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被称为奥斯卡中的奥斯卡,《飞跃疯人院》有哪些隐喻

当空间封闭,资源有限时,就容易产生权力滥用。


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跃疯人院》就是一个“土皇帝”的隐喻,护士长瑞秋掌管着一个精神病院,医院的大小事务都由她说了算。▼



她每天最享受的事情,就是给每个病人吃一轮安眠药。然后开一个病人隐私讨论会,再用留声机播放着她规定的音乐。大家觉得很不爽,但是不敢挑战瑞秋,直到麦克来了。▼



麦克本来就是一个小混混,打架乱交经常被关进监狱,这次他耍了个小聪明,装疯来到疯人院,以为会比监狱好过一点。在他领教瑞秋的可怕之前,他带着大伙儿玩了起来。

他用烟作赌注开了个小赌场,单次下注一根烟,代表10美分。马提尼拿两个半截的烟下注,麦克说:“如果你分两半,你不会得到两个5分钱。”

表达了他的生命观,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要统一才能称之为人,如果精神和身体割裂,就废了,跟那支折断的烟一样。▼



瑞秋不能容忍医院里的事务不受她控制,她没收了威克的烟,像给小朋友饼干一样,高兴就给一包。威克情绪非常激动,大声质问凭什么。瑞秋作为一个护士,无权处置病人私有财产,但她有恃无恐地实施自己的控制权。▼



麦克为了帮威克,砸碎了瑞秋的玻璃窗,他因此被带去接受电击疗法。▼



还记得史贝菲医生桌上的照片吗?他们聊了一些关于钓鱼的话题,让麦克心动了。▼


一群被瑞秋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病人,开着车,来到码头,以医生的名义,开船出海。他们很久没看到自由的大地和咆哮的大海了。

一向懦弱的哈定,跟威克抢着开船。威克开始对自己有了认识,他说:“我是大力水手波派”。▼



他们全员返回,还钓到了大鱼。史贝菲医生在岸上看着这一群神经病,露出了羡慕的表情。他建议把麦克送到农场,但瑞秋不同意。麦克挑战了她的权威,她不会让他安然无恙地离开。▼



整部片最具悲剧色彩的人是比利,他是一个结巴。从几次谈话中可以看出,他母亲把他交女朋友这件事视为背叛。比利第一次跟女友求婚,因为没有告诉母亲,被逼得自杀。母亲为了隔绝他与异性交往,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凯蒂是麦克的女朋友,但是比利渴望与异性接触,他忍不住地走到她身边,夸她头发好看,眼睛好看。大海让他敞开了心扉。▼



与异性接触,对于比利来说,是一个成人礼。麦克逃走前一晚,决定让凯蒂跟比利约会。他这个决定有点混蛋,但对于比利来说意义重大。他这一生中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比利跟凯蒂约会后,居然不结巴了,说出了好几个完整的句子。作为他的护理人员,瑞秋完全不感到高兴,而是搬出比利最害怕的母亲来吓唬他。比利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又开始结巴起来。他跪下求瑞秋,要她不要告诉母亲。▼



瑞秋沉浸在自己的胜利里,完全感受不到这个孩子对母亲的恐惧,最终酿成了悲剧,比利第二次自杀,他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她面前消失,她没有任何触动,而是说:“安静下来,现在能做的,就是回到日常工作。”▼



麦克愤怒至极,掐住了她的脖子,工作人员把麦克打晕带走了。一直崇拜他的酋长,终于鼓起勇气,准备跟他一起逃走。有传闻说,麦克已经逃走了,他又高兴又失落。

直到有一天晚上,麦克被送回床位,酋长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酋长说话的口气,很像在跟父亲说话。▼



麦克没有回答他,酋长这才发现麦克被拉去做了额叶切除手术,变成了植物人,已经不认识他了。酋长拿起枕头,动作熟练地捂死了麦克。前面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麦克问酋长父亲怎么死的,酋长没有回答。从这个场景大概可以猜到,酋长的父亲是在酒醉之后,认不出来他,酋长捂死了父亲。▼



两条人命换来了瑞秋的一点点收敛,她把香烟还给了威克。音乐也调低了,病人可以正常说话,不用大声吼了。▼



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原著改编的,书和电影都很成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改善了当时美国和欧洲的精神病人的待遇。

人们拥抱英雄,却不愿意成为英雄。麦克一开始也没想过要当英雄去拯救人,只是一次次放不下。那些看上去放荡不羁的人,最后都成了拿得起放不下的人。