身体素质较强当然会感到腹泻、头疼,而身体素质较差的,甚至会因为经不起药西瓜的毒性发作,而出现生命危险,这些,便是毒西瓜的恐怖之处。

药西瓜的价值

不过,自古以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将药西瓜视为一株毒草,毕竟,倘或某种植物对所有人都产生不了效益而且有着巨大危害的话,那么,这种植物也必然会遭到人类的敌视最终遭到灭绝——事实上,这世界上有太多的动植物,在人类的积极保护之下,尚且难逃灭亡的厄运,更何况有害的植物?

而当下,药西瓜非但没有遭到灭绝,反而繁衍很快,原因在于药西瓜被人们广泛种植。

其实早在古代,西域先民的地方医学就发现药西瓜虽然有毒,但是,将药西瓜的毒性稍加利用,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给患者治疗疾病的作用。

当然,以毒攻毒的说法或许让很多读者感到不适应,但是,事实上,在医疗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很多药物在客观上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甚至今年春季期间曾被视为治疗某冠病毒的神药——某黄连,对于没疾病、健康的人来说,服用这种药物就会导致自己出现中毒情况。

古代西域先民习惯使用药西瓜来给胃病等患者治病,而当下,药西瓜也得到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而现代医疗科技则发现,药西瓜成分中的部分生物碱,可以干扰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而糖尿病,气数本质上就和胰岛素分泌有问题息息相关,并且药西瓜还具备改变血糖和血脂水平的作用,因此,药西瓜又被现代医学界所关注,并期望可以从中提炼出大量有用的成分,用于医疗。在当下,很多种药物,其实都有药西瓜的成分

换句话说,在当下,药西瓜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属于西瓜中的“药”类,是十分重要的制药原料。因此,药西瓜在当下,被人们广泛种植,并借此换取经济效益。

误食担忧

当然,相信大多数网友最为担心的是,自己是否会误食药西瓜,导致自己中毒甚至丧命,其实小编想说:大多数网友大可不必担忧此事,因为这种担忧宛如杞人忧天。

首先,药西瓜的价格不比西瓜便宜,因此,担心西瓜小贩会拿药西瓜来冒充西瓜换取经济效益的人可以省省了——毕竟,没人会做这么亏本的事情。

其次,西瓜的成长需要大量水分去灌溉,水少了的话,西瓜很难长大,而药西瓜多是长于荒漠和戈壁,这就意味着,缺乏水分灌溉的药西瓜体积完全不能和西瓜相比。

三来,西瓜的纹路和药西瓜的纹路经过对比,会发现巨大差异。

因此,诸位吃瓜群众千万别杞人忧天,去担心自己误食药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